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进斗金
饶是沈宣是个经历过现代世界洗礼的人,整个人也从头顶到脚趾都红了个透。
心道薛凤麟怎么这样?亏他之前看着倒是一本正经,如今竟好意思就这么把春宫图送到自己这里来了!
沈宣把那春宫拿在手里,脑子却是结结实实的回忆起了那日晚上被薛凤麟如何对待的。那记忆实在霸道,叫他整个人全身都酥软起来。
他手上拿着这春宫图,想烧却是又有些不舍。来来回回了几次以后,才将这图纸折好了,收进了一只小匣子里。
又怕匣子被人看到,最后才鬼鬼祟祟的藏到了枕头下面。
第65章
宣字坊自开张以后,生意一直大好。
虽说不似戏园仙味每日都在外排起长队,但店内客人往来不绝,香皂单价又高,每日都赚得了一百多两银子。
周边几个青楼里的花魁和妓子都遣了身边伺候的小倌过来买香皂,说是客人喜欢味道。
再有如盛家这样的商贾富户,家中富有。本就是最爱追赶时髦的,自是不会错过香皂这样的新鲜玩意儿。
如他们这样的人家买了香皂,自是不会只自己使用。眼下正是过节之际,各家各户都在预备着过年的年礼。
香皂造型漂亮,包装又好看,许多人从未听过,送人也很是拿得出手。
再加上它价格与上等的绢花差不了多少,也不算太贵。不少人家都特地来采购了整套的香皂,添在节礼里送给别家的哥儿姐儿。
如此一来,京中就有不少名门世家的内眷也收到了香皂作为节礼。
这香皂是个新鲜东西,收到礼物之人,难免觉得稀罕,于是茶余饭后的就议论了起来。
渐渐的,香皂的名声就在京中的名门世家之间流行了起来。宣字坊的名声也彻底在京中打响了。
趁着过年前采购年礼的这段旺季,宣字坊的生意是愈发的好了,沈宣也赚的盆满钵满,每日在家忙着数钱。
年关将至,他倒是又收到了几次晋宁县主送来的帖子。只是他最近实在太忙,脱不开身来,就只能写了帖子婉拒。
没想到婉拒了几次以后,一日下午沈宣正在宣字坊后面忙碌,门口却是晋宁县主亲自上了门来找人。
沈宣心中一惊,没想到晋诗月竟然直接找到他铺子里来了,也不知对方是何时知道这宣字坊就是他的产业,便连忙将人请进了铺子的后院。
原来这晋诗月前几日收到了一份节礼,打开一看,正是一套香皂,与沈宣之前送给他的一模一样。
这节礼正是一户与王府有些往来的商户奉上,晋诗月打探了一番,才知这香皂正是最近掷金街新开的铺子宣字坊出售的。
这宣字坊专门售卖香皂,不过刚刚开业一月有余。
晋诗月原本以为沈宣的礼物也是从这宣字坊买的,可他算了算时间,才发现它开张的时间竟在沈宣给自己送礼大半个月之后。
晋宁县主觉得此事颇为奇特,就将这事儿与晋宁王妃说了。
王妃听后,仔细思索了一番,才对晋诗月道:“这个叫做宣字坊的铺子,应当就是这位沈哥儿自己开的。”
沈宣竟能自己开了这香皂铺子?晋诗月心中又惊又叹,还有些不敢置信。
然而他结合了这宣字坊的名字和沈宣的名字,变便又觉得此事八成是错不了的。
此时晋宁王妃又道:“上次你请了这位沈哥儿过来,我观他言行举止,文雅有礼,说话进退有度,比京中许多名门内眷都强。就算是独立开设了这香皂铺子,也不算什么意料之外。”
“再加上你与他上次在叶家围场闹了不愉快,但他却不计前嫌救了你的命,如此人品,值得深交。”
“月儿,你莫要因着他身份低微就小瞧了他。你从小被你父亲与我捧在手心,性子实在是有些被宠坏了。”
“你如此张扬个性,已经在钱若芳那里吃了好大的亏。以后若是不改,还不知要在外面如何受苦。倒是这沈哥儿沉得住气,与你很是互补,你不妨邀请他多来家里玩玩,与他多多往来。”
晋宁王爷与晋武帝并非一母同胞,晋武帝的其他兄弟大多被他打发到了大晋偏远的封地,然而晋宁王爷因着低调行事,又有晋宁王妃从旁协助才一直谨守本分,留在京中做了个安稳王爷。
晋宁王妃出身名门,乃是曾经的老国舅陆家之女,才情出众,是先帝特地指给晋宁王爷的。
嫁入王府之后,晋宁王爷就对她颇为敬重,二十多年未有妾室通房,只有她一个正室。夫妻感情恩爱,又育有一个儿子一个哥儿,可见她是个颇有智慧的女子。
晋诗月在外虽然性格张扬,但是在家中却是很听自己母亲的话。
他当下便道:“我早就发了不少帖子给沈宣了,是他一直说忙,推脱不来。哪里是我小瞧了他的身份?”
