作者:昵昵儿女
魏渝睫毛微颤,心里舒坦敞亮不少:“可, 可是……”
“可是什么?”
魏渝抬头硬巴巴道:“旁人也就算了,可若是以后哥哥的娘子夫郎拿着我们没有血缘的由头撵我离开怎么办?”
“莫要胡思乱想。”
魏承看着眼前这双乌润湿漉的眸子,心底也说不清个什么滋味,温声叹道:“我只有你这么个弟弟兄长就心满意足,旁人我并无所求。”
饶是知晓兄长不能一辈子不娶妻生子,魏渝此时也因着这句话高兴,他用袖子胡乱擦擦脸上干涸的泪痕,竟还有些不好意思:“兄长在外操劳忙碌一日,莫要哄我了,眼下还是紧着沐浴用饭。”
魏承扶着他坐下,笑道:“那你可用了饭?今儿都忙些什么?”
“我用宫中浩羔楞陶陶了碗云夫郎熬煮的酸香黄菇汤,清爽可口,滋味很是不错。”
魏渝又捶了捶自个儿腿:“今儿带着郎中婆子跑了一趟姜河村,回来后又将小水坡的二十八亩良田敲定,眼下只等着猎户队回来了。”
“明后两日有雨,猎户队应当回不来。”
魏承将外袍搭在屏风上,又抬手倒一碗茶送给他:“你今儿替我受累了,这两日好生歇歇,明儿我空着日子,带你下河捉鱼如何?”
“歇不得呀,秦氏……”
魏渝看一眼兄长,犹豫道:“哥哥可想知道秦氏的病?”
魏承端茶的手一顿:“真病了?”
“我怕事情有诈,特意请了李师兄家药堂的王掌柜又带上涣哥儿,他们两位都说秦氏患上咳血的痨病,瘦成一把脆骨头,也就剩下两日了,我为了哥哥的名声,嘱咐过王掌柜要用最好的药材吊秦氏的命。”
罐罐叹气:“秦氏若是没了,哥哥要守孝三年不能科考,我想着避人口舌,做戏做全套,哥哥这两日还是要去几趟。”
魏承眉心微蹙,面色沉默,只低声道:“再说。”
如此罐罐也不好再劝,秦氏当年所作所为到底是兄长心结,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事还是要兄长自个儿定夺。
入夜,窗外雨声渐大,院中传来阵阵嘈杂脚步声。
“大东家,小东家,姜河村的婆子来传消息,说是秦娘子怕是不行了!”
魏渝猛地惊醒,一片漆黑之中只见着兄长从书房出来,手里还提着一盏油灯:“你歇着,我去看看。”
“我和哥哥一道去!”
魏渝哪里能歇得住,披上外袍,挤上鞋子就跟着下了床榻。
屋门一开,云夫郎和几个伙计冒雨守在门外,急道:“大东家,小东家,马车套好了,云天稳重,我让他给你们赶车。”
魏渝甩掉砸在脸上的雨珠,正色道:“莫要套马车,只准备两套蓑衣蓑帽,我和兄长骑马去!”
云夫郎愣了:“可是这么大的雨……”
魏承知晓罐罐的用意,他沉声道:“罐罐,我骑马先行,待雨停后你再去。”
“家中眼下只有羊奶羹一匹马,从幽州带来的车马全借养在镇上马行,一去一返怕是要折腾到天明!”
魏渝面色冷静:“哥哥,事不宜迟,咱们应当早些过去理事,莫要落了旁人口舌。”
魏承见说不动他也只得作罢。
此时天色暗如墨,斜风卷吹磅礴雨幕,一路颠簸早让兄弟俩二人浑身上下狼狈不已。
他们到时宋家小院灯火通明,哭声阵阵,不大的地方挤满冒雨看热闹的左邻右舍。
宋家老太爷知晓茂溪村来人了,回头就想摆谱训斥,可看到魏承兄弟衣着湿透,满是脏污泥沙,到底将话咽了回去。
“你是……?”
