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第22章

作者:昵昵儿女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古代架空

来时双肩沉重,走时他们却一身轻松,银子全藏在了背篓里,而背篓上上下下都扑满了杂草,根本丢不了。

为避人耳目,钟郎中还给了他们两包驱寒温体的草药。

魏承表面淡定,可握着罐罐小手的手不由自主的收紧。

三十两银子!他们这个冬天都不用为着粮食犯愁了!

今儿都腊月二十二,马上就是年了,魏承心里泛酸,自从他爹死后,他就再也没有过一个好年。

“哥哥,疼。”

魏承一惊,连连松了罐罐的小手,改为牵着:“对不住,哥哥太高兴了。”

罐罐嘴里含着杏脯:“哥哥,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罐罐太小了,他只知道蛙子多是好事儿,但他不知道三十两白银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因为哥哥可以给罐罐买好多好吃的。”魏承点点他小手里握着的最后一块杏脯:“还能给罐罐多买几两放在家里慢慢吃。”

罐罐眼睛都瞪圆了,高兴不已:“罐罐还想,吃酥糕糕。”

罐罐说的酥糕是芙蓉糕,他们拢共买了五块,四块送人,剩下的一块给罐罐解馋。罐罐又喂他一半,那糕香甜软糯,入口即化,小孩只吃个香,吃完砸砸嘴,一脸茫然的拍拍肚肚:“糕糕,已经在罐罐,肚子里了吗?”

浑像老人常道的,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而那糕点昨个儿他们已经送给了草郎中家,只是草郎中赶巧不在,魏承也就没有提学算盘的事儿。

“好,买,都买!”

魏承笑了笑道:“走,哥哥先带你去吃早食。”

两个小孩起来的早还没有吃早食,上山卖力挖地笼和长途跋涉去镇上都不让他们觉得饿,现在白花花的银子到手了肚子都此起彼伏的叫出了声。

罐罐高兴道:“吃包包!吃包包!”

绕过一片青石街,就来到了那一片都是吃食的摊子,许是快过年了除了冒着热气的各样吃食,还有许多铺着摊子写对联的老者,卖红灯笼的娘子……一条长街货与物琳琅满目,好不热闹。

也不知前头卖包子的摊贩是来的晚了还是不在这儿摆摊了,他们这一次没有看他的包子摊。

“豆腐花,豆腐花,香喷喷的豆腐花嘞……”

罐罐道:“哥哥,豆腐花,是什么?”

“是用豆腐做的,至于滋味…我小时候好像吃过,可却没什么印象了,不如买来尝一尝?”

魏承牵着罐罐走近那摊子,摊贩热情招呼道:“小哥来碗豆腐花不?”

罐罐踮着小脚望摊子,那摊子比罐罐高些,摊贩刚开始还没看到他,呦了声:“这打哪钻出来个年画娃娃。”

罐罐知道这是再夸他,露出口小白牙,学着哥哥的样子奶声奶气的问:“多钱,一碗?”

“一文钱一碗。”摊贩笑道:“娃娃,你要不?”

罐罐仰着雪白的小脸,鼻头冻得通红:“好吃吗,不好吃,罐罐不给钱哟。”

魏承都惊了,这,这话可不是他教的!

“呦,碰上硬茬了!”摊贩笑道。

一旁的摊贩娘子也笑开了,声音洪亮:“好啊,你来我这儿吃,若是不好吃,我刘娘子请你俩了!”

他们这面的女子大都是豪爽性情。

魏承扫了眼摊子,笑道:“我弟弟说笑的,先来两碗豆腐花,再来……”

摊贩揣着袖口给他介绍:“咱这儿有锅帖子,也有馅饼,菘菜猪肉,葱香猪肉,酢菜猪肉,还有各样素的,荤饼三文,素的两文,小哥想要哪个……”

魏承低头问罐罐:“你想吃什么?”

