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现代后向古人直播日常 第57章

作者:妙机 标签: 打脸 系统 爽文 直播 日常 穿越重生

说完这话,他又抬头勉为其难地问谢蒙:“叔叔要不要也尝尝?”

谢蒙很识趣地摇头。

元宁还没试过边走边吃东西,脸上有些为难。

关飞渡很贴心地说:“不急,咱们到了教室门口再吃也行。”

历史兴趣班的楼层在最顶楼,关飞渡领着元宁上楼,谢蒙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挂件,有没有他在都不影响小孩上课。

元宁问:“飞渡哥哥,你不去换衣服上击剑课吗?”

关飞渡想说自己迟到一两分钟也没影响的,可是他得给元宁树立一个好印象,就回答说:“没关系的,我换衣服很快。”

元宁信了。

几人上了楼。看得出来最顶楼的兴趣班都很小众,电梯越往上,人就越少。

他们走在明亮的走廊上,经过的教室也很空旷,里面几乎见不到多少人。

元宁就在这一层楼里看见有学习拉丁语的班级。

第43章

元宁等人一路走过去, 找到历史教室后,往里面望去——教室中更是只有成排的桌椅,不见任何人, 几乎让三人差点以为走错地方了。

关飞渡却不急,还催元宁吃点东西:“要是那老师没来, 我们打电话问就是了。又不是咱们迟到, 怕什么?”

元宁一想也觉得是这个理,就打开了手中的布袋。

一只透明小盒子倚在里面,装在其中的是一只只形状可爱的点心。中心嵌着水果, 连颜色都是水果的色泽,漂亮又诱人。

旁边还有只蓝色的两齿小叉子。

关飞渡主动介绍:“这是水果布丁。”

他动作麻利地帮元宁拿过布袋, 又接下盒子,掀开盖子后,捧着让元宁叉点心吃。

谢蒙不由汗颜, 心说这小少爷竟然比他还贴心,让他情何以堪。

水果布丁本来是冷的, 但是早晨就吃冰的东西对肠胃也不是件好事。因而在来之前关飞渡还拿去热了下, 不影响口感和味道就行。

这种点心甜而不腻,滑滑嫩嫩的,中心还有水果的香甜。一口咬下去, 可把元宁给惊艳得不行。

大盛朝人也被它的滋味给折服了。

[要是我能有做这点心的手艺, 怕是早已能发家致富, 腰缠万贯了。]

[好吃, 真的好吃, 也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竟如此符合我的口味。]

[就没人能够仿出来么,我大盛朝的点心师速速努力啊, 届时定能一售而空。]

飘过的弹幕纷纷都是恨铁不成钢之言,活像那些点心师错过万钱似的。

他们这简直是平白为难人了,尽管这世人确实有人能光靠品尝就能猜出来里面都有哪些食材,可也要人家这儿同样有这道食材啊,不然全是白搭。

倒是也有神人在纸上写下糕点的食材,甚至还精确到了重量,差的味道再一一使用食材多多尝试便是了。

好些人光是瞧着也眼热,恨不得能有做美食的天赋,去赚这大把的钱。

现代。

元宁尝了几口点心,就不吃了,他本来也不饿。

关飞渡还拿出喝的给他润润口,那味道倒也还能入口,就是还有些怪怪的。

这可苦了大盛朝人了,还以为天幕之上的所有食物味道都是极好的,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稀奇古怪的水。

听关飞渡说那水喝了有益于身体,可他们只能尝个味,营养又进不了自个身体,尝了也是白搭。

元宁怎么可能会知道那些人在想什么,喝了几口后,就让关飞渡把杯子放进他新买的小书包里。

棕色小熊背包的顶端有两只耳朵,爪子耷拉在两旁,倒是圆圆的脚掌却做出了肉垫的可爱造型。

它外壳是硬硬的,并非那种毛绒绒的包,可以说把水倒在它身上,也能滋溜滑下去。

里边儿东西也不多,就装了两笔记本和几只黑色签字笔。

差一点薛兰鹤就想给他搞一个“差生文具多”,但元宁却道现在只要纸笔就足矣,多了也只是坠肩。

关飞渡就顺势给他装在书包旁边的侧兜里面了。

二人在这里缠缠绵绵,走廊的脚步声却离这里越来越近。

几人本来以为又是路过,没想到对方竟然就站定在门口了。

那是个极为干练精瘦的老头,身上穿了件高领羊毛衫,也是黑长裤。头发花白了,却还是脊背挺直,精神矍铄。

他手里还拎着只保温杯,黑色的杯壁也给摩擦得褪漆了。看到了几人立在门口,老头还微微一笑:“怎么不进去,快上课了吧?”

元宁惊醒,赶紧跟两人挥手:“飞渡哥哥拜拜!谢叔叔再见!”

