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第101章

作者:醉酒花间 标签: 爽文 系统 穿越重生

  在他身后,其他阿哥排着队,一个个的都上前将钱袋放过去,放完之后还都学着胤祺加上一句“大哥,这是弟弟给你准备的乔迁礼。”,等胤禌胤裪胤祥被哥哥们抱着放好钱袋,直郡王怀里整整齐齐十个钱袋,鼓囊囊的里面全是金瓜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刚从大街上回来的偷儿。

  太子爷看着一群正式的不能再正式的弟弟,再看看他们家老大呆滞的表情,到底还是没忍住笑的肚子疼。

  这下可好,直郡王因为过于贫穷、连年幼的弟弟们的零花钱都不放过的名声要传出去了哈哈哈哈哈。

  胤禔:……

  “谁的钱袋谁拿回去!爷不缺你们这点东西!”老大恼羞成怒的低吼道,让不省心的小祖宗们拿上钱袋赶紧走。

  下次有事儿绝对不请他们过来,混小子们简直气死个人。

  胤祈摇头,让他们家大哥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大哥,我们的钱袋里有很多金瓜子,可以买好多好多好吃的,这是弟弟们的心意,你不要不拿我们的心意当回事。”

  “还心意?你们确定不是来爷心里插刀的?”胤禔咬牙切齿的把钱袋塞回去,别管有没有塞对,只要钱袋不在他手上就行,“现在!立刻!马上!去院子里的座位上坐好!”

  胤祺遗憾的将钱袋收回来,还有些不死心的问道,“大哥,真的不要吗?里面好多金瓜子呢。”

  “不走的待会儿全留下来和爷打布库!”直郡王下了最后的通牒,他是老大,年纪优势在那儿摆着,十个老五都不够他打。

  此话一出,捣乱的小祖宗们瞬间跑的干干净净,他们很有自知之明,和大哥打布库不叫打布库,那叫挨打。

  “全都欠收拾。”老大看着他们跑远,骂骂咧咧回过头,看到太子搭着老四的肩膀笑的直不起腰,老三也忍笑忍的满脸通红,刚消下去的火气又起来了,“你们还笑!”

  四爷一只手捂住脸,非常怀疑有这么群兄弟在,他振兴大清的计划到底能不能成功。

  “大哥,走吧,再晚里面就要开宴了。”胤禛有气无力的说道,挣开太子的手率先往前院走。

  没救了,就这样吧。

  到头来,振兴大清依旧只能靠他自己。

  *

  前院的气氛已经热闹起来,女眷那边由大福晋招待,胤禔在外面招呼客人,福全和常宁就替他暖场,等这些年纪不大的小阿哥们过来,场子不用暖也热闹了。

  直郡王府的布置摆设很大气,大气却不显简陋,显然不是王府主人的水平,老大要走武将的路子,府里特意给他留了地方当校场,平日里骑马射箭不用往外跑,等过几年多了孩子,还能在这里教小孩子们骑射。

  胤祺羡慕的紧,当场表示将来他的府邸也要留个校场出来,别管他是郡王还是贝勒贝子,反正要留个校场。

  府邸的规格只规定了房子怎么样,没说府里有没有校场,他这不算逾制。

  “还有湖、五哥、湖!”胤禟举手提意见,“湖里种莲花,这样不光有花可以看,还可以吃莲子莲藕,等冬天没有花看,还能在冰上滑冰,冰嬉可好玩了。”

  “都要都要。”说这话的是胤祈,大哥有的他们也要有,汗阿玛不可以厚此薄彼,见到大哥的王府,更觉得他们的四合院不好玩。

  阿哥们兴致勃勃说着,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家二伯和五叔就在旁边,常宁抱着手臂慢悠悠绕过来,听到他们的话笑的促狭。

  人没多大就想出宫开府,心气儿还挺高。

  然而恭亲王刚想说话,不远处的女眷们就凑了过来,福晋们最喜欢粉雕玉琢的小孩儿,长辈们想要这样的孙子,同辈的想要这样的儿子,难得在宫外看到他们,一个个的都稀罕的不行。

  老五果断的将胤禌胤祹胤祥给长辈们玩,后怕的躲到二大爷身后,生怕自己那么大了还沦落到和弟弟一样的地步。

  福全笑着摇了摇头,这个老五,还跟小时候一样一惊一乍,老六老七看着都比他稳重。

  胤褀拍拍胸口,嘻嘻哈哈很快恢复如常,开始缠着他们家二伯问问题,“二伯,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要派遣使者来京城,我们以后还和准噶尔打吗?”

  他也想打仗,大哥出去一趟挣个郡王,他出去就算没有郡王,要个贝勒总不过分吧。

  裕亲王难得没有叨叨的欲望,扯扯嘴角直接把问题推给常宁。

  打仗什么的他不懂,上次他和常宁都是主帅,让常宁来分析也一样。

  常宁:???

  不是,二哥,你不懂打仗,弟弟我也不懂好吧!

