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哈卡色cho
“赐婚。”
--------------------
陛下潜意识就想惹赵彗之生气,净挑错误选项回答,反正他是皇帝嘛,料定“老婆”不能拿他怎么样。但是,陛下不知道这是一本耽美小说,赵六生气了,除了造反,还有别的办法“折磨”陛下(呃也算是预警,本文后面有an那个gry的互♂动)。
下一章本卷完,我不确定能不能在明天晚8点前码完,不要等哈,说不定会迟很久。
第五十章 还帝王
因参加宫宴的除了皇室勋贵、从一品、二、三品大臣,亦有翰林学士和新科进士陪席献赋。
这么一赐婚,原先泾渭分明的新贵和世家被掰碎了重新揉在一起。
谁都不满意,奈何除夕宫宴礼仪庄重、严禁交头接耳,众人不敢贸然抗旨,纷纷观望。
不料元勉头一个“服软”,规规矩矩朝陛下叩首四次,高声谢恩。
没见陛下都呆住了么!
唉,那个意气风发、门生遍天下的元尚书到底老了,今日若是赐婚李家,绝不会如此罢!
被点鸳鸯谱的人家出宫后乱作一团,家家商议懊恼至天明,度过了一个终生难忘的守岁夜。
再说边疆战事。
西南方面,赵楮之与中枢新派遣的廉访使周舒重整军营,左右翼将军、副将、参将各有升降轮转,此外安抚各部土司,巡防兵某日意外缴获白鞑四千柄铁制刀枪。
沿海方面,年前裴多的海船第二次尝试登岸,一气攻占四国;正月初二,幕府方面扛不住亡国阴云,战战兢兢遣使求和、称臣朝贡,并献上数名曾烧杀劫掠北海府的海寇头子的头颅。
工部要的硫磺终于有着落了。
日本国的朝贡单子分为明暗两种,暗的写着硫磺、牛筋、鹅羽和其余制作兵器的原料。
此外,舟山泉府司即将押送一批擅长造荷兰火铳的工匠入京。
据译官记录的文书,这帮番人似是从大秦出发奉旨寻找黄金的商队,遇海难漂泊到了中国。
若是落在仁宗或文宗朝,地方官员多半盘问清楚就驱逐出境,可惜当今圣上对他们颇感兴趣。
年初好事频传,连平时可恶嚣张的李党也老实许多。
做皇帝的心情大好,初三祭天地四神归来,挥退宫人,歪靠在济天殿的龙椅上闭目小憩。
朝日耀璨,果香浓郁,傅润不觉披着白狐裘睡着了,迷迷糊糊做了一个梦。
梦里他是十六岁的模样,身量清瘦,手握一截树枝指着星空,感慨道:
“那是帝星……南面是天相星,星出芒角,意指李季臣常有独断专权的念头,可惜父皇识人不清。至于……你瞧,不是,是那个蓝色的,嗯,赵坼你知道么,他家世代出武将,可惜父皇一味倚重他,将来谁当皇帝,处置赵家必是头等烦心事。他家赵斐之倒是个难得的将才。”
他一个人说得口干舌燥,却也不嫌累,上身渐渐往右侧歪,最后靠在另一个孩子的肩上。
傅润置身事外,好奇地顺着自己的目光打量梦里出现的新人物——
黑眸明若点漆,浓眉高鼻,下巴脏兮兮的,头发用一根灰麻绳高高竖起。
……赵彗之?
这是赵彗之幼时的模样?
傅润诧异地盯着那孩子陌生的脸,从额头到肩膀再到看不出宽窄的腰胯,来回打量。
梦里的他继续“指点江山”,幼稚地分析朝堂局势,甚至大言不惭说将来自己要做明君。
傅润清楚地记得:他下定决心与傅瑛争太子之位是在金匮中了傅璨的计、手脚俱断以后的事。
显然,这是个荒诞不经的怪梦。
毕竟他怎么会梦见从未见过的赵彗之?更笃定这就是小时候的赵彗之?!
傅润又疑又慌,背上发汗,心砰砰跳,突然梦醒,默默坐直身体,揉了揉压出红印的手腕。
“王长全。”
“陛下,王长全不在,让奴婢伺候陛下吧。”刘福不知何时已跪在阶下,后襟湿透。
傅润平静地瞥了一眼刘福,见他神情不安而竭力谄媚,道:“去长乐……不,传元应善。”
*
元应善是户部侍郎,正三品。
元勉的子侄辈里除了元勉的长子和次子,数他官职品级最高。
漕运乃国家重事,关系北方各省尤其是京都的稳定,总督历来从六部侍郎中挑选外放或兼任。
傅润一手将元应善提拔到户部侍郎的位置,可不是让他每年领那么点俸禄养家糊口的。
“爱卿在河洛水患、加征田税、选秀女诸事上都有功绩,户部尚书暂时不能动,五年内,户部的官、你算是做到顶了,孤有意赏你,便派你去江南总管河运,应善意下如何?”
“这个么……漕运总督是中枢签发调令……臣、臣与李相、陶相私下并无往来……”
傅润低笑,“也未必非要李季臣首肯。大过年的,你怎么不去拜见你亲伯父,嗯?”
