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怀了敌国质子的崽 第27章

作者:觅唐 标签: 生子 宫廷侯爵 朝堂 腹黑 穿越重生

掌心攥着的青瓷瓶已经变得温热,段晏垂头看了一眼,缓缓将瓶子放在桌案上。

宁阆派来的宫女传的话仿佛又响起在耳边:

“殿下,我们王爷说了,这秘药乃是西域上贡,是西域王庭才能用的上佳奇药。服用一滴就能遍体生热,三滴可令人头晕脑胀,血液急涌,小半瓶喝下去,便是那最含蓄斯文的才子也会立时变成个放浪形骸、只知泄.欲的野兽。”

“若是反应极烈却不加以纾解,恐怕于身体大有损失,就此血脉逆流,暴毙也未可知。”

段晏盯着那通体光洁的瓶身看了许久,最后还是摇摇头,收敛目光,将这青瓷瓶放回了矮柜中。

*

金蕊赏秋宴后,随着寒意更盛,竹意堂池塘里的锦鲤也不爱动了,宫人们懒洋洋的,连出门八卦的次数都变得少了些。

但即便如此,待在竹意堂的段晏还是听见许多从各殿传出来的消息。

听说那小黄吕疏月,在赏秋宴上用投壶技巧赢了所有人,让宁诩特地赐了他一柄匕首后,就像是开了窍,每日午后都跑到御书房门前去,不是练枪便是打拳给宁诩看,殷勤至极。

宁诩似乎还挺感兴趣,让他多跟着朝中的武将学习治兵之道。

吕疏月在自己的华阳堂闭门苦背兵书三日,又到御前背给宁诩听,错漏百出,惹得一众宫人哈哈大笑。

又听说那宴席上给宁诩剥了半个时辰果壳的王知治,最近也常到明乐宫附近转悠,偶遇新帝数次,还被赏赐了一盏“奶茶”。

再听说那夏潋夏良君,荣宠不断,除却日日在御书房伺候笔墨,还时常夜中顺势就歇在明乐宫,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后宫中风传夏良君怕是不久后就要再晋一级,升为贵君了。

若是宁诩再出格胆大一些,仿照前朝某位断袖成瘾的帝王,会把自己的宠君直接封为君后也不是不可能。

宫中时日无聊,宫人们逮着一点八卦便议论得津津有味。

只是“竹意堂”和“段侍君”这两个词,却逐渐从众人口中消失,简直是快叫人记不起来,这皇宫东北角的偏僻处,还住着一位侍君了。

眼看着段晏“失宠”,那纺织司的马三钱公公,又开始趾高气扬,近日将入冬的衣物送来竹意堂时,在院中徘徊许久,高声讥讽,连带着宫人的冬衣也被克扣不少。

倒是内务司的态度还算平常,掌事的秋姑姑勒令下人不准踩高捧低,这才让竹意堂免遭太多不公对待。

而这零零碎碎的变化,段晏权当作一概不知。

他这段时间刻意让自己不去想有关宁诩的事,也不再像从前那般频频上御书房寻人,每日就是看书、练字、喂锦鲤,如今入冬,锦鲤不爱吃东西,那便只剩看书和练字两件事。

既然宁诩对他无情,又对他“提防”不已,为保宫中的几个探子不被发现,段晏如今不再有什么动作,日子过得平静如水。

只待解决文引的问题,再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就能离宫回燕国了。

这样就很好,段晏想。

他需要时间来冷却一下自己。

他是燕国七皇子,与昭国皇帝宁诩,本就隔着两国之间的仇恨。

曾经床榻上的露水情缘,见面时的拌嘴交锋,宁诩深夜来看他的“腿伤”,玉泉寺他背着宁诩一步一步走下后山……

件件种种,不知究竟何为真心,何为假意。

不过如今真与假也不重要了,他回到燕国后,再见宁诩,便是死敌。

“侍君,”打扫寝殿的小宫女望着窗外,突然开心道:“你看,下雪了!”

段晏从心事中被打断,愣了一下,才抬起眼。

今年的初雪细细从空中洒落,给不远处的竹林镀上了一层浅白的外衣。

与此同时,段晏透过木窗,瞧见从竹意堂的院门口处,匆匆走进来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每日来送膳的御膳司太监,也是燕国探子。

这个点并不是用膳时分,怎么突然来了?

段晏蹙了下眉,不知为何,心中隐隐涌起不安。

那探子提着个小食盒,和几个宫人见了礼,干笑道:“今日……御膳司做了几样新点心,送给各殿的公子们尝一尝,故而来早了。”

他提着食盒绕过屏风,神色紧绷,看见段晏的身影,不顾遮掩快步走来,压低了嗓音道:

“殿下,不好了。”

“宫外的探子刚传来消息,陛下旧疾发作,危在旦夕,急召殿下您赶快想法子回燕国呢!”

*

御书房里,宁诩正与几位尚书互呛。

“陛下朝务繁忙,将一些琐事给我们这些老头子做,也在情理之中。可是陛下,您不能既放了权给我们,又命那都察院成日守着我们抓错处啊!如此束手束脚,如何能做成事?”

“那都察院的大人们实在难缠,日日揪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问询……”

“许多事务乃是六部各自管辖的职责,怎能和都察院解释得清楚?”

“陛下要是不放心我们,干脆把这权收回去,臣等也不稀罕!”

