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状元种田考科举 第99章

作者:牧野闻歌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秋大人,杨大人不会出事吧?”宁无畏焦急地问道。

秋羲叹了一口气,道:“但愿无事。”他分析道,“杨大人此次多半是因巡查河道的事被带走的,定是河道有问题那边才不敢让杨大人去检查,那么派人带走杨大人的多半跟杏阳知府有关。

“杨大人是陛下拍给我的随员,他若出事,严重程度与我出事无异,如今只要你我安全,这边就没人敢直接伤他性命才对。所以只有让向阳知府派人去找杨大人,才能确保杨大人的安全。”

宁无畏明白了,此次督查渝州府,他们三人是一体的,只要有一个人平安回京,那么不管杏阳这边做了什么都瞒不过朝廷,所以这边真想除掉他们只会一个也不放过。

“若是杏阳知府那边谎称寻不到杨大人又该如何是好?”宁无畏问道。

“不管对方愿不愿意交出杨大人,只要能保住他性命便好,”秋羲眉头紧皱,说,“你我暂且见机行事。”

秋羲从宁无畏处回屋后,沉默地坐在窗前望着屋外的瓢泼大雨发呆。

过了一会儿,他脑海中忽然响起系统的声音。

【宿主,你睡了吗?】

【系统?】

秋羲有些意外,系统平时出了他定下的闹钟叫起服务可没有催睡业务的。

【宿主还没睡啊,柳郁让我看看你睡了没。】

秋羲挑眉道:

【帮我接通和柳郁的远程通话。】

片刻后,秋羲耳边传来柳郁的声音。

“月白?”

秋羲佯做生气地问道:“含章先前可是说好去休息的,怎么还醒着?”

柳郁轻笑一声,安抚道:“担心你那边出事。”

第124章

秋羲得知柳郁是因为担心他出事所以特地没睡,于是便将杨玉升失踪的事和今天发生的诸事详情全都告诉柳郁。

柳郁思忖片刻,说:“杏阳知府今晚既然来寻过你,那他便没想直接鱼死网破,带走杨大人的很可能是另一路人。”

秋羲被柳郁这么一说也反应过来,问道:“含章的意思是,带走杨大人的人可能是杏阳知县派的?”

“嗯,”柳郁解释道,“杨大人既然是在调查河道的路上失踪,那么月白自然会怀疑是杏阳知府派人做的,杏阳知府原本不是曹党,但得罪钦差后也只能加入曹党。”

秋羲立刻明白了柳郁的意思:“所以杏阳知县是想挑动知府的立场,让知府彻底成为他那一方的人。”

“不错,”柳郁又道,“所以月白明日只需在杏阳知府面前松动一下态度,此人势必会抓住这次机会,否则杏阳知府和知县彻底联手,你们对上的杏阳地方势力便成了铁桶。。”

“含章倒是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秋羲笑道,“我原本是想拉拢杏阳知府,好让钦差队伍在杏阳时更安全些。看来明天还需要在此人那里多费些口舌,让此人知道杏阳知县是有多想让他家破人亡。”

知府宅邸。

杏阳知府刘同河才从钦差暂住的府邸吃了闭门羹回府歇下,人还没睡着,便听下人来报,说有钦差那边派的巡捕官过来。

刘同河从巡捕官处拿到秋羲的钦差手令,看完之后差点没当初抽过去。

他大怒道:“贼子胆大妄为!胆大妄为!”刘同河转向一旁的手下,焦急道:“速速派人去寻找杨大人!”

待秋羲派去的巡捕官离开知府宅邸后,刘同河立刻甩袖指着手下怒道:“你就是这么阻止杨玉升去巡查河道的?”

“大人息怒!”手下当场跪地求饶,连忙解释道,“属下哪敢派人绑架钦差,大人明察啊!”

刘同河气极:“不是你,那杨玉升还会凭空消失不成?”

那名手下连忙磕头道:“属下只是派人去路上拦过那位杨大人,想带那位杨大人去喝花酒,属下想着他去喝一夜花酒就不会再想河道的事,可谁知那人当场就拒绝了。等属下派去的人回来禀报后,属下再想重新拦截那位杨大人,那位已经不知去处。”

刘同河叱问道:“那你为何不将此人早早禀报于我?”