元应善在官场是老好人,上不敢抗旨,下不敢麻烦伯父,为难纠结得几天里头发白了好些。
傅润知他性格圆滑轻易不涉险,借新年重赏百官的势头又一次追加元霄济的官衔。
元霄济短短一年连升两品,统领宫内禁军,不由志得意满,行事愈加张狂。
也不知怎么回事,参元霄济的折子一封封火速送到了御前,连带挖出元应善亲家两桩旧事。
元应善当即明白这是陛下在逼他,为了给傻儿子擦屁股,不得不去找伯父元勉出面。
“这两日,元本兵避而不见元侍郎,恐怕陛下的打算不能成了。”江修夔叹道。
傅润翻看翰林院整理的御制诗集,“先生此话过早。元勉也不再是当年的元勉,和他侄子一样左右逢源,除夕应了孤的赐婚,转头把刚十四岁的嫡孙女许配给李家人。且再逼一逼他。”
江修夔垂眸思忖,正欲谏言,见赵坼进来,微微颔首示意。
赵坼是替长子斐之进宫谢恩的,说完赵斐之回西北大营的事,两眼愣愣地看向傅润。
傅润待赵坼的态度同往常一般,淡淡地问:“将军还有什么事?”
赵坼听说傅润已将近三个月不去后宫了,稍稍安心,见有“外人”江太傅在,粗声否认。
他在家思来想去,总觉得傅润对彗之大概没有情爱的念头,仅仅是借此发泄对赵家的不满,毕竟去年大张旗鼓选女人的就是傅润,选秀女最后不了了之则是因为要和高丽打仗嘛。
“陛下,老臣……那夜的冒犯,是气急败坏昏了头——望陛下恕罪。”
傅润啜饮一口热茶,和善地笑道:“这说的是什么事?孤怎么不记得?”
赵坼当着“外人”的面,实在拉不下脸,支吾道:“就是……唉,请陛下早日选妃孕育子嗣。”
皇后的身份绝不能泄露,甚至一定要是“赵氏”。
君臣二人心照不宣。
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还不至于撕破脸。
傅润摩挲温热的茶碗,对此不置可否,“选妃的事入了夏再瞧瞧罢。皇后那里……”
*
正月十五上元节。
橘红色的玻璃灯从二桥门一路挂至济天殿,红绦随风摇曳,漫步其中,恍如仙境。
傅润兴致颇高,十五天里或宴请群臣、或望月独酌,喝了太多太多烈酒,今夜亦是如此。
戌时二刻,星月西移。
收拾残羹冷炙的太监们敛气屏息赤脚后退,不声不响地撤出承元殿。
傅润手握一盏浅口的夜光杯,低着头哼唱《青玉案》的曲调。
他即位以来,固然有诸多不快,却也有许多有趣的、深重的、非帝王不能有的见识。
当皇子时的谋算如今看来太孩子气——因此,他从不把傅瑛放在眼里。
一个是夺位失败的废太子,一个是手握权柄的新君,心性和眼界的差距岂能靠阴谋跨越。
当然,他仍像从前一样偶尔想死,又渐渐生出长生的妄念。
如果能守着傅氏的万里河山长长久久地活下去,如果能有一个……一个陪他走下去的人。
“‘寰宇清夷——’”傅润一顿,屈指轻敲膝盖,“‘武帝亲迎太乙神,流光绚煜动星辰。……红灯几点东风里,犹是元宵一度春。’遂昌诗肖似唐人,善极。呼……千百年之后可还有人记得——”
他猛然起身,眼前一黑,手里的夜光杯骨碌碌滚下玉阶。
烈酒伤肝,肝目相通。
他的目疾又发作了。
比哪一次都厉害,与瞎子别无二致。
傅润费力辨识台阶的棱角,试探性往下走了半步,差点踩空,闷哼一声摇摇晃晃跌坐在阶上。
他喝醉的时候过于固执任性,很不愿向阉人暴露自己的脆弱,便没有立刻喊人进来服侍。
一切形状都染着黑色的热雾,殿外则隐约有两抹深红。
傅润猜测是两只写满元宵诗谜的灯笼。
翰林院那帮文人讨好他、请他猜谜,他猜了两个,略点评一番,望着平凡的人群,意兴阑珊。
孤家寡人没什么不好,就是、就是……就是有时心里空落落的,总是提不起劲。
傅润这一跌,脚腕、腿骨连带膝盖又酸又疼,随意按捏几下,垂眸想心事。无关朝政。
殿内温暖如春,他醉得几乎坐着睡过去,忽然闻见清冷苦涩的竹叶的味道。
一个没良心的黑影静静地站在他身前,不知站了多久。
高大宽直的影子将他完全笼罩。
傅润心肠一软,口齿发涩,险些伸手抱住对方,刻意冷声刺道:“你来做什么。”
“……陛下何以认出是我。”赵彗之蹲下来,替傅润捡起洒了一地酒的夜光杯。
傅润搭在膝盖上的手指动了动,“便知是你。”
赵彗之见傅润双眸含雾,不禁卸下疏离之色,岔开话题道:“御用监新做了几样珠玉,误送到长乐宫。我看封泥上有九爪龙纹,想必是为陛下做的,还未打开——”
傅润听着冷冰冰的声音在耳边嗡嗡作响,烦得头疼,一把拽赵彗之让他坐下,冷笑道:“你当那是什么好东西?腊月初四,孤知道时他们已破了玉料……孤想索性做好了逗一逗你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