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第143章

作者:醉酒花间 标签: 爽文 系统 穿越重生

  胤祈对政务不感兴趣,但是他对处理公务的舅舅很感兴趣,在他的记忆中,鄂伦岱舅舅的形象一直很固定,他能想象出这人挥着大刀一骑绝尘冲向敌人的英勇身姿,实在想不出来他提笔写字的模样。

  鄂伦岱舅舅脾气那么暴,能耐下心来处理公文?

  胤祈有些怀疑,可惜外面天越来越冷,就是腿没受伤他都不敢轻易往外跑,更何况他还是个半残,所以直到整个巡抚府都习惯了把公文送到菩萨顶,他也还是没见过鄂伦岱舅舅处理公务时是什么样。

  二哥也真是的,他的腿已经不疼了,为什么还不让他下床蹦跶?

  伤筋动骨一百天,没说必须在床上躺一百天,好歹听人家大夫怎么说好吧。

  太子爷在别的事情上非常好说话,唯独涉及到身体,态度强硬的简直不像他,鄂伦岱知道轻重缓急,也不会任由外甥胡闹,两个人严加看管,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冬天受伤本就比夏天好的慢,小祖宗自己不上心,他们再不看着,别说三个月,就是半年都不一定能好全。

  菩萨九阿哥伤势不轻,如果不好好恢复,以后甚至可能会落下残疾。

  宫里已经有个天生足疾的皇子,康熙因为七阿哥生来残疾差点降罪他的生母,要是这小祖宗受伤落下病根,天知道皇帝会是什么反应。

  太子和鄂伦岱都被吓着了,不管胤祈怎么保证,总之就是不准下床。

  太医的习惯,有病往重了说,同理,受伤也往重了说,这样既能让伤患重视起来,也能显得他们医术高超,菩萨也没什么,于是就顺着太医的意思走。

  他们满意了,只苦了躺在床上的九阿哥。

  腿上的纱布本来只需要裹到小腿肚,名医会诊之后又给他多卷了几层,这下连膝盖都不好活动,有资源也不能这么浪费,这不是折腾人吗。

  胤祈不知道叹了多少口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哥哥和舅舅全都站在太医那边,他想抗议都抗议不了,只能任由太医施为。

  感谢太医没给他开药,只说让他多吃肉喝骨头汤补补,如果不能出门还天天喝苦药,那才是真正的恨不得去死。

  山顶比山脚下冷很多,五台山在夏天是避暑胜地,到了冬天正好反过来,除了要拜佛的人,寻常没谁会在大冬天的主动往这儿跑,这地方实在是太冷了。

  房间里烧着火炕,温暖舒适完全感受不到寒冷,但是隔着窗子看外面,哦吼,刚入冬就开始飘雪花了。

  火炕三面靠墙,不只有睡觉的床,还有矮桌什么的都在上面,寻常人家的土炕上还会有做饭的锅,吃饭睡觉聊天都能解决。

  胤祈靠在窗前看书,太子在山上也没有闲着,和鄂伦岱解除误会后就拉着他不知道忙活什么,他起的早还能和他们一起吃个饭,起的晚的话有时候好几天都见不着他们。

  手里的话本很快翻完,胤祈百无聊赖的准备换另外一本,然后就听到外面传来鬼哭狼嚎的声音。

  胤禟胤俄从包克图回到京城,途经山西的时候听到他们家九哥受伤的消息吓的不行,当即改了行程来到五台山。

  俩弟弟火急火燎赶过来,看到一条腿裹成粽子的哥哥瞬间爆炸。

  “谁干的?爷活剐了他!!!”

第156章

  胤禟胤俄长那么大第一次单独离开京城,草原上日子过的苦,他们俩从小糙到大,九哥不一样,九哥娇贵的很,真要和他们一起出门风餐露宿,要不了三天肯定得病倒。

  人的确没跟他们出门受苦,结果比生病卧床还要吓人,二哥怎么回事,怎么还没他们俩靠谱?

  胤俄眼眶通红,匆匆忙忙跑到床边,恨不得替小可怜哥哥受罪,“九哥疼不疼?能下床走路吗?好好的怎么伤那么厉害?二哥干什么吃的?”

