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薯粉条
缚青雩没那么傻。
再一个,如果在不了解缚青雩的前提下,或者当今圣上是个猜忌心重,固执己见,听信谗言的昏君,许云帆不会夸下这个海口。
“云帆,你到底有什么办法?”秦润一下子睡意全无,恨不得现在就知道。
许云帆把人从自己身上推到外侧,侧身躺着,一手镇压还想翻身起来的秦润,“睡觉了,这件事我不告诉你,反正日后我会实现今日对你的诺言的,你相信我就是了。”
秦润被勾起了兴趣,怎么可能睡得着,“可我很好奇。”
“有什么好奇的,你赶紧休息,明儿我想你跟我一块去趟大山村。”
“去大山村?去那干什么?”
“自然是做好人好事去了,赶紧睡,明儿我再跟你说。”
秦润知道再问下去,待会他就别想睡了,“那好吧,过来,我抱你睡,手放我这边来,别压到小宝了。”
许云帆拉了拉被子,舒舒服服的被秦润抱在怀里,暖乎乎的,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气息包围着他,没一会,秦润睡意还没上来呢,怀里的人已发出平缓的气声。
第二天一大早,许云帆起来时,床上只剩他一个,小宝刚醒就被秦润抱到床边穿上衣服后抱出去洗漱,根本不给孩子闹许云帆的机会,秦安秦慕已经不在家了,他是没课了,但这不代表两个小家伙也没课。
如果不是富家、官家哥儿,有几个是有机会进入学院的?甚至连进学堂都够呛。
秦大娘他们不知有多羡慕这两个孩子,甚至还特意嘱咐过他们不可半途而废。
秦安秦慕在村里混久了,自然也知能够进入清风书院读书是多么难得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哥夫为他们谋取来的,两人很珍惜,哪怕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学业很重,有时候甚至睡不够,他们也没有一句怨言,更没有闹过说过一句不想继续读书之类的话。
但许云帆就有意见了。
第211章 开店计划
临近年底, 学院是上十休一,如今昼短夜长,上课时间有所调整, 许云帆还是坚持给两个小家伙开个特例, 上五休二,该读书就读书, 该玩的时候就使劲玩, 但很可惜, 今天不是休息日,两个孩子不在家,小宝才来村里,秦润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其他人, 以至于许云帆吃完朝食时,秦润已经把小宝放进背篓背了起来。
看到像是被卡住了的小宝,许云帆:“……”
“咱们家就没每个背带之类的吗?大山村没有大路, 咱们得走进去, 小宝那吨位, 背久了你累他也累,你能去借个背带回来吗, 我们轮流背。”
放孩子进背篓里, 小宝瘦点还好, 偏这孩子一身肉, 今儿这个背篓上宽下窄,看到冒出一个头顶的小宝, 许云帆总会担心他卡里头了,小脚碰没碰到背篓底都不一定。
秦润摇头,“没有, 我去秦大娘家问问吧。”
秦大娘家孩子多,平时农忙时,就是几个月大的孩子也得带去地里干活,自然得背着,这背带肯定是有的。
许云帆翻着秦润借回来的背带,很是好奇的比划了一番,只见背带上有两条长长的带子,背带芯背面还绣着几朵喜庆的牡丹,下头还有一条结实的小绳子,那是绑大人腰上用的。
“这个怎么用?”许云帆不会,只能问。
秦润亲手把小绳子绑在许云帆腰上,他拍拍许云帆后背,“你弯腰下去,我把小宝放你背上。”
许云帆照着做了,任由秦润将那两条长带子饶过他胸前饶了一圈行成打叉的样后又围着他的腰饶到后边最后又绕道腰前打了一个结。
第一次看到许云帆背孩子,秦润看了两眼,莫名觉得好笑的不行。
在村里这么久,秦润很少见到有汉子会用背带背孩子的,他们带孩子,顶多就是抱,秦润说道:“要不还是我来吧,你这样,说不准有的汉子会笑话你的。”
许云帆不以为意,侧身避开秦润意欲解开带子的手,“哪里好笑了,生孩子带孩子又不是你们哥儿一个人的事,汉子也得做的,本少背孩子哪里好笑了,他们才搞笑。”
孙武回来接许云帆时,看到许云帆的造型,跟其他人见到许云帆一样,没忍住噗嗤就笑了出来,“你们上哪借来的背带?”
