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 第105章

作者:金戈银盾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成长 炮灰 穿越重生

秦宁许是把沈新说的听了进去,当天吃完晚饭,二人回屋后,他便和沈新说:“相公,我下午去找朝哥儿了,约了九月初二去府城外的大山游玩烤野味,咱们一起去吧。”

九月初二刚好是书院放假,沈新随意地点了点头,“好,一起去。”

这些日子一直为了银钱奔波忙碌,他和秦宁好久没出来玩了,正好放松放松心情。

见秦宁手杵在木桌上,长久的没说话,沈新心中奇怪,走过去问:“阿宁,怎么了?”

“朝哥儿有喜了。”秦宁眼里闪过一丝遗憾,嘴角又很快勾起。

“年纪太小生孩子有危险。”沈新心里不由得对杨青竹一顿批判。

秦宁瞧着毫无反应的沈新,咬了咬唇,瞪着眼睛问沈新:“相公,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娃娃?”

沈新好一阵沉默,他还没开始第二步,阿宁已经想了第三步了,“再等等吧,现在时机不是特别成熟。”

他还没找到橡胶树,也还没提高这里的医疗水平,冒冒然做这些事,风险太大。

秦宁轻哼一声,没理沈新,上床时嘴里还在嘟嘟囔囔,“你总有说法,还不着急,马上都二十多岁,都老了还不着急…”

偏生沈新耳朵好使,听了个干干净净,整日看到吃不到的滋味他也不好受,沈新磨了磨牙,扑了上去,把人掉了个个,一手护住秦宁的头,一手揽着秦宁的腰,语气低沉又危险,“你在那嘟囔什么呢?”

第106章

秦宁侧身想躲过让腰身发痒的手, 没忍住笑出了声,“不要碰那里,好痒。”

沈新哼了一声, 没松开作乱的手, 摇曳的烛火在瞳孔跳动, 他威胁道:“说不说?”

忍过几波后, 秦宁双手举过头顶做投降状,脸颊红润动人,讨饶道:“我说,我说。”

“我刚刚说年纪大的人不容易有孩子, 年纪越小越容易…”

“小骗子。”沈新捏住了秦宁的嘴, 制止了他的话。

秦宁拍掉沈新的手, 瞪了瞪眼, “我说的是实话,你看哪家是二十多岁才有娃娃的, 有的人家十几岁就有三四个娃娃了呢。”

这次回去,阿婆明里暗里问了好多次娃娃的事情, 他好说歹说搪塞了过去,也不知道阿婆信没信。

沈新的手指深深浅浅按过秦宁的嘴唇,感受到指腹间的柔软和红润,他的眼神微深, 轻笑一声:“嘴巴倒是勤快, 就是舌头不大灵光。”

“什么?”秦宁面色微怔。

沈新没说话,摸着秦宁的脸, 缓缓低头,亲了上去,他熟练地撬开秦宁的牙关, 发起攻势。

他的手指下滑,越过颈侧、胸膛、到了秦宁纤细又柔软的腰身,施力将人抬起,使二人之间愈发紧凑,再无间隙,换气的空档亲吻落在秦宁的脸颊、眼睛和颈侧。

良久,沈新恋恋不舍地放开满脸通红,眼神有些迷离的秦宁,看了一会儿,声音暗哑道:“就是这样。”

秦宁大口地喘气,眼神懵懂又纯然,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沈新的意思,他羞愤地叫了一声,“相公!”

沈新仿佛没看见秦宁愤怒的表情,他长臂一伸,把人揽进怀里,笑了一声,“我在。”

秦宁缓过力气,推了沈新一把,哼了一声便去柜子里摸出钱匣,开始了他常做的事情,数钱。

独留沈新侧躺在床上,等着他的兄弟自然睡下,脸上扬起一抹苦笑,有些事情确实刻不容缓。

过了一会儿,秦宁欢快的声音传了过来,“相公,你猜咱家现在有多少钱了?”

沈新看着毫无所觉的阿宁,笑了笑,配合道:“两千五百两?”

秦宁摇了摇头,坐到沈新旁边,附在他耳边说:“咱们家现在有整整三千两银子。”

“这么多?”沈新面色惊讶,“阿宁好厉害。”

秦宁抿了抿唇,面色赫然。

朝阳初升,沈新一家在吃早饭,肉馅馄饨配白面饼子加上一碟子爽口的咸菜。

沈新问:“阿宁,你铺子最近忙吗?”

“不忙。”秦宁摇头道。

“再招几个小厮吧,冯大青三个人我有点事情想让他们帮忙。”沈新说。

秦宁未加思索,径直答应下来,“好,我等会去店里就把招人告示贴出来,不到三日就能把人招上来。”

“慢慢来,还是得看人的品性。”沈新说。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科考了,等考完试或许可以去沿海的城池找找有没有去往海外的法子,再不济也能找到些海外的新鲜物件,就当旅游散心了。

“好。”秦宁回。

新的知府赵云明来了的第一件事便来了南江书院视察,他想要政绩,最好最快的法子便是明年的院试,今年的乡试能多出一些榜上有名的学子,也算他教化有功。

前提是这些读书人有天赋,有才学。

和林院长手谈一番后,顺其自然地提出要了解学院里学子的情况,林院长痛快地答应了。

路上二人闲聊,赵云明问:“十月乡试林老先生可有看重学子?您觉得哪些学子有上榜的希望?”

