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状元种田考科举 第51章

作者:牧野闻歌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秋羲稍一思忖便有了眉目,既然要写成八股文那种形式,这道题破题的点就是一个“德”字,文里不仅需要围绕“德”这个字罗列出这鲁国十二公的相关事迹,还要文气流畅、对仗工整,要是能来点排比增强气势那考官就更喜欢了。

而且这道题难就难在需要尽写十二公,《春秋》讲究微言大义,以一字寓褒贬,这就很看考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量了。

秋羲思索好一会儿才开始动笔打草稿,只是没想到这短短的五百字竟然花了他一整个上午的时间。

才五百字啊!

秋羲抬头看了看天色,离午时正还有半个时辰左右,他已经有些饿了,于是动作迅速地把写好的文章工整地誊写一遍,检查没有错漏后这才终于收笔。

察觉到自己的肚皮咕噜地叫了一声,秋羲将吹干的试卷收好,拿出炉子开始烧水泡面。

秋羲听到周围号舍的考生还在写题,便自觉地没有烤腊肠挑逗这些考生肚里的馋虫。

他只是在考篮里翻了翻,借机从系统的储物格里拿出被搜子切开检查过的腊肠直接吃,已经蒸的腊肠又烟熏过,就算不烤也一样别有滋味。

水烧开后,秋羲又花了几分钟把面片泡好。

揭碗时,丝丝缕缕的奶香和水果的清香飘散开去,周围的考生越写越饿,不禁暗骂到底是谁这么享受,最后甚至有人干脆也停笔开始吃饭。

在考场中巡逻的官吏路过秋羲的号舍前时,当场便闻着香味多看了秋羲一眼,见他正美滋滋地埋头吃着一碗汤面。

贡院里竟还有人吃汤面?

官吏不是很理解,但大为震惊,连忙多看两眼记住秋羲的样貌,当真是稀奇。

号舍里上厕所不方便,得用贡院提前给备好的夜壶,用完后放在号舍门边等专人收走。

秋羲怕面汤喝多了想上厕所,所以烧水的时候就没多烧。

只是八月的天,中午还是热,他嘴唇有些干还有些疼,没忍住便又倒了一小碗热水来喝。

下午考的是四书义,秋羲拿到考卷后也是先写名字再看题。

这回题目便老实很多,是近些年来的考官都爱考的截搭题。

因着科举这么多年,四书五经里能出的题几乎都被考官们出了个遍,截搭题便是在这里取一部分内容,又在那里取一部分内容,几者结合起来做一道题。

这个不仅看考生的阅读量,还看考生理解和调控能力,因为需要把这个原本不想干的几句话正和在一起。

这次题目在《孟子》里选了一节,在《中庸》里选了一句,又在《论语》里选了一段,三部分合起来做截搭。

秋羲思考片刻后便开始动笔,因为四书义限制三百字,所以秋羲只用一句话破题概括文章中心便可,就跟写四段式作文一样,第一段必须点名中心。

虽然都是八股文形式的文章,但下午好歹只要求三百字,再加上上午刚练过一次手,秋羲现在写起来比不少考生都轻松。

秋羲答完题时天色还早,誊好试卷后又看了天色,到日落添烛的时间还有一会儿。

他索性便收拾好试卷趴在桌上睡觉,考试是个烧脑子的活,得要随时保持精力充沛来保证自己能坚持完正正三场考试。

晚些等其他没写完的考生续了一支蜡烛继续奋战,秋羲便悄悄从搬出储物格食物,好吃好喝之后才拆下当桌案的木板打了个床开始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开始收卷,迅速清点考上人数。

八月十二这日,考生需要重新过一边搜身,笔杆是镂空的,衣服有夹层的是拆开的,秋羲检查完之后整个人累得不行。

忽然间,隔了几排号舍的位置传来一阵急促的咳嗽。

秋羲听着自己最为熟悉的声音瞬间心脏空悬。

竟然是柳郁!

第65章

听到柳郁的咳嗽声,秋羲顿时心慌起来,他怔怔地望着柳郁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能看见对面那排号舍,其他什么也望不见。

从声音传来的距离来看,柳郁在他前面三排的号舍里,位置在他的右前方。

秋羲神色担忧地望着柳郁所在的方向,听着咳嗽声持续了有一盏茶的功夫后才慢慢平复。

“含章应该是服下了止咳的药丸?”

