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第10章

作者:醉酒花间 标签: 爽文 系统 穿越重生

  承乾宫的九阿哥多病多灾的长到半岁,娘胎里带来的病症不好养,太医院的太医都觉得这孩子养不活,没想到还是跌跌撞撞的活到了腊月。

  佟佳皇贵妃将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子看的非常紧,九阿哥长那么大,除了中秋国宴时出来露了个面,此外从来没有离开过承乾宫。

  太皇太后和太后两位长辈都发话了,一切以九阿哥的身体为重,别来回折腾再把孩子给折腾病了。

  这话放在别的小阿哥身上,宫人或许会觉得太皇太后和太后只是在客气,但是放在九阿哥身上,那可就是真真切切的关怀了。

  他们都知道九阿哥身子骨弱,但是没人能想到小阿哥只是在中秋晚宴上出来了一会儿,还是在嬷嬷怀里小心抱着,就那回去后就开始发热,把皇贵妃吓的哭了好几天,连皇上都天天守在承乾宫,生怕一个不注意儿子就没了。

  这下可好,不光后宫,连前朝都传遍了九阿哥身体虚弱的消息,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外面的传言传不到宫里来,佟佳皇贵妃手段不俗,整个承乾宫上上下下被她整饬的宛如一块铁桶,任外面再怎么传她都不会管。

  后宫那么多事情要管,她既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小儿子,又要关注刚进上书房哪哪儿都不适应的大儿子,那么多事情要忙,哪儿还有精力去管外面的流言。

  前朝后宫泾渭分明,为了不重蹈前朝后宫干政的覆辙,大清对宫妃和宦官的管束极其严格,就连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在还政给皇上后都不再过问前朝,谁敢碰不该碰的,皇上就能直接剁了他的爪子。

  进入腊月之后年味更浓,各宫都在准备过年的东西,佟佳皇贵妃让人从库房里拿了许多皮子,挑挑拣拣准备给两个孩子做衣服。

  胤祈穿着厚厚的棉袄,整个人被裹成了球,小家伙站也站不稳,稍微一戳就能在塌上滚起来,皇贵妃笑的花枝招展,抱着儿子啾了好多下才肯罢休。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嬷嬷们有时会念叨些民间俗语,皇贵妃听多了也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寻常小孩儿六个月能坐起来,七个月会打滚,八个月会爬,满周岁就可以学着走路了,只是她的胤祈身子骨太孱弱,她也不指望这孩子多早能下地跑,只要无病无灾就好。

  铃兰拿着柔软洁白的兔毛在小阿哥身上比划着,“主子,还是白兔子毛更适合咱们九阿哥,看着白白嫩嫩的,多讨人喜欢?”

  海棠却持有不同意见,“大过年的,当然是红狐狸毛更喜庆,用红狐狸皮给小主子做顶帽子,苏嬷嬷你说怎么样?”

  她们两个争论不算,还要把站在一旁的嬷嬷都拉入战场,佟佳皇贵妃抱着懵懂单纯的小孩儿,看着她们争论也不制止,反而觉得她们俩说的都有道理。

  承乾宫不缺这点皮子,小阿哥们人小,也用不了太多布料,那就全部安排,小衣服小帽子小靴子,给九阿哥和四阿哥都安排上。

  胤祈对穿什么衣服并不在意,反正衣服不是他自己穿,就算有意见也没用。

  前两天宜妃娘娘来承乾宫和额娘说了好一会儿话,宜妃娘娘刚出月子,翊坤宫的小阿哥就是资料中的九阿哥胤禟,只是现在的九阿哥是他,就只能委屈胤禟弟弟和后来出生的弟弟往后排了。

  不知道这个最会挣钱的弟弟好不好相处,资料上记载的信息不可靠,得相处之后才知道好不好,反正不管好不好,都逃不过臭四哥的手掌心。

  也不知道他那素未蒙面的宿主究竟怎么挑的身体,雍正皇帝是个重生的,有人家在,哪儿还有他们的事情,做任务的意义何在?