  胤祈坐在专门为他们准备的椅子上,喝了口果子露小声说道,“五哥哪壶不开提哪壶,待会儿肯定会被二伯五叔赶过来。”

  “我赞同,压两颗金瓜子。”胤禟从钱袋里拿出两颗金瓜子,然后等着其他兄弟来压宝。

  “胡闹,快收起来。”胤祚哭笑不得的让这家伙老实会儿,平日里又不缺他的钱,也没有花钱的地方,怎么这小子对敛财那么感兴趣。

  小时候还能管着点,要是长大了还这么胡来可怎么办?

  “行吧行吧,收起来。”胤禟叹了口气,把他的金瓜子收回去,托着脸趴在桌上,感到人生失去了乐趣。

  胤祈给自己倒了第三杯果子露,豪情万丈的一饮而尽,然后对着前辈统感叹道,【这就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啊。】

  光球统深有感触,【可不是嘛,你三岁惦记吃,七岁惦记喝,这辈子除了吃吃喝喝还能干啥?】

  【还能当吉祥物!】胤祈理直气壮的回道,【汗阿玛亲自认证,我可是大清的祥瑞,当吉祥物再合适不过了。】

  光球统长叹一声,格外庆幸这个小世界多了两个重生的灵魂,不然就他们家小笨统这样的,怕是等不到它找过来就没了。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古人诚不欺我也。

  胤祈成功的将前辈统怼到说不出话,正准备给自己倒第四杯果子露,以果子露代酒庆祝胜利,然而手刚伸出去杯子就被没收了。

  胤祚不赞成的看着不知节制的小孩儿,“已经喝了许多,不准再喝了。”

  “可是,五叔他们喝酒可以喝好多,我才喝了三杯。” 胤祈试图和六哥讲道理,好不容易二哥四哥都不在,他还想痛饮三百杯呢。

  胤祚丝毫不为所动,“不许。”

  胤祈眼巴巴的看着离自己远去的杯子,感觉自己就是那可怜的灰少爷,不让吃不让喝还让他干活。

  他可真是太难了。

第112章

  *

  胤祈不怕太子,也不怕胤禛,他在资料库中看过哥哥们的资料,资料越清楚他越不怕,但是胤祚这个因为蝴蝶翅膀活下来的哥哥几乎没有资料可以看,他不知道这个哥哥长大后会是什么性子,根本不敢在他面前太放肆。

  万一惹到不能惹的隐藏大BOSS怎么办?

  前辈统还说他只惦记吃喝,别的兄弟能随便吃随便喝,他长那么大都不知道放开了吃是什么感觉,他不惦记谁惦记?

  光球统幽幽飘出来,还特意在光团后面加了个尾巴假装自己的幽灵,【你要是放开了吃,就是竖着进来横着出去,躺床上喝好多天苦药,错过各种各样好玩事情的下场。】

  身体不好就不要胡思乱想,之前拿能量买东西的时候有多潇洒,吃不到美食的时候就该多心塞。

  没能量让自己的身体彻底好起来是谁的问题?当然是他自己!

  胤祈皱皱鼻子,艰难的将目光从果子露上面收回来,他是个有骨气的统,怎么能因为自己的享受耽误哥哥们的大业,几杯果子露而已,他才不稀罕。

  宴席上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郡王府的大厨手艺应该不比御厨差,他待会儿埋头苦吃,六哥不让他喝果子露,总不能不让他吃饭。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谁怕谁!

  阿哥们从宫里过来,算是到的最晚的一波,他们兄弟到齐了就可以开宴,小家伙们不能喝酒,单独坐一桌,太子和胤祉胤禛他们坐在长辈们那一桌,胤祺觉得自己是大人,也想挤在长辈们这一桌,结果屁股还没挨着板凳就被常宁撵了回去。

  五阿哥很不服气,他也就比四哥小了一岁多一点,凭什么四哥能坐大人那一桌他就不行?

  胤禛听到老五拿自己做筏子,抬头凉凉一眼扫过去,刚还气焰嚣张的老五瞬间灰溜溜的回到自己该去的位置。

  这种场面见在多次也还是稀奇的不行,老大捏捏自己的俊脸,他也想和老四那样一露面就吓的臭小子们不敢说话,分明他才是大哥,怎么还没老四能震慑底下的兄弟?

  “爷过两天要见手底下的佐领,老四,把你吓唬他们的诀窍给爷说说呗。”直郡王贱兮兮的凑过去,郡王要管的事情比光头阿哥多多了,封爵之后不光在宫外有府邸,还会分配包衣佐领来供驱使。

  除了包衣佐领,还有满洲佐领六个,蒙古佐领三个,汉军佐领三个,十二个佐领一共一千八百个人,他府上的侍卫也要从手下的佐领里面来选。

  他刚开府,还不知道要怎么让分到他手下的佐领老老实实给他办事,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刺儿头岂不是丢人。

  “这种事情不问长辈却去问弟弟岂不是更丢人?”常宁在旁边哈哈大笑,他是亲王,手底下的佐领侍卫比郡王更多,叔伯都在旁边坐着却去问还没成亲的弟弟,老大的脑袋是不是被门夹了?

