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薯粉条
许云帆抬头看晒得慌的太阳,这个时辰, 房间里定是闷热得很,“我不睡了,安哥儿这么热的天跑出去,会不会晒到了?”
“不会的,”秦润收好面包走出来,“村里的孩子耐热,不会轻易被晒坏的。”
许云帆:“……”
秦润说的好像是那么一回事啊,前两天大中午的,他还看到一些十三四岁的小汉子结伴去游泳呢,也没见家长阻拦,想来是早就习以为常了。
许云帆不想睡午觉,只想等着吃烤红薯,拿了个凳子坐在堂屋旁的屋檐下看秦润在水井旁打水开始洗衣服,完全没有要上去帮忙的打算。
洗衣服这种活,许云帆不是没想做过,可每次手刚碰到木盆,水都还没打呢,秦润就不让他干了。
几次过后,许云帆干脆就不争了,反正家里三个人,每天三套衣服,洗着也不累。
秦润从井里打水,倒入木盆里,然后就开始搓洗起来,就连许云帆的贴身衣物都不放过,还洗的特别仔细。
许云帆昨晚洗澡太晚了,秦润又在等他,他干脆就没洗短裤,想着今天再洗的,结果居然给忙忘了。
自己的短裤被秦润拿在手里认真搓洗,许云帆只觉得一阵面红耳赤,臊的不行,看都不敢多看一眼。
这种感觉,仿若秦润洗的不单单是一条被他穿过的贴身小裤子,而是同他做过度亲密的事情一般,让人感到极度的尴尬。
明明秦润连一句“我喜欢你”之类的话都没说过,可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望向自己时的每一个眼神,又都在向许云帆明明白白的诠释着他对他的喜欢。
虽说情出自愿,事过无悔,但许云帆舍不得秦润在付出一腔真心后,最后却一无所得。
因这份莫名的情绪,许云帆才想跟着感觉走,也许有一日他们之间的感情会有水到渠成之时呢,到时候,也算是皆大欢喜,不辜负秦润的一片真心了。
若是……
许云帆懒得去想那些尚未发生的事,人生在世,应当不念过往,不惧未来,何必自寻烦恼呢。
眼下,就他们目前的关系,自己的贴身小裤子让秦润洗,许云帆多少还是会感到不好意思。
想开口说点什么吧,又怕秦润觉得他矫情。
毕竟秦润给他洗衣服,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
其实不止许云帆会感到不好意思,秦润同样感到尴尬不已。
他一个没嫁人的哥儿,给一个外男洗这种贴身小衣物,并不合适。
只是他不洗,许云帆又记不住,总不能留着让它发酸发臭吧!
许云帆摸摸鼻子,俊脸上染上一层薄红,心想,秦润对他这么好,出于投桃报李也好,亦或者是出于别的感情也罢,他以后要对秦润好才行。
另一边,小篮子里放了四个面包的秦安高兴的不行,一出院门,他便将手里咬了一小口的面包放进篮子里,再把芭蕉叶盖好,脚步急促的往秦奶奶家跑去。
路上,秦安碰到其他从地里干活回来的村民,有的人看到他,只看一眼便继续往家里赶。
在他们看来,跟个小傻子打招呼,那就像跟头牛打招呼一样,你还能指望牛回应你一声吗?