林非陌是理学派代表人物,赵云明是实学派王子仪的嫡亲弟子,二人虽然不相识,但也互有了解。

“中举需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老夫不敢妄言。”林非陌慢悠悠的嗓音一停,“单论学识,今年乡试至少三名弟子可榜上有名。”

“那真是南江之幸,南江书院有林老如定海神针,是南江之福啊。”赵云明朗声大笑,黑白的胡须随之颤动。

“不过是尽我之责罢了。”林非陌微微一笑。

本想打听打听柳侯爷的嫡次子柳无信的近况,又想到他如今归属于寒门一派,赵云明犹豫了一瞬,还是没问。

“拜见知府大人。”授课夫子率先弯腰作揖,学子们紧随其后。

看着一张张似乎求知若喝的脸,想到了他以前的书院生活,赵云明心里感叹,面色柔和不少,“都起来吧。”

几人在堂前落座,室内一片寂静,赵云明继续问:“上次考试前三甲都是谁?走上前来。”

“学生沈新。”

“学生林斐济。”

“学生杨竹青。”

“参加知府大人。”

三人穿着书生制袍,气质颇为不凡,赵云明眼里闪过一丝满意,看了一眼明显年轻的林斐济,偏头对林非陌说:“想必这位就是先生的爱子吧,果然是少年英才。”

林非陌笑了笑,“不过有些小聪明冒进罢了。”

林斐济面色平静,眼眸低垂。

赵云明又依次问过沈新和杨竹青,最后跟学子们说了一些勉励的话语才离开。

吃过午饭,几人聚在一起闲聊,杜浩元神秘兮兮地说:“据说知府大人的儿子要来我们书院读书了。”

“大燕朝知府的任期至少五年,南江府也算山清水秀,每任知府无一不选择携家带口,咱们书院又是府城里首屈一指的读书生地,他儿子来读书不是很正常。”林斐济淡淡道。

“你今日怎么了?”杜浩元眼里闪过一抹狐疑,“不但兴致不高,说话还牙尖嘴利的。”

“我今年可能没办法参加乡试了。”林斐济苦涩一笑。

沈新皱了皱眉问:“为什么?”

参加乡试,也有可能考不上,即使考上举人,院试再等几年又何妨。

“家里人说我年纪小,让我再等两年再考。”林斐济面色虽然平静,但声音里充斥着不甘心。

林斐济没明说大家也知道这是院长不同意,几人瞬间没了声音。

过了一会儿,杜浩元干巴巴地劝道:“可能是你家人舍不得你,不想你小小年纪就远行。”

正值盛夏,午后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在地面,形成明明暗暗的光点,沈新看着快要气成河豚的林斐济,劝道:“要不你再争取争取?若有幸过了乡试,过几年参加院试就是了。”

杨竹青在一旁赞同地点点头,惜字如金道:“我同意。”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林斐济握了握拳,眼里闪过一抹坚毅,“你们说得对,我回去就跟父亲商量。”

新知府到来的第五日,府衙便张贴了一系列的新政,首先便是调整了今年的赋税和商税,还免除了今年的徭役。

眨眼便到了秦宁和赵花朝约定游玩的日子。

杜浩元和林斐济也不知道从哪知道了沈新和扬竹青两家要出来游玩的事,嚷嚷着要来,两人若是不答应,他们就把这件事情跟其他人说。

显而易见,最后的四人行变成了八人行,因为还有二毛和三毛两个小机灵鬼。

出城的路上,三毛一直在秦宁耳边碎碎念道:“哥哥,你下次可不能把我忘了,我可是你可爱的三弟啊!”

三毛瞄了一眼同款正危襟坐的沈新和二毛,用气声跟秦宁说:“哥哥,要是你觉得人多累赘,就单独带我好了,我虽然人小但还是能做很多事的。”

几个月的时间,二毛和三毛个子长了一大截,已经到秦宁的腰身了。

秦宁嘴角微弯,同样用气声和三毛说:“好,下次一定不忘了你。”

“我就知道,哥哥最好了。”三毛笑的美滋滋的。

秦宁心里为骗了一个小孩子而发虚,他偷偷瞄了一眼沈新,却不想视线被抓了个正着,看着沈新眼里的揶揄,不知为何有些恼怒。

他眼珠一转,叹了一口气,“三毛,你大哥好像脸色不太好,你去看看他怎么了好不好?”

沈新一家坐在杜浩元贡献的马车里,沈新和秦宁一人坐在一边,两个孩子紧随左右。

“好。”三毛响亮地答道,挪到沈新旁边,开始碎碎念,目光关切。

沈新轻笑一声,小兔子会亮爪子了。

阳光明媚,微风吹过绿叶,带来阵阵清香和檀香,马车停在山脚,几人徒步上了普济寺,寺庙离山下不过百米,杜浩元也凭借自己爬了上来。

“杜兄毅力变强了。”沈新看着气喘吁吁的杜浩元,玩味一笑。

杜浩元喘着粗气,嘴里还在说:“这都是为了沈兄夫郎的手艺,我可是付出太多了。”

秦宁偏头看了沈新一眼,微微一笑道:“今日定不让你白来。”

今日野餐是为了给相公放松心情,自然要做些不一样的美食。

“那我们要好好期待一下了。”林斐济眼神发亮,笑着说。

正门高耸宏伟,普济寺三个字仿佛是镶了金边的金色,周边刻着精美的浮雕,钟声悠扬,从寺庙里传来的香气更浓郁了一些。

几人说说笑笑,等杜浩元休息的差不多了才往里走,沈新犹豫了一下,秦宁察觉到了回头看他,眼神疑惑。

沈新回了他一个安抚的笑容,跟着众人走进了普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