秋羲不太确定,因为柳郁平时就不太爱服药,看着光风霁月的柳含章是个怕苦的,喜欢甜口,药丸虽不如煎制的药汁苦,但总归是有些草药味在里面的。

以前有柳尘守着的时候,柳郁也是咳厉害了才会服用一粒,有他在的时候就更严重了,柳郁宁愿让他扎针也不想多吃一粒药。

现在没人管着他,秋羲是真的怕他宁愿自己扛过去也不愿意吃药。

系统给的妙手回春丹还剩三枚,这药闻着是甜甜的糖豆味,秋羲不担心柳郁会不服用,但这三枚药应该会被柳郁安排在答题的那三天,剩下进场和出场的六天肯定只能靠平时准备来止咳平喘的药丸。

今天是八月十二,第二场进场的日子,第二枚妙手回春丹柳郁很可能要留到明天发卷的时候才会服用。

秋羲忧心惶惶一个上午,一直挂心着柳郁那边的动静,越到正午时柳郁咳嗽的次数就越多,秋羲现在却想不出办法帮他,只能在号舍里干着急。

“应该是这几晚睡在号舍里受了风,”秋羲看着只有两块木板可用的号舍发愁,“要是有玻璃就好了,含章至少不用晚上睡觉还要吹冷风。”

贡院的号舍之所以不给考生准备挡板,是怕有人借此作弊,也是方便官吏巡逻检查,当然也是让考生出事的时候巡逻的官吏能一眼就看到,可如果号舍门上能装两块大玻璃,那完全不会有影响,而且既防风又能保暖。

秋羲支着下巴皱眉思考乡试过后能不能做点玻璃出来,后面还有会试,会试在明年年头上,正是冷的时候,就算他这次能中举拿到系统的九枚妙手回春丹给柳郁,那吹着冷风柳郁依旧会冷,而且他自己也不一定能连续抗九天的冷风。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有制造过玻璃,可是到现在大齐也没有大规模制作无色透明玻璃的产业,而且能出做来的玻璃也造价极贵,几乎都是王公贵族拿来把玩的珍贵物件。

让礼部给贡院考试的考生大批量批准这种东西,不用想也不可能,只能他自己试试能不能捣鼓出来。

如果做得出来,他就算免费送,给贡院搞个赞助也完全没问题。

只是制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他都知道,可要用的那些材料就不是大齐都有的,有的还需要反应炼制,真要坐起来比稻草纸麻烦多了。

八月十二这日一整天都是第二场的进场时间,反正也不用答题做试卷,秋羲索性直接坐在号舍里推演炼制五色透明玻璃的方法,主要就是把大齐搞不到的材料想办法替换成更容易获得的。

秋羲在前不久已经把高中的数理化课程交给柳郁了,他自己在刷题练齐八段和策论的时候,柳郁就在他的看护下做小实验,现在柳郁已经是个能独立制出氢气的熟手了,后面真能做玻璃的话柳郁还可以配合他。

因为今天是入场的日子,考生是拿不到任何纸张的,秋羲只能在脑子里打草稿演算各种方程式,一边留心听柳郁那边的动静,担心他病情变得更严重。

中午各号舍里的考生都开始啃已经有些变味的馒头,坐在秋羲附近号舍的那几人有些疑惑,前两天明明到点就会有的香味怎么今天还没飘出来,昨天中午可是有烤腊肠的,他们还等闻着香味下馒头呢。

秋羲回过神时已经过了中午,听到自己的肚子在咕噜叫,他这才取了炉子开始生火做饭。

腊肠本来就放不了几天,搜子检查过的那些他昨天就吃完了,系统的储物格里还放了有,都是按搜子检查的标准全部切开的,不过他也不敢吃的太明目张胆,否则被巡逻的官吏注意到他考篮里的东西越吃越多不好了。

秋羲拆了一小袋混着花生红枣的米倒进小陶锅里,没一会儿号舍间便飘出一缕缕淡淡的枣香。

他捧着盛满饭的碗有些没胃口,肚子虽然饿,秋羲却没心情仔细品尝这碗在号舍里显得奢华至极的腊肠拌饭。

也不知道柳郁有没有精神弄吃的,万一他难受得不能按时吃饭怎么办。

下午,柳郁那边传来的咳嗽声变少了些,可日落的时候又发作起来,到了夜里情况更加严重。

秋羲枕着手臂躺在木板上,双眼透过夜色望向柳郁的方向,直到夜深了,柳郁渐渐睡着后不再咳嗽,他这才稍微安心地入睡。

第二天,八月十三,第二场正式发卷的日子。

秋羲起床后见柳郁那边没有咳嗽声,知道他多半已经服用了妙手回春丹,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收拾好自己后便吃了早饭等待发卷。