  “别瞎说。”胤禟一巴掌把人扇到旁边,义正言辞的说道,“二哥对九哥那么上心,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九哥受伤,最多就是疏忽了一下,你怎么能那么说二哥?”

  胤俄龇牙咧嘴的捂着脑袋,瞪了他一眼然后把地方让出来,气哼哼的表示他不跟虚伪的家伙一般见识,要不是现在情况不合适,他甚至想立刻揭露十哥的真面目。

  九哥肯定不知道十哥在外面是什么模样,诡计多端、老奸巨猾,在草原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包克图的商人私底下都说他是修炼千年的狐狸,狡猾着呢。

  在家的时候好说话,出门一点也不好欺负,这叫什么,这就叫知人知面不知心。

  胤俄肚子里藏了一肚子的话,可惜没法说出来,小狐狸胤禟根本不给他说坏话的机会,将人挡在身后不让他露面,然后开始对可怜的哥哥嘘寒问暖。

  胤祈托着脸看着他们俩的小动作,敲敲床板让他们消停下来,“炕上地方大,不用挤在一起,都脱靴子上来。”

  胤俄二话不说上炕,小心的避开那条裹成粽子的腿,表情变来变去最终又定格在愤怒上,“九哥,什么时候才能好啊?”

  “大夫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太医来了之后又说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反正就是不让下床。”胤祈耸耸肩,让他们不要担心,“太医说话惯会吓唬人,其实已经没事了,他们非要包成这样我也没办法。”

  “别安慰我们了,九哥小时候生病也说是太医在胡说八道,事实证明太医并没有胡说八道,胡说八道的只有你自己。”胤禟毫不留情戳破他的谎言,真是的,问九哥干什么,这种事情就该直接问太医,“我们过来的时候听到传言,外面都在说是山西巡抚把九哥从山上推下来的,是真的吗?”

  外面传的其实是山西巡抚为了讨太子二哥欢心,处心积虑做了不少计划,把他们带到五台山后试图除掉九阿哥以绝后患,没想到九阿哥吉人自有天相活了下来,反而他自己被将押到京城受审。

  不过外面传的奇奇怪怪,真相肯定不是传闻中那样,他们兄弟间感情很好,二哥待九哥更是比对儿子都上心,那个巡抚就是脑子被驴踢了也不可能那样讨二哥欢心。

  那不叫拍马屁,那叫摸老虎屁股。

  胤祈有点尴尬的摸摸头,“其实外面传的大部分都是真的,除了我是不小心从台阶上跌下来,不是从山上掉下来之外,其他的基本没错。”

  不怪他们不相信,要不是亲耳听到噶尔图认罪,他也不信有人那么能胡思乱想,可是现实就是那么玄幻,再难以置信也得相信。

  胤禟:……

  胤俄:……

  两个人交换了目光,说实话,他们不相信不小心跌下来能摔成这样,九哥在宫里就傻乎乎,出门在外也是傻乎乎,算了,他们还是找二哥更妥当。

  胤俄在屋里待了一会儿,借口炕上太热受不了,踩上靴子出门凉快凉快,胤禟朝他摆摆手,继续用草原上的趣事吸引他们家九哥的注意,兄弟俩配合的天衣无缝,堪称完美。

  胤祈在心里呱唧呱唧鼓掌,连弟弟不相信他的郁闷都散了不少,他们俩那么默契出门肯定不会吃亏。

  傻哥哥也有一腔爱弟之心,闲着没事儿就会发散思绪,一会儿想到弟弟在外面被人欺负,一会儿又想到弟弟在外面惹事回家挨骂,怎么想怎么不放心,腿伤了手还能动,于是在炕上支个小桌子写信,写了几行后被自己的丑字刺激的冷静下来,又唏嘘着把纸丢掉。

  现在听到他们在草原上一切顺利终于放下心,这才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慨。

  他看着长大的小团子也能出门闯荡补贴家用了,他好感动呜呜呜呜。

  【傻子,你清醒一点,还你看着长大的小团子,同理可得,你也是他们俩看着长大的。】光球统翻了个白眼,一边复习一边吐槽,【做统呢,要有自知之明,做人呢,也要有自知之明,都是同一年出生的小孩儿,瞎嘚瑟什么?】

  胤祈对前辈统的吐槽置若罔闻,他不管,反正他是哥哥,在这个长兄如父……兄长如父的年代,四舍五入他就是所有弟弟的爹。

  没毛病!

