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 第46章

作者:金戈银盾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成长 炮灰 穿越重生

回家后,吃过午饭,等二毛和三毛出去玩了,秦宁鼓足勇气开口问:

“相公,你觉得刘林氏是大家口中的人吗?”

沈新正在看书,明亮的日光把纸张映的更加温润,“不是。”

他给出肯定的回答,“不过是一个被生活所迫的苦命人。”

“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都要多方面了解,得有自己的判断,不能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是什么,你觉得呢?”

秦宁赞同道:“相公说的是。”

他又装作不经意地问道:“相公觉得刘林氏怎么做才能摆脱他现在的生活?”

秦宁感觉林哥儿像一株快枯萎的花,能清楚的看到生命力在不断流逝。

但他什么也做不了,无能为力的感觉真的很糟糕。

这是想帮帮他?沈新歪头看了一眼秦宁,假装没发现他的小心思,

“有迂回的方式,也有简单直接的方式,你想听哪个?”

秦宁赶忙坐到沈新旁边,眼神发亮:“我都想听。”

沈新勾了勾嘴角,慢悠悠道:“找到刘志武的弱点,才能以弱胜强,再者若他能彻底掌管家里的钱财,让刘志武跟他拿钱,估计会收敛不少。”

但他瞧着那位林哥儿很难做到。

这法子秦宁在心里想了一圈,还是觉得这法子很难做到。

他皱了皱眉,又问:“简单直接的呢?”

沈新斜了他一眼:“你真想听?”

秦宁使劲“嗯”了一声。

沈新这才说:“看他处境,必然是娘家夫家都靠不上,即使离开刘志武也没什么好去处。”

和离归家后,娘家若把他再嫁,他也没有说不的权力。

“不如直接把刘志武两条腿打断,只要做的隐蔽点不被人发现,日后好生伺候他,不但名义上也算有个男人,还能得个忠贞不渝的好名声。”

秦宁吞了吞口水,心口微热,林哥儿有救了。

他笑吟吟地说:“相公,你晚上想吃什么?我做。”

第46章

农耕时代生产力低下, 经济模式单一,社会岗位不多,社会制度下女子和哥儿用武之地太少。

若是社会资源充足, 无论男女, 都能在一方天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命自然就值钱了。

沈新回过神来, 听到秦宁的话,他双手瘫在扶手上,摇椅轻晃,“这算是报酬吗?”

秦宁脸颊微红, 乖巧地点了点头:“是。”

沈新想了一会儿, 才说:“清炒秋葵, 假煎肉, 再来个洗手蟹,配个青菜汤。”

假煎肉是沈新来这里后才吃到的, 外酥内嫩,肉香浓厚, 很是美味。

秦宁笑眯眯道:“好。”

相公胃口大,这些都做了也能吃得完。

这时院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估摸着时间,炭窑冷却的差不多了。

“应该是王三柱,我去开门。”沈新起身去开门。

门外得王三柱搓了搓手, 兴奋地说:“东家, 可以开窑了。”

之前沈新带着他做过一次,花了将近三天的时间才烧好一窑木炭, 这次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

他的心情既忐忑又激动,也不知道这窑能不能成。

若是失败了,沈新会不会换人?

应该能行, 他可是一直不错眼的盯着碳窑呢。

王三柱思考的时候,沈新和秦宁打完了招呼。“走吧。”二人一齐去了炭窑处。

打开窑口,整齐的黑色木炭排列其中,沈新还能闻到一股木炭的焦香,“成了。”

王三柱激动地锤了锤手掌。

沈新鼓励道:“做的不错。”

他又甩开一项工作。

木炭烧制成功了,但这批窑都是黑炭,没有银丝碳。

王三柱摸木炭的手都在颤抖。

看到这,沈新笑着问:“你要不要把木炭拿回去点?”