“罢了,既然他忙着经营那铺子,想来也是没空,大不了我亲自去找他一趟。”
“倒是也可。”晋宁王妃听了就点点头道。
她的孩子她最是了解,晋诗月的脾气虽大了一些,但有一点好处却是并非斤斤计较之人。
瞧他这般行事,倒是早就认可了这沈宣的为人,想要与其往来,那主动一些也不算坏事。
于是今日,便有了晋诗月直接杀来宣字坊门口的一幕。
沈宣将他迎入后院,泡了好茶招待。晋诗月也不喝茶,而是好好打探了一番宣字坊,看到不少还未脱模的香皂后才道:“原来这铺子真是你开的,难怪我给你发帖子你都没空。”
“你这哥儿,瞧着不显,倒是什么都会,让我也不得不说声佩服!”
说完以后。晋诗月就挥了挥手,招来身边的随侍,说要在宣字坊里买下二十套香皂。
“你一下买这么多香皂干嘛?”沈宣听了忙道:“上次送给你的若是用完了,我这边再送你与王妃一套便是,何必破费?”
晋诗月闻言却道:“此事一码归一码。你这是做生意的又不是开善堂的,我可不能白拿。”
“再说马上过年,家中大大小小的亲戚,还有不少外客都要来拜访。本来我还寻思着今年不知买什么回礼才好,如今有了这些香皂,倒是省事儿了。只是你这香皂价格还便宜了些,我拿出去送礼份量不够,还得再添置一些布帛绢花之类的。”
沈宣听他一出口就如此阔绰,心想果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晋宁王府瞧着行事低调,但不过一个年礼,也比普通人家富有太多了!
于是他也没再阻止晋诗月,而是让人带着晋诗月的随侍过去,包了二十套香皂出来。
晋诗月卖完东西,才算是神清气爽,打量了外面的掷金街一眼后才道:“这掷金街上倒是比琳琅街要热闹多了,街上好吃好玩儿的都多。”
“我听说这街上有间叫做戏园仙味的小吃铺子,卖的一个炸鸡和一个叫做红油串串的小食,都十分好吃,不如现下买来尝尝。”
沈宣一听倒是好笑,没想到晋诗月来了掷金街想吃的也是自己铺子里做的东西。
他见晋诗月叫了身边的随侍去买,便没有多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那随侍却是两手空空的回来,小心翼翼的对晋诗月道:“县主,我去的时候,那铺子外面排了好长的队伍,轮到我的时候,所有东西都卖完了。”
“怎么偏偏到了你就卖完了?真没用”晋诗月听了不太高兴,责怪那随侍说道。
沈宣一看,那随侍不过十三四岁。被晋诗月说了一顿,眼睛已经红了。
现下刚过了申时。这几日要过年了,戏园仙味的生意更好了些,每日的确是很早就关门了。
他见晋诗月还要对那随侍发脾气,觉得那随侍可怜,便接过话头说道:“这样吧,你一会儿到我府上,我做顿饭给你尝尝。”
“你还会做饭?”晋诗月听了,注意力倒是立刻被沈宣吸引了过来。
“我以前在乡下都要自己做饭,自是会做,而且做的还挺好吃。”沈宣对他说道。
晋诗月一想也对,沈宣以前是要自己做饭的,心中对他的厨艺也挺好奇,就答应了。
于是沈宣今日便提前离开了铺子,带着晋诗月去了沈府。
反正现在宣字坊里几个下人早就已经做熟了,也不用他时时看着,倒是十分方便。
晋诗月这是第一次到沈府做客,来到沈府门口,才发现沈府虽然不大,但地段倒是不错。
毕竟是宫中赏赐的宅子,东城三条街杨柳巷四周都是官宦人家,治安很好,又十分安静。
进了院子以后,晋诗月便将他引入后院。又叫了素云素月过来,用好果好茶招待着,然后自己便洗手更衣,去了厨房下厨。
沈宣虽然许久没亲自做饭了,但手艺学在身上,本事儿没丢,该有的手艺都在。
他先做了一道糖醋鳜鱼。然后又特地拿了之前调制好的香料出来,做了一道炸鸡和一道红油串串。
之后沈宣才交代了黄厨娘炒两个青菜,再加一道清汤。然后让金枝金桂过来端了菜,过去给晋诗月吃。
他刚刚回到了屋内,便听晋诗月指着桌上的炸鸡问道:“这鸡味道怎么这么香?是你还是你家厨娘做的,以前竟没有见过!”