  光球统:……

  他出门考个试,留在家里的孩子彻底傻了怎么办?

  暖融融的房间里上演着兄弟情深,胤禟丝毫不顾及形象,直接盘腿坐在炕上,他们兄弟几个光屁股一起长大的交情,哪里还有什么形象可以顾及。

  另一边,胤俄去隔壁院子找太子,刚和何玉柱打了招呼准备敲门,就看到太子爷拿着一摞纸出来,“二……”

  “玉柱,把这些给鄂伦岱送过去,银子先从私库出,然后拿着账本找户部报账。”太子爷有条不紊的安排事情,将院子里的侍卫派出去一小半,去找鄂伦岱的、下山采买的、调银子的……干什么的都有。

  胤俄放下敲门的手,摸摸鼻子后退一步等他们家二哥忙完,结果等来等去只等到太子殿下转身关门,合着人家刚才根本就没看到他。

  十一阿哥气的鼻子都要歪了,加大力道咣咣咣拍门,“二哥,我知道你在里面,你有本事关门,倒是出来见我啊!”

  太子爷伸了个懒腰,哈欠打到一半听到久违的声音直接呛的咳嗽了起来,“咳咳咳咳咳胤俄?”

  胤俄面无表情的看着重新打开的门,语气幽怨的像个被丈夫拒之门外的怨妇,“二哥还记得弟弟啊……”

  “刚才没注意,对不住对不住。”太子殿下打了个哈哈,赶紧将人拽进屋,“你什么时候来这儿的?胤禟也来了吗?”

  胤俄哼了一声,也没真将事情放心上,“才到没一会儿,十哥在九哥那儿,我来和二哥打声招呼,顺便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九哥说他是自己不小心跌倒,是真的吗?”

  “他说不小心就是不小心?他傻你也傻?”太子撇撇嘴,发现这小子出门一趟并没有变聪明,说好的挫折使人成长呢,俩人出门做生意不可能一帆风顺,怎么一点也没有成长起来?

  一定是因为在亲爱的哥哥面前可以卸下心防不动脑子,一定是这样。

  太子爷安慰着自己,幸好胤俄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然他以后还真不敢让他办重要的事情。

  有人说他们大清的运气大半都给了他们家汗阿玛,倒不是夸他们家汗阿玛的政绩,而是夸他生孩子生的有质量,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这一辈的兄弟姐妹各个都能干。

  汗阿玛不会教孩子,他会,就算胤俄有当草包的潜质,他也能把人调…教成英才。

  “你九哥的话听听就算了,他那脾气你还不清楚,死要面子活受罪,才不会承认自己是被人绊到才摔下去的。”太子对弟弟的性子非常了解,在那小祖宗心里,被人绊倒比左脚绊右脚还要丢人,后者是他自己不小心,前者就是他太笨,走个路都能被人绊到,他的面子还要不要?

  虽然太子殿下觉得两个缘由听上去都挺离谱,甚至左脚绊右脚更离谱,但是他们家小祖宗非要那么想,他也没法钻进他的脑子把他的脑回路给改了,“走吧,去看看他和胤禟在说什么。”

  宝贝疙瘩还在闹脾气,见不着的时候还好,见着了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趁现在胤禟胤俄都来了,小祖宗知道给太子哥哥留面子,肯定不会再把他关到门外。

  事实证明,臭弟弟在关键时刻还是很给面子的,太子爷时隔多日终于踏进这间房,心情比进第一次进金銮殿都要激动。

  胤俄疑惑的看过去,“二哥,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看到你们两个很开心。”太子殿下笑的令人如沐春风,可惜在场的弟弟们没一个感受到他的春风。

  胤祈抖抖身上的鸡皮疙瘩,示意胤禟往里一点,给他们俩腾出来位置,“二哥快来,胤禟正在说他和达尔罕亲王的交锋,端敏姑姑的反应真的好好笑。”

  太子爷脱靴子上炕,还不忘把宝贝弟弟身上的被子往自己身上拉拉,老人家要注意保暖,冻坏了得老寒腿就不好了,“你们已经和端敏姑姑起过冲突了?”