王三柱犹豫一会儿,眼里闪过挣扎,还是摇头道:“不行,东家的东西,我怎好白要。”

他也想过买一些,但是家里有柴火,花钱买不划算。

沈新随口说:“也不多给你,拿一斤回去试试自己烧的木炭效果怎么样。”

王三柱感激道:“好,谢谢东家。”

沈新摆了摆手,二人把木炭放在背篓运回沈家院子。

秦宁正在荡秋千,看到人影,立马从秋千上下来。

又心虚似的瞄了沈新一眼。

沈新装做没看见,进了堂屋把工钱结给王三柱,说:“你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再来。”

他也得积攒积攒木材。

王三柱不住地点头,双手接过铜钱,仔细地数了数,“好,谢谢东家。”

码好黑炭,储藏空余的空间也不多了。

屋后面从村长那买的房子一直没动,虽然有些破败,但是墙体完整,还有铁锁,放木炭还是绰绰有余的。

沈新又把木炭往后面的屋子里搬,搬了一半,两只手掌都变得黑黢黢的。

沈新边搓手边说:“家里以后做饭烧木炭吧。”

木炭烟雾和灰尘更少,耐烧且焦油含量低,烹饪出来的食物更健康。

这金贵东西哪能乱用?秦宁抬头,委婉道:“木炭还是留着冬日里卖钱吧,家中柴火够用,缺了去后山捡也不费功夫。”

要是家里有地还可以用稻草做柴火。

沈新回道:“家里的木炭快放不下了,用了能节省不少地方,而且木炭耐烧消耗少。”

“据说木炭烧饭比柴火烧饭更好吃一点,我们也可以验证验证。”

好吃这一原因打动了秦宁,他眼角弯弯,“好,晚上就用。”

又说:“相公,试试新做的布靴。”

“谢谢,看上去很不错。”沈新擦干了手,接过黑色的鞋子,问:“两周前不是才给我做了一双鞋,这么快又给我做了?”

说着,沈新坐了下来,把靴子套在脚上,靴筒延伸至到小腿中部,穿上一会儿就闷热不已。

秦宁解释道:“这是冬天的布靴,不是之前的布鞋,这个更保暖。”

沈新伸手摸了摸布边,没什么厚度,他斟酌道:“这鞋子冬天有点薄吧。”

书中还写今年冬天还有雪灾,靠薄薄的两层布怎么扛过去,穿着这鞋一脚扎进雪里肯定是透心凉。

秦宁犹豫地问:“薄吗?这里有两层棉布呢,鞋底还是厚厚的麻绳底。”

他以前都穿的棕鞋或草鞋,冬天冷风一扫就四处漏风,棉布密实,肯定会很暖和的。

还是去县城和府城看有没有棉花吧,如若没有,把鸭绒填充夹层做鞋来保暖,想到这,沈新又问,“你做了几双?”

秦宁回答:“目前就做了一双。”

沈新商量着说:“等过两天买些保暖的料子再做吧,左右还有一两个月才到冬天。”

“你若有时间的话,羽绒服可以先做着。”

秦宁迷惑地问:“羽绒服?”

沈新解释了简易版羽绒服的做法,又强调布料要紧密,不然鸭毛容易飞出去。

秦宁问:“像稻草做褥子一样?”

沈新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是。”

秦宁喜滋滋地点头:“好,我先做这个。”有活干就行,他一点也不挑。

三毛看着一桌子菜,兴奋道:“今天晚上好丰盛啊。”

二毛捂住了他的嘴巴,“把你的口水收一收。”

三毛死鸭子嘴硬道:“我没留口水,二哥看错了。”

沈新端了萝卜汤放在饭桌中央,对两人拌嘴视而不见,“吃饭。”

月落日升,又一日清晨。

二毛和三毛睡眼朦胧地从房间走出来,“大哥。”

沈新催促道:“快去洗漱,洗漱完好锻炼。”

一刻钟后,沈家人齐了,沈新便带着秦宁三人一起做八段锦。

“双手托天理三焦...”

沈新每变换一个动作,换一次呼吸,就做一次提醒。

一套八段锦打完要一盏茶,沈新一家做了两遍。

秦宁的额头上已经冒出细密的汗水。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沈新脸色从不健康的苍白变成红润,身材也逐渐像前世靠拢,八块腹肌已经有了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