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 第84章

作者:金戈银盾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成长 炮灰 穿越重生

三毛表情蔫蔫的,“对不起,大哥,二哥。”

“没关系的。”二毛伸出小肉手握住了三毛的手。

三毛每次滑跪的都很快,然后下次还敢,沈新都习惯了。

县丞每半个月会来甲班一次,抽查各个学生的情况。

今日下午,县丞如约而至,点了两名学子问了问题后,还讲了一些时事政事才离开。

沈新写文章还算有点底子,但诗词就稍显欠缺,夫子也有意磨练,每日都会给他多布置一份写诗词的课业。

自从县衙不再放粮后,望江县城的人肉眼可见的少了不少,物价逐渐平稳,转眼又到了休沐日。

上一次和木工坊掌柜约好,每十天取一次抽成,沈新如约而至。

掌柜脸笑成一朵花一般,亲自把沈新迎进后院,并递过账本,“沈公子来的巧,刚盘完账,迷宫刚做出来六份,卖了六十两银子,您那份是六钱,可有问题?”

木工坊在县城盘踞多年,各个阶层都有了解,销路倒是不愁。

沈新查看账后,说:“没问题。”

收了银子便离开了,他打算买几个青团大家吃。

殷勤地忙了十天了,吃点不一样的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幸福感会更高。

这还是他妈妈教给他的。

经济逐渐稳定,铺子生意也越来越忙,但店内人手不足,秦宁和古墨书忙的团团转,沈新也跟着帮忙。

等店内无人时,沈新跟秦宁商量道:“阿宁,我们买两个奴仆吧,做糕点会更方便。”

他不想让秦宁起大早做糕点了,太累。

秦宁低声道:“村里不是还有三个吗?”

沈新说:“他们又不能来,短时间内也没法上手后厨的事情,我想买两个能帮你干活的人。”

想到家里的一千两银子,秦宁答应下来:“好。”

这样他也能干别的事了。

望江县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远在会阳县的陆正清就没那么顺利了。

会阳县多山脉,耕地不多,乡民大多依山而活,这场雪灾给了他们一拳重击。

他没想到会阳县下属村落会受灾如此严重。

虽然有暴民暴动的影响,可能会死一些人,但这死的人也太多了,县城里的人十存五六,下属村落更是严重,两三个村子都空了,乡野百姓十存二三就不错了。

灾民案子,村落迁徙,房屋重建,计划春耕,一项项措施快刀斩乱麻似的落下去。

给如死水一般的会阳县注入一丝丝生气。

“大人,您盯着这块石头好些天了,可是这块石头有什么问题?”侍卫疑惑地问。

陆正清面容端正,浓黑的眉毛压成一条直线,面上看不出表情,他说:“没什么问题,只不过这是要呈给圣上的天赐之物,谨慎些也是好的。”

“大人心细如发,属下自愧不如。”侍卫抱拳后便后退了一步。

陆正清的思绪却开始发散,他根据线索仔仔细细排查了好几天,有关这块石头却什么结果都没有,难道真的是上天特意“警示”众人才降下的石块?

他对神鬼一说向来嗤之以鼻,如今也相信自己的第六感。

这块石头,绝对是被人造出来的。

但这个人是如何得知会有雪灾这件事情的呢?

又是做到在石头上写字的呢?

无论是锤子还是刻刀,都无法把痕迹做的如此自然?

若是找到这种硬度的东西制造出来并给战士们都配上,大燕也许会少很多麻烦。

这是个天赋异禀,身负大才之人。

一定要把这个人找到,为他所用。

第80章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 沈新和秦宁抽空去了人牙市场,打算买两个帮忙做糕点的仆人。

正值灾年,奴仆价格比以往低了不少, 二人花了六十两买了两个签着死契的仆人。

一个寡哥儿名为阿谷, 和一个妇人名为阿秀。

两个仆人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纪, 原是乡下人, 因为这场雪灾家里人都死了,被丈夫的兄弟亲戚们卖了的苦命人。

县城的家里只有三间正房,古墨书和双胞胎住,阿谷和阿秀住在西厢房。

孤身一人, 没有利益纠葛, 背叛的可能性极低, 秦宁放心地把做糕点的方子教给了他们。

糕点原材料现如今都是在西市买, 成本涨了不少,糕点价格自然也随之上涨, 每日挣得铜钱也多了一百多文。

有了两人帮忙,秦宁早上也不用早起, 平时的空闲时间也多了不少,有时还会来学舍给沈新送饭,但他每次都会早点过来,仔仔细细瞧着过往行人。

这天, 秦宁又拿着饭盒给沈新送饭。

“瞧什么呢?”沈新打断出神的秦宁问。

“没什么。”秦宁摇了摇头, 抬脚迈进了前几日他还不敢进入的学舍大门。

饭斋不过是个长宽十二三丈的小房间,五六张桌子旁都有了人。

沈新扫了一圈, 走到陈志瑞旁边,问:“陈兄,介意拼个桌吗?”