魏承淡淡颔首:“魏承。”
“这就是魏承?竟然长这么大了……”
“当年就觉得这小子有韧劲,不成想竟然真让他有了出息。”
“哎,你说说这秦氏,折腾个什么劲儿啊……”
宋老太爷打量魏承两眼,见其没给他好脸色,颇为不满敲了两下拐杖:“虽说你是秀才郎,可来到我姜河村你也不过是个小辈,见到我理应叫一声祖宗……眼下你娘不成了,都说母子之间没有隔夜仇,这些年她自有她的苦衷,小宝儿年幼不当事,我宋家日子也是过得贫寒无助,比不了你又是秀才又养羊庄猎户,你如今有了出息,你娘的丧葬之礼便落在你身上,你可有怨言?”
魏承面无表情,唇线绷紧,不知在想些什么。
宋老太爷见他不作声,自觉被落了面子,气道:“魏承!你这……”
魏渝忙上前一步,叹道:“老太爷莫怪,我兄长闻婶子病重,实在是伤心过度,反应不及,来时路上险些摔下马来。”
“秦婶子乃我兄长生母,这丧葬之事魏家定然会大操大办。”
宋家人一听到这话全都松了口气,宋老太爷背着手点了点头,满意道:“去送你娘最后一程吧。”
魏渝轻轻碰了碰兄长手背:“哥哥……”
魏承似才有所觉,偏头看一眼罐罐,这才慢慢将身上蓑衣和蓑帽摘下。
豆大雨水顺着他瘦削下颌流淌,他眸中清冽无波:“我一人进去。”
屋子又黑又暗,苦涩腐败,那一方床榻窄小,瞧不见薄被下的起伏,满屋只有病入膏肓之人急促繁重的粗喘,活像是破了洞的风箱。
魏承一步一步走近,短短几步路好似就回忆尽了他与秦氏此生短暂的母子之事。
可他竟然想不起秦氏的脸,也想不起娘亲二字该如何念出来。
秦氏偏头看见了魏承,忽然撕心裂肺的咳喘起来,鲜血喷溅一地。
她大张着惨白皲裂的嘴,双目空洞,满面流着浑浊泪水,嘴唇还在颤抖,好似模糊呢喃着什么。
魏承没有上前,只是安静的看着她。
只要走近一步就能听清秦氏说什么。
但是现在的魏承已经不想听了。
不久后,床榻外掉出一只枯瘦蜡黄的女人手。
一切归于尘埃。
魏承闭了闭眼,转身离去。
宋家小院乱了起来,真真假假的哭声此起彼伏。
雨幕下,魏承沉静冷漠的站在这些人中间,视线只落在不远处的正与宋家人商谈丧事的魏渝身上。
秦氏没得突然,宋家人又精打细算,一毛不拔,连一副棺木和寿衣都没提前置办,见着秦氏的丧事有魏家操办,几个人赶紧带着宋宝儿回了老宅,这是生怕问他们要一枚铜板置办丧事,徒留秦氏几个娘家人伺候秦氏沐浴袭尸。
天一亮,魏渝就派云夫郎等人去镇上买丧葬之物,一切齐全便定下守灵三日后下葬。
灵堂里,烛火摇曳。
魏承跪坐正中央,他身着白色麻布,额间系着一条窄窄白布,鬓角几缕发丝凌乱,满目清冷,不见悲悯。
“哥哥。”
魏渝悄声道:“你都跪了两日,歇歇吧。”
“无事。”
魏承抬头看他,动唇道:“这两日辛苦你忙里忙外。”
“辛苦什么,我所做一切也都是为了哥哥的名声。”
魏渝抬手上了一炷香,冷笑道:“这宋家人真有意思,秦氏尸骨未寒,我就听说宋宝儿已经落在宋三叔族谱下,想来明日送秦氏出殡,也只有兄长一人了。”
魏承好似并不意外,淡淡道:“这样一来,那宋宝儿更没资格唤我兄长了。”
魏渝一听心底竟有些高兴,又想到这是在秦氏的灵堂,到底没笑出来,只清清嗓子点头道:“这倒是好事一桩了。”
魏承在秦氏灵堂守灵三日三夜,不吃不喝的事传遍了几个村子,还因着宋宝儿在这关头被宋三叔收养过继,闹得不少村人都在背地骂宋家不做人事,又称赞魏承面冷心热,不计前嫌,是个难得的大孝子……