  “可不是吗,也不知道出主意的到底是端敏姑姑还是达尔罕亲王,那些伪装成马匪的骑兵真的一点都不专业,装备那么整齐,用脚丫子想也知道他们不是马匪。”胤俄和那些所谓的马匪打了不少交道,提起他们只感觉自己的脑袋瓜受到了侮辱,就算经商听上去没有打仗威风,也不能那么忽悠他们吧。

  胤祈安慰的拍拍弟弟,“我觉得像是达尔罕亲王的命令,端敏姑姑没那么……嗯……单纯,四哥说端敏姑姑很厉害,她是不和你们计较,她要和你们计较,你们就回不来了。”

  “啊?端敏姑姑还能杀了我们不成?”胤俄扬扬下巴,不相信端敏公主会那么大胆。

  胤祈摇摇头,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不能要你们的性命,可以把你们留在草原当上门女婿,科尔沁适龄的格格多着呢。”

第157章

  九阿哥在五台山摔了腿,养伤期间不知道看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话本,脑子也跟着坏掉了,胤禟胤俄无奈的听着他们家九哥胡说八道,眼疾手快的把他想藏起来的话本抢过来,然后不约而同看向旁边的太子殿下。

  话本封面上,《鬼狐传》三个大字格外惹眼。

  太子嘴角抽搐,咳了两声就要喊何玉柱,喊了两声没听到回应,这才想起来何玉柱被派去送消息还没回来,于是甩锅甩的更加理直气壮,“二哥怕你们九哥在屋里待的无聊才让人给他找话本,谁知道混了本这个?”

  《鬼狐传》就是《聊斋志异》,传闻蒲松龄自幼对民间的鬼神故事感兴趣,他生在书香世家,年轻的时候也想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考了几次没考上便熄了考科举的心思,专心在家著书,同时搜集鬼神故事的素材。

  他从康熙元年开始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的时候初稿才出来,定名为《聊斋志异》,民间流传的时候也叫《狐鬼传》,一问世就风行天下,不光有翻刻本,相继还出现了注释本、评点本,可以说是当朝最畅销的闲书。

  所有人都爱白日做梦,尤其是寒窗苦读的书生,谁不想在夜深露重的时候出来个报恩的狐女或者心地善良的女鬼伴他们度过漫漫长夜,至于狐女和女鬼会不会吸他们的阳气正,在他们心里,被吸阳气的都是别人,来找他们的肯定都是万里挑一的好狐狸和好鬼,恨不得把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他们,只求在他们身边当个小妾,怎么可能会害他们。

  都自信着呢。

  回归正题,不管这书在民间传播的有多广,也没哪个家长乐意把书给还在念书的孩子看,他们是大人,大人不怕学坏,小孩子不行,万一看话本看魔怔了大半夜的去坟地找女鬼,他们哭都没地儿哭。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心,自然是真的有人那么干了。

  蒲松龄的文笔没的说,写的又是鬼狐花妖这种方便放飞的故事,很多情节都很怪异诡谲,偏偏故事又很有逻辑,放在故事里一点也不显得突兀。

  自从《聊斋志异》一书发行,荒郊野岭的破庙就再没缺过人气,甚至还有些胆大的家伙特意去找闹鬼的老房子探险,实在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

  太子爷在心里将那些找书的侍卫骂了一顿,然后面不改色的把书没收,“这书暂时不适合你看,等你长大了再还你。”

  胤祈不缺书,也不在意手边有没有东西解闷,他又不是普通小孩儿,想玩儿还找不到能玩儿的吗,他生气的是哥哥弟弟联起手来欺负他。

  要是这《狐鬼传》不适合他看,肯定也不适合胤禟胤俄看,臭弟弟们看了书名就变了脸色,可见他们很清楚里面写的是什么,凭什么他们俩能看他就不行?

  弟弟能看,哥哥必须也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