罐罐乖乖道:“想吃肉。”

魏承道:“那来两个葱香猪肉和酢菜猪肉馅饼。”最近天天吃菘菜,既然出来了就不吃了。

一打眼就看到摊贩娘子正在搅拌深色热锅里的茶叶蛋,魏承还记得自己幼时一天一个鸡蛋,他看一眼罐罐,罐罐怕是都不知道有鸡蛋这样的好吃食。

于是道:“再给我来两个茶蛋。”

摊贩拿之前先道:“小哥,平常日子一枚蛋三文钱,冬日天冷鸡不爱下蛋,算上茶叶子这一枚茶蛋可得要六文钱了。”

鸡蛋冬日贵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且正因着是个好吃食,上到老下到小,无论是生病还是犯馋一只蛋都能把人哄好,再贵都有人买。

魏承有些心热,等天回暖,他们也可以买些鸡苗回来养,左右现在有了银子……

两碗豆腐花,四个肉饼,两枚茶蛋,拢共二十六文。

魏承掏钱给摊贩娘子,摊贩娘子却摆手:“不要,不要,等你俩吃完再要!”

摊子后面有几张椅子,眼下没什么人,兄弟俩拿着热气腾腾的早食落了座。

魏承看着罐罐笑道:“刚刚那话你这小娃和谁学的?颇有些像个小混子。”

“我吓吓他嘛。”

罐罐悄悄凑他耳边:“罐罐,厉害吧?”

魏承忍了笑,一边给他剥茶蛋一边道:“厉害,真厉害,我瞧罐罐啊,以后怕是要做咱茂溪山的小混子头头。”

这时那剥好的茶蛋也送到罐罐眼前:“慢慢咬,别噎着。”

罐罐先是有点嫌弃的皱皱小鼻子:“黑乎乎,好像杏儿。”

能把茶蛋和小狼放在一处比也就只有罐罐了。

“尝尝,哥哥不骗你,鸡蛋很好吃的。”

罐罐用筷子叉住蛋送进嘴边,先是轻轻咬了口,嚼了两下,圆润的眼睛就瞪大了。

颜色鲜亮的深色蛋青一咬就渗了一口浓郁又不带涩味的茶香,咀嚼之中五花八门的香料味道也卷入舌中,再咬两口就吃到了香喷软嫩的溏心蛋黄,鲜黄的汁还流动着,需要吸着吃才不浪费,而这蛋汁更是香气四溢,很是好吃,有些顶了,再喝一口洁白细腻的豆花,一点点热油炒熟的辣子香混着咸香粘稠的汁水滋味一并入喉,只觉得口齿生香,胃也暖了起来。

小罐罐哪里吃过这样的吃食,刚刚有多“嫌弃”,眼下就吃得头也不抬,连呼真香。

魏承看在眼里,心情也是好极。

罐罐终究饭量小些,小嘴一抹,还剩半碗豆花,半块肉饼,魏承见状捡了他的剩儿。

摊贩娘子见他们吃好,来收拾碗筷,一边擦桌一边笑着看罐罐:“小汉子,吃得咋样?”

“好吃。”

摊贩娘子又故意逗他:“给不给我铜子?”

“给。”罐罐老老实实把哥哥刚刚给他的一把铜子双手放在桌子上。

人生第一顿霸王餐就出师不利。

临走前魏承又各要酢菜肉葱香肉的两张肉饼,茶蛋他犹豫良久,还是没有要。

一是六文钱是真的有些贵了,再者来往吃饭的人多了起来,他们刚吃完蛋又买蛋,也不好太过铺张高调。

绕过吃食街,又看到有货郎在摆摊卖手艺货,筐子,扁担,各样木头货……他打眼一看,没在这面看到上次故意套他们话还跟踪他们的汉子。

魏承看了一圈,眼下也没有什么要买的就当闲逛,走几步一打眼就看到不远处有个摊位摆着个小小的背篓。

似乎很适合罐罐。

于是他领着小孩走过来,看向那老货郎:“这个背篓怎么卖?”

