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偏爱的小仆人 第52章

作者:牧童神乐 标签: 生子 豪门世家 宅斗 甜文 ABO 治愈 古代架空

这些时日在宫中,阮珵对朝廷的风向也有了更多的探知。

他们这些人固然是不准探听朝政的,但是单凭宫中贵人、宫女和太监们透露出的态度,以阮珵的机敏,许多事的走向就不难分析出来了。

皇上如今确实圣体不安,并非对外的托词,不过正因如此,他不会再将二子夺嫡的局面拖得太久了。

相反,他一定会趁还有心力的时候尽早给三皇子铲除障碍。

最迟过了新年,皇上一定会对五皇子背后的势力痛下杀手,首当其冲的就是幽王。

阮珵于幽王世子的婚书,就无异于皇上给幽王下的战书。

到时候你死我活间,谁赢谁输都是无法判断的,不过,皇帝专挑阮家与幽王家联姻,本就是敲打像阮家这样骑墙观望的家族,催促他们站队到三皇子这一边。

皇帝此举,不得不说是行之有效,赐婚的消息出来才没有多少时日,朝中倒向三皇子一边的大臣和贵族,隐隐已经开始占据上风。

然而,如今阮家不管愿不愿意,都已经跟幽王是绑在一条贼船上了,多半不得不跟幽王一起逆天而行,而成王败寇,只怕凶多吉少……

在这节骨眼上,江家与阮家不管明面上如何,内里都已经成为朝局上的敌人,难道江家还愿意来跟阮家沾边,脚踩两只船给自己招祸惹麻烦吗?

这些事情太复杂,阮珵不知该怎么跟母亲讲才讲得明白,而且他觉得,母亲也不是不懂分析朝局,只是她心里还不愿意相信阮家已经大祸临头,尚在自欺欺人罢了。

阮珵知道自己无法说服固执的母亲,只等着看事实,别的不说,只看舅舅家如今对江亭和阮珩的婚事有什么态度就知道了。

*

事情的发展,比所有人想像的都快。

阮珩虽说了不会再娶江亭,可老爷却还是不把他的决意放在心上。

他可以妥协阮珩,顺他的意把江氏锁在屋子里,可是,这门亲事牵扯政事,他就是打断阮珩一条腿,也得办成。

他很快就给舅老爷去了信,言语间都是探听阮珩与江亭的婚事。

舅老爷任职的地方离金陵并不远,两三日间便有了回覆。

舅老爷把话说得很委婉,只说因为江亭年龄还小,舅太太舍不得他,想要多留一二年。

要是阮珩急着结亲,那就不耽误阮家另择亲家了。

场面话自然是圆得漂亮,可是老爷心里哪有不清楚的,江家就是看着朝局的风向变了,没有联姻的意思了。

这变脸变得比唱戏的都快。

沉重的打击,老爷的心凉在当地。

老爷将信件给太太看了,太太也是怔在当地。

与老爷不同,她难以相信她的亲哥哥就这么弃她于不顾了。

毕竟婚事不仅是关乎阮珩,更在于江家和阮家的利益联盟。

可是江家此时,看来是恨不得拍着马离阮家越远越好,而且这后面,恐怕不止她哥哥,还有她父亲、这个江家家主的意思。

阮珵说的是对的,江家不愿意再让阮家跟他们上一条船了。

太太终于彻底绝望了起来。

*

傍晚时分,在老爷的书房里。

“这封信,你看看。”老爷将舅老爷的信也拿给阮珩。

阮珩仔细读过,便将信放回了远处。

“这下可合了你的意了吧?”老爷垂着头,不无讥讽地问。

与江家联姻无疾而终,阮珩自然高兴,至少松云今后的处境不用他太担忧了。

不过,阮家的前途,又让他不能不忧心。

阮珩知道,如今江家一定不是唯一一个,要与阮家划分界地的人家,昔日的姻亲和盟友,在阮家与幽王的联姻后,恐怕都要重新洗牌了。

阮珩见他父亲的模样,在几日间便苍老了很多,一定也是因为这些事情而忧思不堪。

他无奈地问:“那阮家今后何去何从,父亲是如何想的?”

老爷冷笑了一下,说:“难得你还记得阮家何去何从啊。”

又问:“我倒是想问问你,眼下准备拿阮家这个烂摊子怎么办?”

阮珩听老爷如此问,心中惊讶,向来对于家中大事,老爷总是只跟大公子阮珵讨论,而这还是第一次,老爷问他对前途大局的看法。

阮珩知道,那日争吵后,老爷虽然生他的气,但心中还是看重他的。

毕竟如今,他也没什么别的选择了,他对三公子的看法也比较清醒,知道他是个不着调的,而对于前不久才分化成乾元的五小姐,和可能分化成乾元的小十六,她们两个都还小,离挑担子的年纪还差得远。

老爷的这一问,恐怕也有考察的意思,看看阮珩到底能不能担当家中的大任。

阮珩近日,对家族之事其实也想了很多,于是,他略一思忖,道:

“若论忠君之道,阮家应当与皇上同心同德。但……”

“但是什么?”老爷问。

阮珩说:“但是,毕竟兄长于归幽王府,于孝于悌,孩儿认为,不能不多加衡量。”