  巧了,四爷也觉得他们家老大比在宫里的时候还憨。

  胤禔被常宁拉过去喝酒,让四阿哥摆脱教导大龄儿童的命运,福全慢吞吞的吃了口菜,琢磨着胤祉胤禛应该也快出宫开府了,抿了口酒提前给这俩小子传授经验。

  胤祉:……

  胤禛:……

  救……救命……

  太子咳了两声,趁二大爷没有注意自己,赶紧溜到另外一边,“二伯慢慢教,孤去听听五叔在说什么。”

  常宁和胤禔没在说话,这俩人纯粹是在拼酒,喝一会儿说一会儿,效率还不如旁边二大爷的叨叨,太子爷无奈的耸耸肩,最后还是去小萝卜头那边打发时间。

  八旗是满洲的根本,但是八旗大旗主权力太大容易造成皇权不稳,皇帝亲自掌管上三旗,但是只管上三旗还不够,下五旗也要慢慢回归皇帝手中。

  他们家老大被分入镶蓝旗只是开始,老大之后,所有的兄弟都要分入下五旗当小旗主,皇帝的儿子和别的小旗主不一样,旗人巴结大旗主是为了前程,如果能直接巴结皇帝的儿子,那还有大旗主什么事儿。

  大旗主手底下的佐领慢慢分到皇子手中,再从皇子手中过度到皇帝手中,慢慢的就能让大旗主手里的权力散掉,姜还是老的辣,汗阿玛不愧是汗阿玛。

  镶蓝旗的大旗主是简亲王雅布,之前打噶尔丹的时候,和萨布素持相反意见的就是这位简亲王,俩人还没吵出结果就被老大给打断,这会儿老大分到他手底下当小旗主,不打起来都是好的,至于好好相处更是想都不要想。

  汗阿玛谋划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开始实施计划,怎么着也不会让那几个大旗主坏了他的好事儿,如今各王府的继承人都在宫里读书,皇帝眼皮子底下教育出来的王亲们和开国时那些靠军功拼出来的铁帽子王不一样,等这一代的铁帽子王退下去年轻一辈当家做主,皇帝手中的权力会收拢的更快。

  常宁喝酒喝尽兴了,终于开始说正经事情,他的经验也不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找几个机灵的汉人幕僚养在府里,他们满人才起家多少年,拿拳头硬碰硬谁都不怕,真要玩起阴谋诡计,还是汉人经验丰富。

  这话听上去不怎么好听,但是却是大实话,皇帝让年轻一辈自小入内廷读书,不光是要教他们忠君,更重要的是读书能让他们增长见识,只会弓马骑射还不够,要文武兼备才能更好的治理他们打下来的这片土地。

  太子爷溜达到小阿哥们那里,看到胤祈头也不抬只顾得埋头苦吃,拍拍老五的肩膀问道,“胤祈怎么了?”

  “老六不给他喝果子露,正生气呢。”胤祺乐的不行,连说带比划的将刚才听几个小的说过的话说给太子听,他们家小九也太可乐了,不让他喝他就猛吃,脑袋瓜还挺好使哈哈哈哈哈。

  胤祈鼓着腮帮子瞪向笑话他的哥哥们,把嘴里的菜咽下去,然后板着脸说道,“才没有生气,桌上那么多好吃的,你们不吃才是不给大哥面子。”

  “没事,你继续吃。”胤祚又给他夹了一筷子菜,然后转头就揭他老底,“二哥,胤祈刚过来就喝了好几杯,再喝下去容易闹肚子。”

  胤祈控诉的看着一点儿也不贴心的哥哥们,化悲愤为食欲,谁也不搭理继续吃菜。

  等他们出宫开府,他一家住俩月,非把他们都吃穷不可。

  *

  直郡王的开府第一宴圆满结束,阿哥们回到紫禁城,继续他们早出晚归的上书房生涯。

  随着外面形势安稳,宫里的各种制度也确定了下来,就像上书房,老大当年读书的时候从来不去乾清宫,他直接在阿哥所学,当时胤祉养在宫外,太子养在康熙身边,只有他自己读书,去哪儿都一样。

  毓庆宫建成之前,太子在昭仁殿由康熙亲自教导,直到胤祉回宫,康熙才把阿哥们学习的地方挪到乾清宫。

  内廷不光有皇子需要教导,还有王亲宗室的适龄阿哥,在宫里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之前的房间就不够用了,康熙特意将乾清宫西南的懋勤殿腾出来给他们读书,年纪大的在一起,年纪小的在一起,所有人还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如今在内廷读书的不光有皇子、他们的哈哈珠子、各王府的阿哥,还有从蒙古来的王公,以及各种得了康熙恩旨而出入上书房的小少年。

  那些蒙古王公在草原上什么都不用学,来到京城跟不上同龄人的进度,只能跟着比他们小的小孩儿从头开始学。

  懋勤殿表面只是一座宫殿,其实跟个学校差不多,还是正儿八经的贵族学校。

  胤祉胤禛开始正式办差,太子要忙的事情也很多,康熙没空亲自盯着胤祈读书,问了小家伙的意见之后,便让他在阿哥所和别的阿哥一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