倒不是孙武觉得许云帆一个汉子背孩子好笑,主要是许云帆给他们的印象就是那种贵族少爷,可谁能想到,这个矜贵的少爷还会背孩子呢,看看人家背着孩子站在那,还不时扭头往后跟小宝说着什么,反正看起来还挺有模有样的。
就像一般人很难想象身价上亿,整天皮鞋西装衬衣大背头的成功人士会用背带背孩子一样,就很让人意外。
“润哥儿去秦大娘家借的。”
许云帆上了牛车,秦润拿出背篓里的小被子盖在小宝身上,“坐牛车有风,小宝乖乖的不要拉被子知道吗?”
“知道,吹风风冷冷了头会痛痛。”小宝说完,包子脸皱了起来,“然后就要喝苦苦的药。”
也许是面对的是秦润跟许云帆,小宝确认自己处在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并没有刚来到小秦家时的不安、胆怯害怕,话也能多说两句了。
许云帆哟的一声,颇为惊奇,扭头往后看,一手还不忘拍小宝屁股,“你还知道这些呢,难得了,我还以为你那小脑袋瓜里啥都没有呢。”
小宝乐的晃动大来的两只小腿,手放在太阳穴那里,“小宝这里面有东东。”
“什么东东?”
“父亲不知道吗?”
许云帆顿住稍许,“我咋知道你脑袋瓜里有啥东东?”
“可……可……”小宝似乎急了,“可里边就是有东东。”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即将冲破枷锁,偏偏只差临门一脚,他记得有个人就经常夸他脑子有东西的,可他又记不起来有什么了。
见小宝急了,秦润赶忙安抚道:“小宝懂事了,小宝的小脑袋瓜里肯定装的都是小聪明对不对呀?”
“对,小宝里边都是聪明了,爹爹经常夸小宝聪明了。”
小宝这话说的,听的秦润跟许云帆面色一变,双双沉默了下来。
从小宝的字里行间,不难听错,小宝口中的爹爹肯定很疼小宝的,可人家如今丢了孩子。
一想到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见了,秦润心里不好受,他想,他肯定会疯。
许云帆好笑道:“真的吗?小宝的小脑瓜里都是聪明了?小宝证明一下吧,让爹爹们见识一下小宝的厉害好不好?”
“好~”小宝高兴的双手拍在许云帆肩膀上,小嘴开始呱呱叫。
前头的孙武不时扭头回去看,可惜小宝不是看许云帆就是扭头看秦润,孙武只能看到孩子肉嘟嘟的半边脸。
听说小秦家新来的孩子,可爱漂亮的不像话,孙武方才看了一眼,确实如此,这么可爱的宝贝,说话奶声奶气的,听得人心都软了,虽然没听懂孩子口中说出来的是啥,但孙武就莫名觉得这孩子有点本事在身上。
孙武听不懂,许云帆倒是眉毛一挑,就是秦润都有些吃惊,等小宝背完了,立马夸道:“咱们家小宝真厉害,连三字经都会背了,小宝还会其他的吗?”
《三字经》秦润是懂的,别问他怎么懂,反正小宝一背,他就听出来了,脑子里一下子就自动告诉他,这是《三字经《》。
小宝欢声雀跃道:“会。”
他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的数起来,“小宝还会千字文,百家姓,还会……”
小宝会的越多,许云帆眉头皱的越紧。
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小宝既然记得自己学过这些,没道理不记得自个家住哪里,父母是谁,连自己姓甚名谁都忘了吧。
许云帆摸了摸小宝伸出来的手,耳边稚嫩的童生不绝于耳,他没说旁的,只静静的听小宝背书。
毫无疑问,小宝确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不止启蒙用的书他都会背,连其他书籍,他也会一些,但令许云帆比较意外的是,这孩子不仅会一点,还晓得怎么去记,所以,他至于会背这么多,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有一套自己的背书方法。
小宝才三岁啊,这年头的孩子也这么卷了吗?
许云帆一脸的复杂,秦润却是没看到,下了马车后,许云帆抬头看眼前只能容一人走过的小道,不由向孙武确认,“孙武哥,你确定没送错地吗?这是路?”
孙武非常肯定的点头,“这就是通往大山村的路,昨儿你说要去大山村后我就打听清楚了,这地没错了,而且,据去过大山村的人说了,要去大山村,你得翻过六座山,那些石头小道,天气晴朗时还好,要是下雪下雨天才难走,里边也还有几个小村子,但大山村最远,路上可能会不太安全,润哥儿,你记得半路找根棍子防身,你们赶紧去吧,下午我还在这等你们。”
许云帆:“……”
爬六座山,那得是什么概念?