第二场考论、判、诏、诰、章、表,字数三百字以内,换到现代就是测试大齐考生的公文写作能力。

秋羲拿到试卷后一看,一道礼乐论,一道文教诏,还有判、诰、章、表各一道。

礼乐论相关的文章秋羲之前跟着柳郁的指导做过好几篇,这一篇要写起来也得心应手,倒是另外一篇诏书有意思。

只见拟诏一题写着,“拟汉令置五经博士”。

第二场的诏就是让考生拟写诏书,秋羲拿到的这道题目简单来讲就跟替李某写信一样,不过他这次是需要替汉武帝写诏书,为朝廷开设五经博士这一官职。

所以考生写这篇诏书之前得先知道这是汉武帝一朝开设的五经博士,还得知道五经博士是干什么的。

像国子监里给秋羲他们讲授《春秋》的吴博士就是大齐五经博士之一,专攻《春秋》,通晓《四书》,整个大齐的国子监里只有五名博士,分别专攻《易》、《书》、《诗》、《礼》、《春秋》,是个正七品的官职。

不过在国子监读书的考生要是还答不出这种送分题,那还是趁早洗洗睡了来的好些。

秋羲提笔便写了这篇置五经博士的诏书,内容方向没什么需要纠结的,唯一要多考虑的是措辞。

他先快速打了草稿,然后检查有没有什么需要避讳的文字,想了想又把汉武帝朝可能避讳的文字也替换掉。

最后检查一遍没有错漏,这才重新誊写一遍开始写那篇礼乐论。

其他四道判、诰、章、表秋羲也跟着柳郁练习过,当时还是国子监的作课上交时间快到了,柳郁把他自己以前写过的拿给秋羲做参考,有柳郁给他做指点,秋羲自己又聪慧,掌握这些东西当然易如反掌。

第二场的考题虽然最多,看似好像要写一千八百字,实则不然,考虑到实际情况,每道题能写百来字就已经够多,超过三百字就过于冗长,所以考题规定在三百字以内。

秋羲第五道题写完草稿时正好到了中午,他便停下吃个饭再继续,要是不用毛笔答题,以他的速度一早上完全能把题目全部做完。

饭后休息了一会儿,秋羲这才把第五题誊写好。

他正要开始写第六题时,忽然发现号舍里的光线暗了很多,抬头朝外看时,才发现空中有乌云遮住了太阳。

要下雨了?

秋羲的心瞬间提了起来,这几日本来夜里就偏凉,要是再下一场雨肯定又要降温。

柳郁这两天已经开始频繁咳嗽,再遇上雨水降温湿气加重,病情肯定控制不住,说不定考完试之后身体也会受影响,本来去清州府调养了大半年才好些,这下又有可能被重新拖垮。

秋羲眉头紧皱,可这时他再担心也帮不上忙,要是只今天下雨,妙手回春丹的药效还在,柳郁还不至于太难受,可如果明天还……

他在心里把这个想法挥出去,后面一定是晴天。

其他考生也注意到了天色,纷纷停下笔开始收拾东西,首要的是已经答完的试卷,考生需要把放置在不会被雨淋湿的地方。

虽然贡院的号舍在修建时就考虑过落雨的问题,号舍的朝向都是避着风的,号舍顶上也有支出来的瓦檐用来遮雨,但总是要以防万一。万一运气不好遇上吹斜风,但凡有一点雨水飘进来把试卷给淋湿脏污了上面的文字,那这三年的辛苦可能就白费了。

秋羲是听到巡逻的官吏提醒众人要下雨了赶快收好试卷,这才回神把他桌面上放着的卷子收到考篮里,又把考篮搁在坐着的木板上,免得一会儿地面浸水。

他心不在焉地写着最后一道,既担心要下雨,又担心这雨现在不下留着晚上下。

秋羲誊好最后一道题,雨还是没下下来,只是天色更暗了一点,他趴在桌上看着外面,视线不着痕迹地望向柳郁号舍的方向,又开始琢磨造玻璃的事。

约摸半个时辰后,天上终于还是有雨点落了下来。

秋羲望着空中的绵绵细雨发愁,柳郁那边因为药效可以保持到明天早上,所以现在还没有动静,这场雨也只下了大半个时辰便停了。

虽然温度降了一点,但夜里还不至于挺不住。

秋羲终于放心些,只是没想到,第二天收卷之后,一场更大的雨落了下来。

一颗颗水珠砸在地上溅起水花,秋羲当桌案用的那张木板也收到座位上和另一张木板叠在一起,免得木板被雨水泡过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干,影响后面的考试。

他盘膝坐在木板上,防止雨水溅到身上,考篮和一应用品能收的全部收在木板上搁着,炉子和锅碗放在号舍最里面的角落防止浸水。

柳郁那边的咳嗽声渐渐传了出来,秋羲的心脏也跟着一下一下地酸痛。

第66章

雨水到了入夜的时候下得越发大起来,秋羲用带来的衣物裹住自己蜷缩在号舍的木板上,尽量躲避风雨减少热量流失。

下了一整天的雨,夜里的气温比昨天低了不少,贡院里陆陆续续有考生感染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