“当然不介意。”陈志瑞说。

秦宁做的饭很是用心, 红烧豆腐,荠菜鸡蛋汤,清炒茭白,肉丝炒笋,配糙米饭。

陈志瑞的午饭是馒头配上粥和咸鸭蛋,沈新把菜摆到木桌中间说:“陈兄,一起吃吧,这么多我们也吃不完。”

自从上次去了沈新的新家,陈志瑞彻底相信了沈新现在不差钱,这次也没和他客气,“那就多谢沈弟和弟夫郎了。”

说着,还递过去两个咸鸭蛋,“这是我娘自己做的咸鸭蛋,你们尝尝味道怎么样?”

“多谢。”沈新剥了半个鸭蛋壳,放在菜碟子旁边半立着,“阿宁,你尝尝。”

“好,谢谢相公。”秦宁头也不敢抬,快速拿起咸鸭蛋尝了尝,夸赞道,“伯母手艺真好。”

他紧接着说:“陈大哥,这咸鸭蛋伯母做的多吗?可以卖给我吗?六文一个。”

这些天糕点铺的原料都是有秦宁一手包办采购的,他门清。

应该是沈新家的糕点铺要用,陈志瑞没一口答应下来,“等我这次放假回家问问我娘。”

“好,多谢陈大哥。”秦宁腼腆一笑。

两人吃完饭,肩并肩往学舍大门走去,长廊幽静,小鸟叫声清脆,轻松惬意。

沈新问:“阿宁是想做蛋黄酥?”

秦宁“嗯”了一声,继续说:“五福斋在县城好多年了,很多客人只认他家的糕点,秦氏糕点铺若是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得让客人记住我们的店。”

“我想着隔段时间就推出一种新糕点,推陈出新才能更好的留住客人,还可以根据各个节日做时兴糕点。”

“相公给我写了一本子的糕点方子,我也不能让他们一直在角落里吃灰呀。”

沈新静静听着,等秦宁说完,他才说:“阿宁越来越有掌柜样子了。”

趁着四周无人,他轻轻摸了摸秦宁的脸颊,“棒棒的。”

秦宁眼睛里闪烁着星光,嘴边噙着笑。

烛火昏黄,沈新洗完澡后回屋,秦宁却没像往常一样上床休息,而是向沈新走了过来。

沈新快步向前,主动问道:“怎么了?”

秦宁把手里的簪子送到沈新面前,忐忑地说:“相公,我今天见到一个簪子挺适合你的,你看看怎么样?喜欢吗?”

簪子是玉质的,通体呈碧绿色。

“簪子好看,我很喜欢,因为这是你送我的。”

沈新接过簪子摸了一下,便弯下腰低着头说:“明天早上帮我束发好不好?”

“好。”秦宁说。

沈新轻轻揽过秦宁的腰,拉进两人的距离,眼里全是笑意:“好看吗?”

“好…好看。”秦宁结结巴巴地说,隐隐约约传来一股淡香。

二人的呼吸如云一般相互碰撞、缠绕。

直到灰灰发出“嗷呜”“嗷呜”的叫唤声才分开。

一吻结束,秦宁呼吸微乱,胸膛起伏不定。

沈新盯着秦宁红润的唇看了好一会儿,才收回目光,转移思绪道:“过几日放假咱们回一趟南溪村吧。”

去山里瞧瞧有没有好东西,也得回去看看冯大青三个地种的怎么样,稻田养鱼有没有在实行。

秦宁如今抱着沈新已经很熟练了,他把脸放在沈新肩膀边边,不自觉地蹭了蹭,声音发闷道:“好呀,正好回去看阿婆和来福,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也不知道冯七有没有把我交代他的事情完成。”

温热的呼吸使沈新的脖子微痒,他的手不受控地从秦宁腰间往下滑,又停在腰窝位置。

他深呼一口气,止住自己的妄想,说:“好,咱们早点上床睡觉吧。”

第二日清晨,甲班。

沈新摸了摸发髻,得意道:“陈兄,这发簪不错吧?这可是我夫郎亲自给我买的。”

陈志瑞应声回头,先是瞧了一会儿,实在没发现有何不同。

但见沈新兴冲冲的样子,他也不好泼冷水,附和道:“看上去是比往日更精神了些。”

坐在最前面的郑安景语气不屑,“不过是一个劣质簪子,也值得你这么显摆?”

沈新今天心情好,不介意多说几句,他说:“你这是还未成亲吧,我们夫夫恩爱,自然视内人的心意如珠似宝,你一个孤家寡人如何能懂。”

郑安景一噎,反驳道:“夫为妻纲,男主外,女子和哥儿主内,打理丈夫的衣食住行自是她们应当做的,你夫郎送了一个发簪,你就如此高兴,想来是夫纲不振。”

三两笑声随之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