  大概就是找了个看戏的最佳观景台吧。

  *

  阿哥所,四阿哥和三阿哥结伴而归,路上遇到刚从江宁回来的太子爷,脚步一转直接转去了毓庆宫。

  三阿哥好些天没见着太子,激动的拉着他的袖子说个不停,他在上书房有很认真的帮助四弟,先生讲的课四弟听不懂,他还能再给四弟讲一遍,先生都夸他记性好呢。

  太子刚跟康熙去祭拜孝陵回来,迫不及待想知道他临走的安排效果如何,听着真奶包子*老三开心的汇报,再瞧瞧假奶包子*老四憋屈又没法说的表情,简直跟大夏天吃了冰棍儿一样浑身舒爽。

  当了十几年皇帝的老四,在上书房装傻充愣不算,还要被年幼的兄长当成智障来开小灶,这消息攒起来他能笑一年。

  大阿哥在他们回来之前已经被请到毓庆宫,虽然他对太子依旧看不顺眼,但是也不能太不给太子面子,人家从江宁回来给他们带了礼物,他这个哥哥如果置之不理,岂不是上赶着要被汗阿玛骂?

  就知道太子不安好心,跟他炫耀能跟汗阿玛一起出去也就算了,回来还要给他挖坑,要不是他聪明,这会儿肯定已经被汗阿玛训斥了。

  这点小手段骗三弟四弟还行,用在他身上就太嫩了,他又不是没出过宫,才不会羡慕太子能跟汗阿玛一起出门。

  他是宫里年纪最大的阿哥,想出宫只要和汗阿玛打声招呼就行,汗阿玛从来不会拘着他,宫外各王府的阿哥们也有不少和他关系好的,他什么好东西没见过,稀罕老二这点东西吗?

  大阿哥的心思都写在了脸上,别说胤禛,连真正的小孩儿胤祉都能看出来,三阿哥眼珠子转了转,戳了戳沉默寡言的四弟,笑的像只小狐狸,“你看大哥的嘴巴,是不是能挂油瓶了?”

  太子爷让人将准备好的砚台拿给两个小的,看着老三对礼物爱不释手,老四对礼物被迫爱不释手,笑吟吟的做足了好哥哥的姿态。

  呵,区区老四,不过如此。

  刺激完老四,也不能忘记被拉过来凑数的大哥,在江宁的时候有人给汗阿玛献了几柄匕首,都是削铁如泥的好东西,拿来给老大也不算掉价。

  大阿哥对匕首的确很喜欢,但是该撂的狠话也不能忘,“匕首而已,爷那儿多着呢,太子也去了趟江宁,就带回来这点东西?”

  “孤年纪尚小,汗阿玛不许孤乱跑,不像大哥一样,在京城哪儿都能去。”太子爷也不生气,笑眯眯的和大阿哥说着话,同时不忘观察假冒伪劣的奶包子老四的反应。

  胤禛不知道太子已经知道他不是真小孩儿的事情,手里拿着砚台,听着三阿哥叽叽喳喳的和他说这砚台有多难得,只觉得偌大的毓庆宫简直跟戏台子一样闹腾。

  太子爷一大把年纪,装嫩那么久也没能让老大对他放下戒心,连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老大都搞不定,真是越活越过去了。

  啧,还得他来操心。

第12章

  *

  毓庆宫,太子爷和兄弟们联络好感情,又留他们吃了午饭,这才笑吟吟的将人送走,他下午要上课,老大老三老四也要上课,年纪小就这点不好,天天被拘着读书,连休息都得抽时间。

  胤禛心累的和三阿哥一起离开,大阿哥比他们俩大许多,早就过了拿着小弓当玩具的时候,去校场也没法和他们一块儿,而是和太子爷一起,弄到最后天天同出同归的还是他和老三。

  三阿哥得了新砚台开心的很,要不是下午的骑射课不能带着,看他那架势估计还想随身揣着,唉,小时候的老三也太好哄了。

  校场上已经有谙达在等着,他和老三年纪小,只需要练习拉弓的姿势,毕竟他们俩个头太矮,骑马太危险,说是等年后送来几匹小马再开始学骑马。

  隔壁的大阿哥和太子爷已经开始骑马射箭,箭箭都能射中靶子了,还不是慢悠悠的步射,而是快马加移动靶子,看的三阿哥羡慕不已,恨不得骑在马上的人是他。

  每当这个时候,胤禛就非常庆幸他年纪小,臂力不够也能糊弄过去,至于以后骑马射箭时该怎么办……以后再说。

  四阿哥难得当起鸵鸟,下午的课刚结束就要回承乾宫,三阿哥也没回阿哥所,搓搓手和四阿哥打过招呼,然后乐颠颠的往钟粹宫的方向跑。

  腊月事情多,天又冷,阿哥们的功课也放松了许多,所以他们也能三天两头回各自额娘的住处享受来自额娘的心疼。

  承乾宫里炭火分例充足,厚厚的帘子里面温暖如春,胤禛进去脱了斗篷,没来得及行礼就被佟佳皇贵妃揽在了怀里,“顾嬷嬷说你这些天用饭比往常还多,怎么看上去又瘦了?”