听见最后一句话,宁诩猛地一拍桌子,怒道:“谁敢!”

尚书们:“???”

宁诩站起来,在案前走来走去,生气地说:“朕没给你们涨工资……涨俸禄吗?朕没给你们增派人手吗?朕没让你们干不完活就找自己的副手帮忙吗?”

“都察院行监察之责,是朕让他们多看多问多记,若不加以严管,朕如何能知六部是否按着旨意行使权力?往后朝中要是受贿成风,再来整治,怕是迟了!”

工部尚书指责:“说到底,陛下还是不够信任我们。”

宁诩叉腰:“都是上班的社畜,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和朕来什么信任不信任这一套?你们干完活有银子拿,朕还没有呢!”

工部尚书:“??”

怎么好像有点道理?

“陛下为何骂我们是牲畜!”户部尚书又愤起反抗:“六部如今多干了这么些事,陛下却不体谅,反而让都察院那群人成日纠缠,臣、臣等真是干不下去了!”

“……”宁诩这回学聪明了,委婉回应:

“现下新政刚刚实施,各位大人之间有摩擦有烦恼是正常的,都察院的大人们,或许行事还较为生疏,若是诸位觉得哪里不合理,可以写折子来向朕倾诉,也让朕好提点都察院多加改进。”

户部尚书刚刚燃起的小火苗被安抚了下去,哼了一声,坐下了。

刑部尚书又苦着脸起身:“陛下,不是臣等满腹牢骚,实在是太多杂务压在臣的肩上,臣能力有限,难以支撑,这都通宵三个晚上啦!”

宁诩回到御案后,灌了两口奶茶降火,平静了一点。

“你才通宵三个晚上,那你知道先前六部大大小小的琐事都写折子呈给朕,朕从早批到晚的痛苦吗?”

刑部尚书:“……”

“现在你们觉得烦恼,无非是犹豫不决难下定断,其实那些都是你们自己管辖的工作内容,怎会有不明白的地方?等熬过这两个月,想必便会顺遂许多。”

宁诩又道。

刑部尚书思来想去,觉得尚可忍耐,于是也消停了。

宁诩舒了一口气,又安抚道:“朕再给你们涨点俸禄吧……嗯,还有,朕今后或许会封一人为宰相,辅佐朕处理国事,现在人选未定,你们就先辛苦一番,暂理诸多琐事吧。”

宰相?

几位尚书对视一眼,互相在对方眼里看见心潮澎湃。

自古权力巅峰处最为吸引人,当皇帝是不可能了,但若能当个宰相,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为能争取到这个机会,看来他们近来得好好表现才行。

宁诩瞧了瞧神色各异的尚书们,心内哼哼笑了两声。

打一棒子再给点甜枣的办法,朕也算是学会了。用点东西钓着这帮老油条,想来今后会安宁许多。

至于宰相的人选,宁诩心想,那还用说,肯定是朕的好工友小青啊!

小青聪明勤奋又温柔,这些最好钻牛角尖的老头子哪里及得上!

只是时机未到,他还不敢贸然给夏潋这个位子,免得朝中那帮老臣闹翻了天。

几位尚书今天的目的已经达成,纷纷起身,拱手行礼:“陛下,臣等就先告退了。”

宁诩抬眸,勾出一个虚伪的假笑:“这就走了?朕送送你们吧,众卿劳苦功高,为新政出力良多,朕也铭记在心啊!”

“陛下过奖过奖……”

“不过奖不过奖……”

一帮人到了御书房门口,宁诩看着他们出去,又叮嘱了句:“下雪了,诸位大人小心地滑。”

尚书们刚刚下了台阶,不远处的宋公公就匆匆上前,对宁诩道:“陛下,刚刚竹意堂来人传话。”

“什么话?”宁诩还在思考政事,随口问了声。

宋公公:“今日初雪,天寒地冻的,竹意堂的段侍君说自个儿雪天畏寒,请您过去看一看呢!”

第26章

段晏在竹意堂等到天色渐晚, 派去御书房请宁诩的宫人才苦着脸回来。

“公子,陛下他不来啊。”宫人忧愁道:“只是让内务司待会给我们多送些炭火,来驱散殿内的寒意。”

不等段晏开口, 他又急切地说:“不过公子, 奴才刚从御书房离开的时候,瞧见那王公子冒雪求见, 陛下竟然也让他进去了……”

此话一出, 旁边的宫人们都悄悄抬眼去看段晏脸上的神色。

要是、要是他们的段侍君也能如从前一般舍下面子, 去御书房门口堵陛下几次,说不定就能重获宠爱了呢?

常言道旧情难忘,段侍君长得这样好, 稍微软下脾气求一求陛下, 什么事不能成啊!

段晏似是察觉到周围宫人们的心思, 却依旧冷淡道:“你再去一趟, 就说我风寒未愈, 头疼不已,让陛下务必过来看一看。”

领了吩咐的人苦着一张脸又出去了。

段晏转身往寝殿内走,将一众形形色色的不满目光抛在身后。

……他如今已不愿意戴上伪装的面具, 在宁诩面前表演出一副温柔大度的模样来了。

现在的他, 要是去了御书房,对上那日日缠着宁诩的王知治, 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或许出手杀了那姓王的也说不定。

段晏拧着眉心,想。

他回到寝殿, 关上门,在榻沿上静静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