手下吞吞吐吐地说:“属下、属下怕大人责怪……”

“饭桶!”刘同河气得一脚将这名手下踹倒在地。

刘同河独自在屋内踱步大半宿,最后收拾出两封银子,决心明早再去钦差落脚的府邸碰碰运气。

第二天一大早,下了一整夜的雨终于渐渐停下来,秋羲和宁无畏一早用过饭后便准备去城南查看灾民的情况。

“下了一夜大雨,也不知灾民安置点那边情况如何了。”秋羲愁眉叹气。

现下虽然天气渐热,但一夜大雨未停,气温总是会冷许多,灾民们本又衣着单薄,怕是体格稍弱些就容易病倒。

于是秋羲又让几名巡捕官去街上集市买些干姜,全部打了借条把账记在杏阳府衙头上。

秋羲和宁无畏正要出门去城南,一名巡捕官忽然来报。

“禀报大人,杏阳知府刘同河求见。”

秋羲和宁无畏对视一眼,示意宁无畏暂时退避,宁无畏立刻明白秋羲用意,连忙退到隔壁屋。

扫了一眼外面的天色,秋羲重新坐回桌前,端起茶盏慢悠悠地喝着。

刘同河怀里抱着一只沉甸甸的木箱在钦差落脚的府邸外来回踱步,时不时便朝门内望去一眼,结果老半天也不见进去通传的人出来。

就在他以为钦差已经打算要彻查他时,只见一名巡捕官从府内出来,道:“知府大人,钦差大人请大人进去一叙。”

刘同河可是官场老油条,一听钦差是请他进府一叙,立刻便知今日这事有戏。

他不敢耽搁,连忙跟着巡捕官快步进府,见到秋羲翘着二郎腿坐在厅中喝茶,一副目中无人的做派。

刘同河见状不仅不犯愁,反而心里轻松不少,他不怕钦差摆架子,就怕钦差两袖清风油盐不进啊。

“下官拜见钦差大人!”刘同河连忙朝秋羲见礼。

秋羲却好半天都没搭理刘同河,只是依旧慢悠悠地饮茶,等刘同河腰都快断,这才听到一声闷响,是秋羲将茶盏重重地搁了在桌案上。

“刘大人好的的官威啊,”秋羲扫了一眼刘同河,冷笑一声,“还是本官不够格,只配几名巡捕官出面接待。”

刘同河一听秋羲这是在说昨天钦差车队到杏阳城外时,他没出面迎接的事,立刻认错道:“是下官的不是,昨日下辖数县传来灾情文书,下官忙于处理此事从而怠慢了大人,”刘同河适时将手中的木箱呈给秋羲,谄媚道,“这是下官一点小小心意,还望大人笑纳。”

秋羲眉头一挑,视线落在那只木箱上,等刘同河快以为自己走出招时,秋羲这才随手结果木箱颠了颠。

以他的经验来看,这木箱里的重量估摸得有一千两,他将箱盖打开一个小口,果然见里面白花花的全是银子。

刘同河是个正四品的知府,这一千两银子少说抵得上他八年的俸禄,此人能这么轻松地拿出来,不用想也知道他腰包中装进去的只会更多。

秋羲神色稍霁,嘴上道:“本官向来为官清廉,最见不得那些贪赃枉法之事。”

刘同河听得心里一紧,却见秋羲并未归还木箱,反而不着痕迹地将木箱手下,这才终于放下心里的大石头。

“是!是!”刘同河恭维道,“大人两袖清风为国为民,实乃我辈楷模!”

秋羲抬了抬下巴,一副皇帝跟前大红人的模样,振袖道:“本官乃是陛下钦点探花,天子门生,在陛下跟前也算是说得上几句话,这木箱便全当是本官替陛下收着。”

刘同河一听秋羲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立刻认定传言为实。

那日琼林宴,当今圣上对探花大夸特夸之事,大齐官场无人不知,他还听说这探花跟同届的状元柳郁,两人有些首尾,竟然在琼林宴上请当今圣上下旨赐婚。

要问柳郁是谁?那位可是当朝国舅,皇后的胞弟,打小就被当今圣上夸着长大的,有自由出入皇宫面圣的特许,实打实的皇帝跟前大红人。

刘同河当即信了秋羲所言,立刻谄媚道:“大人才富五车,探花知名乃是实至名归,得大人这般贤臣,实乃江山社稷之幸,往后还望大人多多提点下官。”

秋羲看来刘同河一眼,微微勾起唇角,笑道:“好说,刘大人心系陛下,自然能得重用。”

刘同河听得这话顿时大喜,连忙朝秋羲致谢:“下官在此谢过大人!”