老货郎道:“这是剩下的柳条子编的,你要是要给我两文钱就成,也当我老人家开门红了。”

魏承给了两文钱,提着背篓给罐罐看:“喜不喜欢?”

罐罐蹦蹦跳跳:“喜欢,喜欢。”

魏承给他背好,这罐罐本就长得圆小雪白又背上个小背篓就更显可爱,他摸摸小娃头:“等会儿给你买糕糕和果脯,罐罐就可以自己背了。”

他们轻车熟路去了果脯铺子,眼下人不多,小二不忙就招待他们二人,魏承就抱着罐罐让他自己选。

罐罐不是磨蹭犹豫的小孩,他看中什么就要什么,不拖泥带水也不撒泼打滚什么都要,很让魏承省心。

小二也伺候的轻松,趁着掌柜的不在,还偷偷摸出一块果脯让罐罐尝一尝。

最后买了四块罐罐心心念念芙蓉糕,二两杏脯,二两用蜂蜜泡制的金丝蜜枣,一两粉白带霜的桃子干,又买了四块魏承喜欢的枣子糕。

这些没少花,花了整整八十文。

这些都放在了罐罐的小背篓里,最逗乐的是这果脯糕点一点也不沉,可罐罐走两步就学着魏承以前背重物的样子,用小手背擦擦不存在的汗,还奶声奶气的吁出口气。

魏承笑得不轻,故意道:“这么累啊?来吧,还是让哥哥背吧。”

“不要,不要。”罐罐背着小背篓墩墩跑出老远,哪里还有一点沉重的样子?

他跑一会儿,等魏承一会儿,雪白的小脸上笑容憨态又可人爱,过往路人就没有不去瞧罐罐的。

从果脯铺子离开,二人就朝着最近的酒肆走去。

一大清早酒肆也没什么生意,小二懒洋洋的靠着门桩子打盹,听到脚步声赶紧擦擦口水道:“两位小哥里面请。”

甫一进来就闻到清香的酒香,还有一股浓烈到直冲鼻腔的烧鸡香气。

魏承一打眼就看到货架上吊着几只颜色鲜亮,外皮焦黄的烧鸡,鸡屁股处还在滴着油珠,可见是才出炉子。

小二注意到他看烧鸡,忙道:“这是师傅今早儿新烤出来的,烧鸡是我们酒肆卖得最好的热食,虽是幼鸡一只也要上四十五文了。”

平常一只鸡要六十文上下,冬日许是会贵些,幼鸡比一般鸡小了一半不止,按理说是要不上价的,这镇上的烧鸡竟然要四十五文。

魏承看一眼罐罐:“想吃烤鸡不?”

罐罐早都被这香味香迷糊了,咽咽口水:“要吃。”

“给我包一只吧。”魏承道。

小二喊了声好嘞,道:“我给小哥挑只烤得焦熟些的。”

又问:“可用撕开?”

魏承道:“不用,我们回去自己撕。”

好不容易吃一次烧鸡,当然是要自己撕才过瘾些。

见小二装完,魏承又问:“可有贺人成婚的好酒?”

“咱们这儿有三种贺婚的好酒,一是滋味醇和鲜爽的女儿红,要八十文一坛,再是香醇净爽的烛盏金烧酒,五十文一坛,最后是枣酒,三十文一坛,味道也是好的,只不过没有前两者寓意吉祥。”

魏承思虑一番,道:“那便拿上两坛烛盏金烧吧。”

日后他们若是买田置地还少不了麻烦里正,再者人家待他们也不薄。

赶着日头升起来,魏承带着罐罐回家了,他们还是坐着姜水村的牛车到了茂溪山北角,又穿过一片林路他们也就到了山脚下。

上一篇:我在大周模拟经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