  “娘娘,四阿哥这些天学着拉弓,这是身体结实了,是好事儿。”四阿哥身边的顾嬷嬷福身回道,皇上对阿哥所上心,吃的喝的御膳房不敢怠慢,还有太医时时守在那里,章程周密着呢。

  皇贵妃叹了口气,心疼的拍着四阿哥的后背叹道,“那也不能光结实不长肉,胤禛听话,以后得多吃点肉,长壮实点才能让额娘放心。”

  吃什么补什么,多吃点肉身上应该也能多长点肉。

  胤禛无声叹息,反过来安慰他们家额娘,“额娘放心,儿子省得。”

  旁边,裹成球的小团子胤祈咿咿呀呀跟着的点头,小孩儿长个要多吃肉蛋奶,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像哥哥这样的小孩儿,得多吃点大猪蹄子才行。

  哼。

  小娃娃咿咿呀呀的晃着小脑袋,胤禛仔细的看了一会儿,感觉弟弟的小脸儿比上次见面红润了许多,这才捏了捏他的小爪子,问道,“额娘,弟弟会说话了吗?”

  “哪儿能说话,胤祈还不到七个月大,想听他喊哥哥还得再等小半年。”皇贵妃失笑出声,小孩儿都是满了周岁才开始学说话,半岁就能说话的岂不成了妖怪。

  胤禛发现自己闹了笑话脸色微红,脱了鞋子爬上床榻,小心翼翼将弟弟挪到窗边,背对着皇贵妃坐下,脸上的羞恼的表情才消失不见。

  这小家伙身子骨太弱了,若不是额娘精心养着,放到寻常人家恐怕都养不到现在这么大,果然死劫不是那么容易熬过去的,就算命保住了,这孱弱的身体也没法和其他阿哥一样活蹦乱跳。

  前些年去世的纯亲王隆禧,生前也是体弱多病,去世时还不到二十岁,这小家伙能活到成年吗?

  真是让人操心。

  胤祈朝芝麻汤圆哥哥吐着口水泡泡,这家伙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在他面前也不端着,天知道一个小孩儿作出沉重的表情有多违和。

  要不是他没想拆穿,也没办法拆穿,臭哥哥现在已经暴露一万次了。

  皇贵妃难得见四阿哥害羞,坐在旁边乐的不行,害怕再打趣儿再把儿子气哭,便任由他们兄弟躲在塌上说悄悄话,自己拉着顾嬷嬷询问四阿哥在阿哥所过的怎么样。

  宫里的窗户还都是纸糊的,不怎么透光,好在挡风效果好,不用担心被吹着,胤禛看着奶团子弟弟,托着脸想该怎么不着痕迹的把玻璃给弄出来。

  现在宫里已经有玻璃,不过是那些西洋传教士用来画画用的,又薄又脆一点也不好用,再过几十年才有平板玻璃传过来。

  那些洋人漂洋过海来到大清,什么好东西都藏着掖着,把他们大清当成捞钱的地方,随便什么东西就上万两银子,制作方法更是藏的死死的,花多少钱也不肯拿出来。

  他们大清地大物博人才济济,自己琢磨也能琢磨出不少好东西,只是到底起步晚,绕了许多弯路子还不一定能把东西做出来,就像这窗户,直到他那不孝子弘历上位好些年,宫里的窗纸才换成玻璃。

  胤祈身子弱不能出门,天天在屋里闷着也不是办法,如果能把窗户纸换成玻璃,让屋里亮亮堂堂的,或许小家伙身体也能跟着好起来。

  他现在只是个刚进上书房的阿哥,说话也不管用,这种事情得借着太子的嘴巴说出来,毓庆宫看着精巧,地方却不大,他不信太子爷见识过后世的繁华后还能住惯这种逼仄的宫殿。

  不光毓庆宫,整个紫禁城住着都不舒坦,乾清宫比毓庆宫好些,却也没好多少,说起住的舒坦,出宫建府之后才是真舒坦。

  他以后能早早出宫,自己的府邸自己做主,还能想办法带胤祈出去散心,将来还能将额娘带出去奉养,太子爷可不一样,储君要有储君的气度,不把紫禁城捯饬舒坦,他就得一直在住在冬天昏暗夏天酷热的房子里。