秋羲点了点头,朝刘同河问道:“本官昨日交代的事如何了?”

“回大人,”刘同河连忙道,“手下禀报已有些眉目,只是昨夜大雨倾盆,杨大人的车辙痕迹被雨水冲刷,还需要花些时间仔细辨认。”

秋羲又道:“昨日我听闻是有人一名师爷打扮的读书人带走了杨大人的车架,你可知此人是谁?”

“师爷打扮的读书人?”

刘同河皱眉思索,结果毫无印象,府衙有师爷,可师爷昨天一直没离开过府衙啊。

“下官不知,昨日府衙的师爷一直在陪宁大人核对账本,当不是他才对。”

秋羲挑眉道:“不是府衙的,那县衙那边可有师爷?”

听秋羲意有所指,刘同河立刻反应过来,能知道钦差到达杏阳,还能打探到钦差随员踪迹的人,除了他这边的人以外,可不就是县衙那边的人么。

所以这次杨玉升失踪的事,是金文才那老匹夫想拖他下水!

刘同河警惕道:“大人的意思是?”

秋羲嗤笑一声,摇了摇手中的折扇,说:“本官不管你如何处理,反正陛下是派本官前来督查赈灾事宜的,本官要的是给陛下一个交待,此次赈灾事宜必须办好,办漂亮,带来的随员也必须完好无损地跟本官回京。”

他说着便看了刘同河一眼,合上折扇,道:“至于刘大人要怎么处理,那是刘大人的事。”

刘同河立刻应道:“下官明白!”

金文才不仁,也不能怪他不义了,这种时候他当然选择自保。

要知道谋害朝廷钦差可不止是杀头的罪名而已,他可不会替金文才做这个替死鬼。

秋羲见刘同河果然已经下定决心,这才一副不耐烦的样子问道:“这杏阳赈灾之事,刘大人还需几日才能处理好?渝州府下辖还有数县受灾,本官还急着回京复命,要是刘大人一直不能处理好灾情,本官岂不是要一直留在此处?”

刘同河听后一慌,连忙道:“下官这就回府衙处理!”

“嗯,”秋羲这才点头道,“既如此,本官今日便再去城南再去走一趟,总不好给人留下话柄,说我这个钦差来了杏阳,连灾情都不过问一番。”

他说着又道:“后面几个县也要挨个儿巡查,这才对得起陛下委以的重任。”

刘同河一听秋羲还要亲自去灾区视察,顿时心里一紧,恨不得将金文才扒皮种草,当初要不是这个老匹夫怂恿他,他也不至于到现在连半点灾情都还没处理。

现在可好,不仅要管好杏阳,还要管好其他县。

宁无畏在隔壁房间竖着耳朵听完秋羲跟刘同河的对话,顿时对这位年轻的钦差佩服得五体投地。

连这种贪官都能被这位钦差玩得团团转,此次赈灾事宜当是能顺利完成了。

第125章

等杏阳知府刘同河离开回府衙后,秋羲和宁无畏便带着羽林卫和巡捕官骑马去了城南的灾民安置点。

搭建安置点的空地周围到处都积起水洼,好在府衙当初选址时还不算蠢,把安置点的地址选在了地势较高的地方,不然安置点现在恐怕也被积水淹没了。

秋羲和宁无畏刚一下马,便有一名昨天留在安置点的差役上前汇报。

“钦差大人,昨晚灾民都相安无事,没有人闹事,”差役拱手道,“只是昨夜下了一整夜的大雨,又二十来人感染风寒,还有几人发热。好在大人提前命我等组织了大夫,那些灾民的病情都暂时控制下来,只是大夫说还需抓些药才能彻底治好。”

秋羲点点头,当即让差役叫来一位灾民中的大夫,问清楚需要的药材种类和数量后,便派了两名巡捕官去城北采买药材。

他又让一名巡捕官把先前派人去集市买的干姜取过来,交给负责做饭的灾民,说:“有劳诸位一会儿煮些姜汤给大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