倒是茂溪村的李茂德等人生怕魏承累坏身子,这几日都跑来轮番劝慰,奈何魏承心意已决,连跪三日三夜,无一刻懈怠。
就连孙县令都知晓此事,特意派身边的师爷送来挽联,还书信一封,大赞其为孝子,宽慰节哀顺变。
三日后,暴雨如注,秦氏风光出殡。
魏承身着雪白斩哀服在前打幡,秦家的孝属身着齐哀服,手拿哭丧棒,后面的人撒着黄纸“买路钱”,那棺材用得上好的楠木,十六人抬棺,装束整齐,随葬品三大木箱,数十纸人纸马,后头还有百耍在吹锣打鼓,浩浩汤汤竟摆出老远。
“这秦氏当真是没福气,儿子考上秀才还这样孝顺,她却没了,你瞧瞧这丧事办的,我瞧着几个村子的大户都没有秦氏风光……”
“那宋宝儿当真是个白眼狼,他娘死了,他竟然这么快就过继给了他三叔,都不来送他娘最后一程。”
“宋老三家打得什么主意你不知道?人家认了宋宝儿当儿子,以后还要宋宝儿打幡摔盆,宋宝儿再给秦氏摔盆那算什么回事!”
魏渝撑着伞落后送殡队伍,听着来往路人的话心中稍安,到底是没辜负他的银子。
先不说秦氏生前所为,但说处理不好这桩事会给他哥哥惹来多大祸端,当今天子近乎愚孝,为了太后寿宴都能搬空国库,文武百官更是遵循以孝治国,这寻常读书人若是背上不孝不仁的罪名,此生怕是仕途无望了。
秦氏下葬后,人群渐渐散了。
落叶飘零,满地黄纸,只剩下魏承浑身湿透跪在新墓前,雪白孝服深陷湿泥里,整个人瘦削又清冷。
魏渝抬手将伞撑在兄长头顶,半跪在他身边,轻声道:“哥哥,我们该回家了。”
他分不清哥哥脸上是泪水还是雨水,一时之间心底竟渐渐生起陌生的情绪来。
良久后,魏承才起身哑声道:“我们回家。”
天色已晚,兄弟二人深一脚浅一脚慢慢走回茂溪村,就像当年小小的他们忍着饥寒来姜河村来问秦氏要长命锁。
不成想傍晚魏承就生起高热,可把罐罐吓得不轻,连忙请了郎中叔来探脉。
郎中叔叹道:“承小子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合眼又淋了一场雨,就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不过你也别担心,我让涣哥儿去熬药了,你用湿帕子勤给他擦汗,待药喝下去之后再让伙计熬些清淡的粥水喂给他。”
罐罐头如捣蒜:“哎,我晓得了。”
送走郎中叔后,罐罐忙打水浸湿帕子,从小到大都是兄长伺候他,这还是头一遭有这样的机会轮到他照顾哥哥,他到底有些手忙脚乱,生怕自个儿手重擦疼哥哥。
他轻轻掀开兄长身上的雪白里衣,入目就是饱满蜜色的胸膛,上面布满层层汗珠,湿帕子稍稍一碰,就见着兄长的胸前的……颤了一下?
“罐罐。”
魏渝一听,连忙放下帕子应了声哎,见着兄长眉目紧闭,脸色好似更红了些。
“原来是在梦呓唤我。”
罐罐小声道:“也不知道哥哥是做了什么梦。”
好在折腾大半夜哥哥可算退了热,罐罐半步不离,生怕那要人命的高热又卷土重来。
次日,鸟雀呼晴,可见檐下层层光影。
罐罐猛然惊醒就发现自个儿盖着薄被躺在榻上,却不见本应该躺着休养的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