  有冰盆炭火也没有用,该不舒服还是不舒服。

  胤祈一眨不眨的看着托着脸发呆的哥哥,不知道他在打什么坏主意,也懒得去猜,只是费劲儿的动着手臂想要翻身,然而身上穿的太厚实,动来动去也没挪动。

  人类的小崽崽就是脆弱,他都来那么久了,说话走路都不会,现在连翻身都翻不动了,真是让统统头大。

  生气气。

  *

  康熙爷最近心情不错,前朝事事顺利,后宫也多添了几个孩子,宜妃和钮祜禄贵妃都是第一次养孩子,竟然还都养的不错,小十和小十一看上去健健康康,希望能继续保持。

  想到健康的几个儿子,转而就想到病恹恹的九阿哥,小家伙身体不好,模样长开后却是难得的精致漂亮,只看到那张小脸就让人忍不住心疼。

  宫里这些年还好些,有几个阿哥在前面撑着,后面的小家伙也慢慢的长了起来,前些年才是真正的戳心窝子的疼,孩子一个接一个的生,却没一个能活下来,他当时甚至以为自己是克子克妻的命,这辈子都不会有孩子能长大。

  有些人奉承,说那些孩子福气太多承受不住才早早的离开人世,要是真的有福气,怎么可能连外头是什么样都看不到?

  康熙叹了口气,摇摇头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扔出去,前些年是前些年,再难的日子都熬过来了,现在宫里的孩子一个个长成,再过两年都该给老大挑媳妇了,想那么多做什么。

  小九只是身子骨弱了点,仔细养着总能养大,他可是孩子的阿玛,瞎猜乱想让孩子知道那还得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承乾宫,正好看到两个小阿哥躲在窗子底下,一个板着小脸扶着勉强能坐起来的奶娃娃,一个咿咿呀呀挥舞着软叽叽的小拳头,穿的太厚实砸也砸不到人,只能手脚并用的欺负人。

  皇帝不打招呼就进来,殿里坐着的人呼啦啦全都站了起来,康熙随意的摆了摆手让他们都下去,然后牵着佟佳皇贵妃的手回到塌上,“胤禛别动,扶着点儿胤祈,别让他磕着了。”

  四阿哥这会儿是真的脸红了,汗阿玛来就来,提前让人通报一声不行吗,弄的他连穿鞋子都来不及,在额娘面前可以随便,在汗阿玛面前那不叫随便,叫失礼。

  胤禛压着脸上的热意,眼疾手快的扶住想要栽倒的胤祈,看着懵懵懂懂的小家伙,恨不得自己现在也是个不会说不会走的小娃娃。

  不会说话,丢人的就不是他。

  皇贵妃知道大儿子脸皮薄,将胤祈抱在怀里让他能把靴子穿上,小家伙人不大,却是比大人还要面子,跟他阿玛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康熙在主位上坐下,也没那么多规矩,拉着四阿哥开始询问最近学的怎么样,胤祈不感兴趣的吐着泡泡,在自己的人类观察日记上又添了几笔。

  ——家长见到孩子,问的永远都是最近学习怎么样,毫无新意,差评。

  皇贵妃轻轻晃着小儿子,看着康熙拉着四阿哥一句接一句的问,笑吟吟的没有插嘴,胤禛和三阿哥都开始学着拉弓,等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也该正儿八经的让谙达教射箭了。

  平日里穿的衣服帽子鞋子她能操心,弓箭马匹之类的只能皇上亲自吩咐内务府。

  康熙已经安排了前头大阿哥和太子的学业,现在再安排三阿哥和四阿哥就轻松多了,不光三阿哥和四阿哥,以后的小阿哥进上书房都能按照之前的章程来。

  胤禛一板一眼的回答着问题,对上书房是又爱又恨,先生教的他其实都会,奈何旁边有个老三胤祉天天叽叽喳喳,自己的功课做完还不消停,非得到他跟前,摇头晃脑将他刚学的东西再讲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