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是路人甲[穿书] 第59章

作者:凤黎九惜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习武之人的手掌,用什么兵器,会磨出什么茧子,他都心中有数,暗卫对此也颇有研究,因而在来到此处之后,他便用炮制人皮面具的法子,硬生生在手上多贴了一层几乎与寻常人的皮肤,毫无二致的粗糙假皮。

  暗探想要以此探寻他的破绽,基本上便是没可能了。

  但即便如此,暗探的疑心仍旧未消。

  他又试探着询问鬼无情的来处、家世,但也都被鬼无情糊弄过去。他又几番暗示、试探,不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反应,反而还被鬼无情,误认为了是个好男风的登徒断袖。

  暗探吃了个闷亏,在同事面前丢了个大脸,又的确觉得鬼无情平平无奇,并非他们所寻之人。

  鬼无情察觉了他的心思,便又故意在暗中有人监视的时候——把衣裳脱了,洗浴搓澡。

  他身上涂了药草所制的褐色颜料,在烛火之下,身前更是蓬蓬地长了一片茂密毛发。

  暗中监视的人顿时被辣到了眼睛:“………………”

  真是,真是——不堪入目!

  走了,走了。

  听闻叛逃的那人生得一副极好看出挑的样貌,曾经与御南王还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即便是他擅于易容,但也不可能连着全身上下一点儿死角都没有的一起易了。

  眼前这叫人窒息的中年汉子,容貌普通,体毛茂盛,偶尔转身时,脊背、手臂上,也半点儿都没什么伤疤痕迹。

  看来真不是他们要寻的那位,就是个运气好,得了几个吃食方子,想要在这儿赚些银钱的普通人罢了。

第八十二章

  过来南边儿的暗探来了几次, 鬼无情第一次过了“检查”, 第二次、第三次,也便更加轻松, 只将人糊弄着弄回去了。

  等到四月中下旬, 近五月的时候, 便是采珠的好时候了。

  海边的生活的人家, 水性都是一等一的好,打小在海水里头泡着养出来的。这边儿采珠的女孩儿,都被唤做采珠女, 她们亲自捞上来的珍珠,往往要比其他人采的珍珠昂贵得多。

  按理来说,一年里头, 有数月的采珠时节。海边的人家, 生活都应该富得很才是,但是事情往往与寻常人所想的不同,这些采珠的人家,非但没有富得流油,反而比起寻常生在内陆的百姓更穷苦一些。

  这便是这时的不便之处了。

  南海盛产珍珠, 但珍珠却往往不是从南海的采珠人手里,送到内陆去的。而是有专门的商户,在南海一片硬将珍珠压到低价, 再进行收购,随后又将珍珠磨粉,或是入药卖给药铺, 或是打造成成品首饰,高价售卖给各处的权贵、富户的女眷。

  此间成本颇低,盈利自然可观。海边的渔民也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门路,但他们到底势弱,一来路途遥远,颇有风险。二来没有人脉,无处发展。因而这么多年过来,也只得一直被来往商户剥削全然没有可行的办法。

  因而在鬼无情提出组织人手,自组商队,一路北上的时候,饶是他已经颇有威信,但诸多渔户,却还是沉默了下来。

  鬼无情也不逼迫他们,只是让他们自己好好想想,自己回去歇下了。

  第二日一早,他尚且未曾起身,便被诸人前来的声响惊醒了。

  一支简陋商队,就此组成了。

  鬼无情取了他身上一多半的银两,买了这周边近二十支村落内的上好珍珠,又备好了许多特质过的海鲜零嘴儿,预备一路走,一路卖。村里进了商户的人有样学样,也都整理好了自家攒下来的,品相极好的大珍珠,珍惜地揣好了,又带上弄好的海鲜,这才跟着鬼无情,一起上路了。