许云帆抹了一把脸,暗暗给自己打气,怕什么,他可是经历过特训的男人,区区六座山而已,盘它。
翻过三座山时,秦润气喘了,“云帆,要不要换我背小宝?”
他都这么累了,许云帆肯定也不轻松。
许云帆却是摇头,呼吸稍带点喘,“不用,我还能背,咱们刚走了一半的路,也难怪大山村的人几乎不外出了,换我我也不出去。”
“交通不方便就是如此,所以大山村的人穷呀!以前我还听说很多人不愿意把自家哥儿闺女嫁到大山村,说是大山村的汉子太懒了,连温饱都是问题。”
如今亲自走一趟,秦润才知道,有时候想发家致富,没有便利的交通也是难,难怪许云帆之前就建议秦氏的人修路,还说什么,要致富先修路。
不是大山村的汉子太懒,不够努力,而是形势、身处的环境如此,他们想富,比之外头的村民更是难上加难。
几十年前,秦氏人还算幸运,逃难到这边还能开荒落户,但几十年后,在朝堂鼓励百姓开荒种田种地后,加上几十年的繁衍生息,外头的村子如今哪里还有那么多地方给你开荒?
外头交通方便的地,每个村多少还有些闲置的可开荒地,但不多,根本达不到安置几十户人家的需求。
几十户村民,哪个村能收留这么多?要是分散了安插到次一点的村里,到时候也不方便接济,人性真的太复杂了,同一个村的,有的人能得到接济,哪怕这个人上过战场,哪怕这人生活比他们艰苦,但有的人心里依旧会感到不平衡,甚至会因此心生嫉妒,毕竟他们没上过战场,伤不在他们身上,自然无法做到换位思考。
虽说这些从战场下来的人多多少少有伤在身,但平时干活啥的问题不大,自成一村不是问题。
最后,朝廷的人在寻来寻去,发现大山村是个不错的地方。
大山村偏是偏僻了一些,但架不住里头的地不算少,十几年前每家还能分到十几亩,经过十几年后,大家伙分家的分家,如今算下来,一户人家的地也就几亩。
大山村的汉子娶媳妇难,他们要想成亲,单单是聘礼就得比别人高出二三两银子。
不愿意掏那你就打一辈子光棍吧!
就这,上一辈靠十几亩地,一年节俭下来的银子为娶个媳妇就能花光了。
许云帆一边背着小宝,一边往嘴里塞被秦润捂了一路,尚留余温的包子,直到咽下嘴里的包子后,不见背后传来小家伙的动静,才道:“小宝又睡着了?”
秦润停下看了一眼,“嗯,他还小,觉多。”
许云帆:“哦,怪不得没听见他闹腾,小家伙看来智商不低,这一点也像我了,好好培养,日后指不定也能像我一样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嗯,想来小宝之前的家庭条件不差。”能把一个三岁孩子教成这样,除了孩子本身聪明,作为父母,没有一定的条件支持,也是白搭。
许云帆想了想,“他要是想学,我可以教他,如果坐不住那就拉倒,等大点再说,该玩就玩,很多天才,靠的不是压,而是自律,像我小时候就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一天不看书就浑身难受,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这话倒是让秦润诧异了。
毕竟现在的许云帆,真的看不出会是那样的人。
自律?
许云帆是挺自律的,每次他有课,早上要把这人喊醒,不喊个五六次,他决计起不来,无论刮风还是下雨,赖床他是从不会少哪一天。
许云帆这话,水分估计有点大,许云帆之所以会那么多,秦润想,应该不是他自律来的,而是他实在太聪明了才对。
还不看书就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萧衡之让人送过来的那些书,别以为他不知道,许云帆压根就没翻多少,全给他压箱底了。
许云帆这话,听得秦润脸皮一臊,瞳孔微闪,支吾道:“那你可真厉害了,难怪你好像什么都懂。”
许云帆相当不客气的摆摆手,嘴角却不客气的扬起愉悦的弧度,“哪里哪里,你要对自己自信一点,把好像去掉,不过这事你知我知就行了,在外做人,咱们得低调一点。”
秦润:“……”
这话他委实是再也无法厚着脸皮夸下去了,只能生硬的问旁的事,“云帆,昨晚你说的,要同我说去大山村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