沈宣听了便笑笑道:“你不是想吃戏园仙味的炸鸡么?这便是的。”
然后又指了指旁边的红油串串说道:“这是红油串串,也是戏园仙味的招牌。就是味道辛辣,也不知你吃不吃的惯,你且试试?”
晋诗月一听愣住,好一会儿才眨眨眼道:“你家里怎么会做戏园仙味的招牌菜?难道那铺子也是你开的?”
沈宣笑笑,倒是没说什么,脸上的表情却是已经默认了。
晋诗月这时才十分确认的说道:“果然如此!那戏园仙味竟也是你开的!你怎么这般能干?”
他说完之后立刻尝了一口炸鸡。只觉得外皮香酥可口,鸡肉鲜嫩多汁,味道一绝。接着又吃了那红油串串,虽然辛辣但是香味儿扑鼻。最后吃了那糖醋鳜鱼后才道:“唉,现在看来,若是不看出身,你与世子两人倒是也挺般配。”
沈宣闻言有些无语,心道这晋诗月还真是不会说话,难怪到处得罪人。
他故意挑眉道:“虽说我身份低了些,但是我会的比世子更多?怎么配不上他了?”
晋诗月听了便道:“你是不了解世子,他可并非只有身份高贵,会的东西也可多了!就说京中未婚男子,又有哪个才学能超越他的?”
“他书法写的极好,在宫宴上吟诗得到过当今陛下的亲赞。在国子监中也十分出名,策论写的好,经常被先生拿到雅集上供人传阅。”
“京中这些世家公子多不爱念书,凭着家中的路子谋个荫官。但世子他去年第一次参加秋闱就中了举人,还是京中头名。马上春闱就是贡士选拔,以他的才学,想必也能一次中第。”
“再说他从小跟着叶家舅舅学习拳脚功夫和骑射之艺,每次宴席参加活动,马球场上也是不输那叶辰的。”
“若说他有什么比不上你的,那大概就是开铺子挣钱吧。”晋诗月想了想道:“但叶家是三朝重臣,家底丰厚。当年世子的生母在叶家受宠,出嫁的时候是带了一半家产去侯府的。”
“现在她已经去世,又只有世子一个孩子。这些产业自然都在他的名下,光是京郊田庄都有十多个,更别提其他铺面、金银无数。”
“也正因如此,京中的女子与哥儿,又有哪个不想嫁给他的?更别提他还有绝世的姿容了!”
晋诗月原本就是薛凤麟的爱慕者,现在虽然不与沈宣竞争了,但听到沈宣质疑薛凤麟的能力,自是立刻化身为了世子吹,对着他好一顿吹捧。
沈宣听了,一下子就想到了薛凤麟上次拿给自己的那个钱匣子。匣子里的确是厚厚的一摞田契房契,还硬要塞给他来保管,让他好生害怕。
同时心中又道:薛凤麟的确有钱,以他手上的这些家产,只要是不犯抄家灭族的大错,便是躺在家里挥霍,把银子当流水,怕是下辈子也用不完的。
第66章
这些世家大族,家中代代积累。作为利益既得者,财富自是惊人。
只是他们家族谱系庞大,不少人一个人就能娶妻纳妾生上十多个孩子。
子嗣多了以后,又要买更多的下人伺候,家中家眷各个都大手大脚,又有多少人张嘴等着吃饭,开销也是十分惊人。
若是不善经营,只凭着家中田产的产出,便难免也有些捉襟见肘。
就比如薛家侯府,也是几百年的世家,产业是不比叶家少的。
但薛家人口却比叶家多了好几倍,家产一分再分,落到每家手上的就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