就算秦安会回应,有的人也觉得没必要,谁让小秦家现在没落了,哪怕找了个上门的汉子,但许云帆会不会留下来,又会留多久,那都不好说,再说了,许云帆留下来又如何,小秦家也不会再出现个童生来,所以,他们自然没必要与小秦家交好了。
有的村民就是这么势力,但有的就不是了。
同族的一些长辈见到秦安跑的满头大汗,一些大伯大婶都开口问:“安哥儿,跑那么快,是要干啥去?小心点,不要摔着了。”
秦安在家,那是很正常的,许云帆问什么,他都会开口回答,出门在外就不一样了,面对其他不算太亲近的村民,秦安就像个哑巴,半天放不出一个屁。
以前的秦安,面对这种情况,准会低着头,看起来胆怯懦弱,自从许云帆来到小秦家后,他已经改变很多了。
虽然没有开口回答,但他伸手指了指去秦奶奶家的路,意思很明确了。
秦氏一族的人都知道,小秦家与秦奶奶家走的比较近,便不觉得奇怪,目光落在秦安手里的小篮子,打量了几眼,嘱咐道:“那你去吧,跑慢点。”
秦安点了一下头,转身又跑了几步,随即,他又放慢速度,快步往秦奶奶走。
“哎,这孩子,总是这样不说话,像个哑巴似的,以后可怎么办哦。”
一位大娘叹了口气,略带惆怅的语气,让身旁的大婶都不自觉的有些发愁,“谁说不是呢,小的见人不说话,大的又是个命苦的,这俩孩子不容易呀。”
“许小子看着是好,但他那样的……”大娘不好继续说了,身为过来人,她们听得多,也见过太多男人三心二意了。
那些有钱的,长得有几分姿色的,少有安安分分的。
在他们看来,许云帆离开大梨村,不过是迟早的事。
跑开的秦安完全不知身后的大娘们怎么想,现在,他只想快点去秦奶奶家,跟三个蛋他们一起吃香喷喷的面包。
“谁呀?”听到敲门声,秦奶奶喊了一声。
村里人,但凡在家的,少有关门的时候,秦奶奶家的院门之所以关起来,是因为前两天家里买了一只小猫。
刚到家里的小猫怕生,一个看不住,它便能从院门口跑出去。
所以,还没有院门高的小矮人秦安拍打院门时,秦二等人看过去,才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秦安踮起脚尖想往院子里看,奈何脖子不够长,身高不够,只能喊一声,“秦奶奶。”
听到秦安的声音,秦大娘赶忙起身去开门,“安哥儿,这个时辰怎么过来了?有事吗?快进来。”
现在正是吃饭的时候呢。
“没有,我找大蛋他们玩。”秦安乖乖的应着。
秦大娘看他满头汗,不嫌弃的用手在他额头上抹了抹,“热了吧,快进来,大娘给你倒碗水喝。”
村里人没那么多讲究,哪会特意买杯子来喝水,平时水瓢往水缸一舀就可以咕噜咕噜直接喝了。
能拿个碗给你倒水,那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秦安被秦大娘拉着,来不及说话呢,听到奶奶的话,大蛋跑进厨房,很快就拿了一碗水出来,“安哥儿,喝水。”
有点渴了的秦安接过碗就猛灌几口,秦二媳妇的菜也做好了,秦奶奶笑道:“大蛋他们还没吃饭呢,你先跟他们一起吃饭了,吃饱饭了再玩吧。”
秦奶奶想,安秦应该还没吃呢,就算吃了,饭点的时间,人家到家里,哪有不喊人的。
“我吃过午饭了。”安秦摇摇头,大蛋给他拿了一个凳子过来,他便顺势坐下去了。
秦二秦三等人等吃饭的空挡也没闲着,每个人面前一个箩筐,手上掰着玉米粒。
秦三抬眸看眼秦安, “吃过了?那可以再吃一点,正好陪大蛋他们一起。”
“不了,我要留着肚子吃面包。”秦安放下手上的小篮子,拉过凳子坐到秦三身边,伸手进箩筐里拿了一把玉米也掰起玉米粒来,他想等大蛋他们吃完饭了再一起吃面包,所以,并未现在就将面包拿出来。
秦大伯好奇问,“面包?什么面包?”
秦安没去过镇上,对于许云帆做出来的面包,没出过几次村的他以为,那都是镇上卖的点心,秦大伯他们应该知道的。
他仰起头,黑溜溜的眼睛看向秦大伯,“面包就是面包呀!”
秦大伯:“……”
我还能不知道面包就是面包?
“大伯是问,面包是什么东西?”秦大伯耐心的解释,“大伯没见过,也没听过面包呢。”
闻言,秦安盯着秦大伯看了一下,这才放下手里的玉米棒,转而把放在脚边的小篮子拿起来放到双膝上,将盖在小篮子上的芭蕉叶拿开,露出里边的面包来,不忘炫耀一下他有个会做面包的哥夫,“这就是面包呀,是哥夫做的。”
秦大伯几人在看到金黄的面包时,还有闻到独特的属于面包的香味后,一个个都咽了一口口水,乖乖,这玩意,一看就知道,好吃!
秦二不确定的问:“安哥儿,这真的是你哥夫做的?”
许云帆一个小汉子,居然还有这等做糕点的手艺?
“是啊!”秦安扭头看不知何时凑过来,已经馋得流口水,背过身偷偷咽口水的大蛋二蛋道:“哥夫说他多做了几个,让我拿过来给大蛋二蛋还有小山他们一起吃。”
“啊?”二蛋听到这,哪里还顾得上丢脸,对着秦安咽了一口口水,“许哥真的是让你拿来给我们的吗?”