老爷看着他,半天都没有说话。

老爷此刻心情复杂。

他何尝不是在两条路之间辗转,不过,他衡量的东西,与阮珩衡量的是不同的。

老爷心中想着,若是阮家就此认命,就这么与幽王绑死在一条船上,为幽王鞍前马后效力,倾尽所有扶持五皇子,幽王或许看在阮家顺服的份上,会对大公子好一些,但阮家也会因此前途未卜,不能不说是一条险路。

幽王和太后扶植五皇子,毕竟是占着外戚、权臣的名头,不管再势大,终究不像皇帝亲手选定的三皇子那样名正言顺。

就眼下的局面来看,夺嫡之争也只有四成胜算,前途是不容乐观的。

而若是阮家顶住压力,始终不陷于幽王阵营,依旧与党争保持距离,甚至倾向三皇子,或许保得平安的概率还大一些。

只是,如此这般,便是舍弃大公子了。

幽王本就不喜欢阮家,若是阮家还不俯首帖耳、百般讨好,大公子嫁过去之后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老爷自知残酷无情,但矛盾煎熬了几日后,他心中的天平已然倾向为了阮家的大局而放弃长子了……

老爷本想,经历了太太先前对魏月融和松云做的事,阮珩或许会因太太而恨屋及乌,不再那么顾念哥哥,甚至因此同意他的选择。

可是,没想到阮珩竟重情义至如此的地步。

“要是按你的想法,到底该如何做呢?”老爷又问道。

阮珩答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悌亦难两全,孩儿自小多蒙兄长关照,宁愿舍忠而取悌。”

阮珩的回答丝毫没有犹疑,足见真诚,老爷即使常常因他的幼稚而生气,但此刻也不能不动容。

阮珩竟能不顾前嫌,丝毫不曾迁怒于阮珵,反而宁愿冒着风险和损失,也要保全他。

老爷长吁了一口气,半晌,道:“你是个好孩子,回去吧,为父再想想。”

正当此时,书房门外却传出一个声音。

“父亲不必再想了。”

第61章

说话的人是阮珵。

太太看了舅老爷的信,心中气结,心口疼痛难忍,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病势又忽然沉重了起来,请了太医来看过,吃了药下去,但病情还尚未起色。

阮珵自然伏侍在床前,到了晚间,才得了空,想要来找父亲叙话。

没想到刚来,就听见阮珩和老爷在里面说话。他不便就进去打扰,却是在门外听了一会儿。

听到关键之处,便忍不住插了话。

此刻进入房中,老爷和阮珩见到他,都有些意外,阮珩则是连忙站了起来。

阮珵进去了,便接着说:“父亲不必忧心,此事我心里已有成算了。”

“什么成算?”老爷连忙问。

因为方才心中还盘算着要舍弃长子,他现在面对阮珵,心中不禁暗自有愧。

不过,阮珵却像心中明了。

他说:“父亲,我想过了,为今之计,该弃车保帅,万万不要为了我,再将整个阮家陷入泥潭了。”

阮珵话语平静,仅有一丝凉意。

老爷愕然,他知道阮珵自小便懂事、识大体,然而,却没想到他能顾全大局到这个地步。

先急着说话的是阮珩:“我们一家人,应该同进同退。”

阮珵却伸出一只手打断了他,道:“二弟,你到底也是读书科举过的人,难道这个道理也不懂?幽王和太后挟五皇子为傀儡,图谋窃国,眼下朝局分裂,边疆部族又虎视眈眈,若一日生变,是天下人之难。

“你将来也是为官做宰的人,就算不为阮家计,不为忠君计,难道不该为天下百姓计?你难道还要助纣为虐不成?”

阮珵果然是明白阮珩的,他知道自己这个二弟不像其他人,他自小是把圣人之言读到心中去的。

因此,阮珵也知道,怎样说最能劝动阮珩,让他同意他的决定。

然而没想到,阮珩听了,却很快反驳道:“要是我眼看自家兄长入火坑都不救,有这样的冷酷心肠,兄长觉得我能做什么利国利民的事?”

过了半晌,阮珵却又道:“那么,二弟预备怎样救我呢?”

这一问,却让阮珩无言以对。

“幽王如今必然已经反感我们家了,阮家势单力薄,就算你和父亲都鞠躬尽瘁为幽王效力,又能做些什么?难道能立下什么让幽王放在眼里的功劳,让他对我们改观吗?”

阮珩的确没有想到这一点,阮珵说的也是对的。

阮家一无实权二无巨富,即使对幽王摇尾乞怜,也很难被重视,要想成为阮珵的有力靠山,原本就是不可能的。

不论阮家怎么做,从被赐婚的那一刻开始,阮珵就注定要面对风雨飘摇的前程了。

阮珩的脸上,不由得染上了深深的忧虑。

这样的神色,是他真心担忧自己的样子,阮珵看了,虽然心酸,但心中也觉得异常温暖。

他说:“二弟,你只要保全自己、保全阮家,好好读书,要是能考个进士出身,十年之后在朝堂上有了建树,到时候,兄长少不得还要蒙你照料的。”

阮珩知道,他这是在安慰自己,但也无可如何了。

上一篇:时务新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