那老师才是最震惊的,看着年龄还没自己零头多的学生哒哒哒地跑进教室,四下张望找了个正中间的位置坐下。

想过是那个七八岁的,都没想过是这个丁点大的。

大盛朝人都被他的表情给逗得忍俊不禁。

[此人定然以为五皇子还是启蒙孩童,不应该到这里学习吧。]

[是极,兴许还会认为他应当还在家里学拼音文字。]

[这就是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门也给搭上了,这下那个助理只能站在门口瞅了。他果然难以放心孩子独自在学校中,这也是人之常情。]

“小朋友,你今年多大?”那老师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面色很快就恢复平静,唠家常似的跟元宁说话。

就算周围只有自己这一个学生,面对老师时元宁也是不慌不忙,字正腔圆地说:“回老师的话,我五岁了。”

老师点点头,又问了他的名字,后介绍自己姓亓,喊他亓老师就行,才开始进入正式的讲学。

他并非是只凭口述,而是打开了一早就准备好的PPT。

拥抱科技并非只是年轻教师的特性,还有赶时髦,觉着此物教学确实有益的老教师慢腾腾地学习此物,并不怎么抗拒。

大盛朝人就看着他慢悠悠地投屏,动作虽不快,但每一步都很稳,没出过任何差错。

尤其是那些私塾学堂的夫子,包括国子监的祭酒都仰起头仔细地看着——那个时代的夫子是如何教学的呢?

“我们就从迄今为止最早发现的历史开始学起来——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个笑话,云南元谋人和北京周口人……”

他们本来觉着几千年的历史就已经是很长很长的时间了,没想到最早竟然还能从万年前讲起,那应该是多么悠远漫长的岁月。

好些人不爱听这些,面色一苦地回去睡大觉了。

多数人也只是边干活边听一耳朵,对劳什子历史并不感兴趣。他们不知道学了过去发生的事有什么用,难不成还能回去改变不成?

但也有些人和元宁一样津津有味地听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哪里就没有用处呢。

他们很快就知道为何这名夫子要讲述千万年前人类的历史了,当直立猿进化成人类的迭代图在PPT上面显示出来,许多人发出惊呼声。

这样的学习手段无疑是极其高明的,就算是没有实物,也能通过图片让学生感知到那句话的意思、画面,不用再凭空想象,也在无形之中增长了学生的许多见识。

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就再也不是贵族阶层的特权了。

也正是这种神异手段,才让他们对人类进化史的图看得更加清晰。

[这、这简直是在胡言乱语!我们人类怎么可能是从禽兽进化而来的?]

[好神奇,完全真是从未设想的进化论道路,不知道他们那里的人研究这个做什么?]

[无凭无据,从何得知?那些猿猴确实有几分机灵,可同人相比还是差距甚大。]

有些人并不能接受自己之前竟然是那样丑陋野蛮的猴子,有的人却已经在思考起现代人研究这些的用意了。

“……因此,那时候就被成为旧石器时代,我们通常用工具来划分人类早期。”

亓老师并没有因为元宁年幼就敷衍了事,并不是草草讲完知识就成了,还是说得十分生动。

并且他也没刻意把内容说得稚嫩天真,连口吻也是面对他从前那些手底下的大学生来讲授的。

元宁却也听得兴头。

知晓了那个时代的原始性,也清楚了他们人类是在那时候学会使用了“火”,再到后来渐渐会保存火种,使人类一下从茹毛饮血走到了文明之中。

火的发现自然是伟大的,种种好处简直不胜枚举。

大盛朝人早已习惯了使用火来焚烧柴木,埋锅做饭,照明表演,却从来没有探究过它的来源。

现在发现这是祖先们研究出来,然后造福他们的,心情还有些微妙。

他们听那个世界的人研究历史,当然也不是无凭无据的,竟然还有充足的史料和研究证明着之前的一切嘞。

“如今经过各种仪器检测,秉承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才敢往教科书上写,不然就会教坏小孩子。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还谎话成篇。”亓老师摇摇头,“是以,我们研究历史总要从多方面论证、考察,绝不会单凭一家之主就笃定这是真实史料。”

大盛朝的史官垂笔顿住,简直和那位在天幕上侃侃而谈的夫子心生共鸣。

他们记载历史,不就是为了给后人还原一个真相,尽可能地追求事实,让他们能够以史为鉴么。

那老师讲得很碎片化,也很简单,应当也是看在学生年纪不大的份上,稍微调整了一下讲授的内容。他教了这么多年书,早已将这些教学内容铭记于心,不必使用教案都能信手拈来。

在强调完了距今多少年和元谋人与周口人之后,他就着重讲到了原始农耕生活。

耕种和房屋是同大盛朝人息息相关了,可以说除了那些贵人子嗣,其他老百姓哪个不是日日同土地打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竟有种奇妙的亲切之感。

民以食为天,种植业哪怕是到了如今也极其重要。

“当初还是刀耕火种,这样的种植方式极其粗放且落后,基本上就只能靠天吃饭,对土地的利用率也很低下,最后种出来的粮食几乎看不到多少。那些工具也都是石头做的,工具这么差,如何能开发土地呢。”

元宁暗暗点头,他在进入冷宫前还是锦衣玉食的皇子,入了冷宫后,也同母妃过了一段自给自足的日子,并非全然一无所知。

上次学了如何给粮食增产后,方知精耕细作的举足轻重。

那老师又提了一下生产工具和土地利用对粮食种植和收获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众人方知这里面的道行可深着呢。

元宁本来还在听着,这时候却举手问:“亓老师,所以生产工具改进了,就一定会让种粮和收粮的效率提升吧?”

效率一词初听还有些奇怪,但是后面举了几次例后,大家也慢慢理解了这词的含义。

其实大盛朝的夫子对元宁这一行为并不是很赞同,夫子还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课呢,突然就打断了讲话,实在无礼。

将疑问攒到后面,待结了课后,一并询问才是正道。

不过这本来就是亓老师自己教元宁这样做的,他自然不会生气,回答了元宁的困惑:“当然。你想一想,本来需要两个人干的活,一个人就能干完。本来一天才能做完的事,半天就能做完。工具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