秦安点头,“是啊,哥夫说了,有好东西要学会一起分享,他特意装给我拿来的,大蛋二蛋,面包很好吃,很香,还甜呢,你们吃完饭了就可以吃了。”
哥夫说过了,小孩子可以吃很多东西,但到了饭点,该吃饭就得吃饭,这样才是听话的小朋友,而听话的小朋友才有糖吃。
这句话,他记得可牢了。
原本许云帆想说,多吃饭多吃肉,才能长的又高又壮。
转念一想,好像这儿的哥儿并不以高壮为美,只好改口。
秦家人知道,许云帆是从海外来的,读过书,听其他两族的人说,教导他的夫子还是举人老爷咧,所以,许云帆会的东西肯定不少。
出来喊人吃饭的秦二媳妇发现一家人围着秦安,并未看到秦安的膝盖上的小篮子,于是便好奇问:“怎么了?爹娘,奶奶可以吃饭了,安哥儿,今儿你就在这里跟大蛋吃饭好不?”
秦二不理会自家媳妇的喊话,“安哥儿,这就是你哥夫做的?闻着咋这么香呢?还怪好看的。”一看就知道好吃。
来秦奶奶家的路上,秦安跑的快,加上面包刚出蒸屉就被许云帆装篮子里头了,秦家离的又不是很远,这不,现在面包都还冒着热气呢。
热气窜鼻,可不就闻着香味了吗。
“嗯,面包很香,秦二嫂嫂,我吃过饭了。”安秦还不忘回秦二媳妇一句。
秦二媳妇走过来,“你们在说什么面包?我怎么闻到一股香味呢?”
秦三让开身子,“是安哥儿拿了几个面包过来,要跟大蛋还有小山他们分着吃。”
秦奶奶活了几十年,头回见到面包这种东西,光是看着,闻着味就知道,它应该比肉包子还好吃,许云帆能让秦安给大蛋他们带,也是有心了,“许小子挺好的,大蛋二蛋,以后可要听你们许哥的话知道吗?先去吃饭吧,吃了饭再吃。”
“嗯,祖奶奶,我们知道了。”不用秦奶奶说,大蛋二蛋都听许云帆的话,更知道许云帆对他们好,这几天,许云帆在玉米地里见到他们,没少给他们糖吃。
秦大娘犹豫着,“这面包真要给大蛋他们吃?”
倒不是秦大娘觉得孩子吃了他们从未见过、吃过的面包会有什么不好,纯粹是她觉得这东西看起来精贵,做的话肯定不容易。
通俗一点概括就是,值钱。
这几天,许云帆给大蛋他们糖吃,她们不是不知道,一开始还说过许云帆不要给了,糖太金贵了。
可许云帆不听,还说什么这玩意不值什么钱,小孩子喜欢吃就吃了。
这会许云帆又让秦安拿面包来分,秦大娘都不好意思收。
她很想拒绝,让秦安把面包拿回去自个吃,但在触及到大蛋他们渴望的眼神后,这些话又说不出口了。
“吃吧,这是许小子的心意,再让安哥儿拿回去,回头那小子又该说我们对他有意见,不让大蛋几个吃他的东西了。”秦木已经把许云帆看透了两分,那小子,惯会这么说话。
秦二好笑又心疼的揉揉自家盯着面包直流口水的儿子的脑袋瓜,“想吃面包,那也得吃完饭了再吃。”
小篮子里的面包看起来挺大的,比馒头都大,但秦安抓起来的时候,那凹陷的程度,不难看出,这些面包其实很松软,估计不耐吃。
秦家人喊了秦安几次同他们再吃点,秦安都摇头拒绝了,乖巧的在屋檐下掰玉米粒,等大蛋他们吃饭。
原本睡觉的三蛋,一到饭点,小家伙就醒了,都不用秦三夫郎叫,刚把小家伙从屋里抱出来,小家伙便乖乖的站在饭桌旁。
三蛋太矮了,本来秦三夫郎想抱着他吃饭的,小家伙倔强的偏要自己站着吃。
在小秦家时,许云帆就没管那么多了,见三蛋能坐的稳了,许云帆直接就拉过一张高凳子让他坐着吃,哪怕小家伙的下巴卡在饭桌边也不管,只要不卡脖子不妨碍他吃饭就好。
至于夹不夹到菜,许云帆也不管,他们大的帮忙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