  鬼无情自然不会只自己引着人走,他一路过了两处城镇,等到到了大城里头,便叫诸人先行休整,自己去了一家商行,去寻人家掌柜的了。

  他们这一支粗制滥造的商队,近日里在商户里头颇为有名。

  珍珠这一块儿点心就这么大,里头能捞的油水是有限的,你捞得多了,我能捞的,自然便是少了。

  因而,这本来本本分分造点心的人竟然想要翻身,跟着个外乡人,也想从点心上咬一口吃的事情,可谓是再滑稽不过的事情了。

  各家商户都准备好了看笑话,众人之间都有默契,已经有了默认的盟约:这支“商队”的珍珠不收,他们所售卖的,以珍珠所制的东西也绝对不收。

  没了收货的买家,他们就看这些白日做梦的渔民,要怎么把自己吃点心的心给熄了。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支本该“心高气傲”,本该自己一支艰难苟活的商队,在眨眼之间,就搭上了巨富崔家的商船队伍。

  这实在是………太让人一言难尽了!

  说好的大家一起抵制他们呢!您怎么能不声不响背着我们和他们接触了呢!哎呀,哎呀,早知道这样,他们就早点儿出手,把这些人手里头的货先搜刮干净了啊!

  诸多商户心痛不已,崔家是巨富,更有些官场上的关系,这些商户就算是被坑了,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忍痛看着想吃点心的新对手,被拉到了崔家的商船上。

  心痛,心痛,太心痛了!

  悲伤,悲伤,太悲伤了!

  各家各户又不甘心又上火儿,暗地里去打听——原来是那领头的外乡人,用了他处理海鲜的食方子,换了个人情,搭上了崔家。

  商户们顿时心更痛了。

  海鲜这种玩意儿,讲究的就是一个鲜。在没有保护手段的情况下运去其他地方,在路上就臭烘烘地烂成一滩了。

  这也叫商户们只能忍痛放弃了极广阔的一大片市场。

  但那不知道从哪儿蹦出来的食方子………它不一样啊。

  商户们一开始还没有注意到那些吃食,但在第一个商户知道了这玩意儿能长期保存之后………大家伙儿就都知道了。

  因为这玩意儿——潜力是真的挺大的。

  虽然没有新鲜的时候吃起来鲜美,但味道也不算差,尤其是因为特殊处理,那些不知道怎么弄出来的海鲜——都能存放好一段时候。

  这就是无形地将市场开拓出了一部分啊!

  商户自己也不是没捣鼓过,还有人买来小零嘴专门让厨子照着做的,不过因为时候尚短,之后小渔村也没再整过这玩意儿,大家伙这会儿也都还是懵懵的。

  所以这食方子,也还是很值钱的。

  即便是日后被人咂摸出来是怎么做的了,但若是能抢占先机,也是能狠捞一把的。

  就这么被崔家得了。

  唉,愁。

  你说你堂堂巨富,怎么能这么鼠目寸光?就算你得了食方子,可是再养出来一家卖珍珠的商队,你这不是因小失大,乱倒腾嘛!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气,该搭的商队都已经搭了,这些商户再怎么气,也都再没办法了。

  鬼无情登上了北上的船,他之前一路南下之时,便左右打探,知晓了许多商户之间的消息,因而在此刻出手,便一逮一个准儿,能寻到最好的大船,摸到最好的机会。

  小渔村里出来的青壮年都还懵懵的,他们一路被鬼无情带着走,到如今莫名其妙地搭上了这么一艘大船,还能免费地一路坐到最北边儿,实在是摸不清楚怎么回事儿。

  鬼无情低调行事,整天窝在船舱里,深藏功与名。

  他们一路走,一路卖,鬼无情开始还挨着不出手,曾家本来还主动提议,帮他将这些珍珠,用上好的价钱卖出去,但却也都被鬼无情推拒了。

  小渔村里的人急得上火,但碍于鬼无情之前在村子里头立下的威信,却也还是挨着不说。

  等到他们走到一半儿的时候,鬼无情终于出手,将珍珠分了三五上等,尽力弄出了好看的包装,把珍珠卖了一部分出去。

  价钱挺高。

  买的人挺多,还有一个买许多的。

  小渔村里的人还没一次性见到这么多银子,笑得直咧嘴,还有的后悔自己拿的珍珠太少了,抓心挠肝的。

  崔家的人也看得挺惊,管事的暗搓搓过来问是怎么回事,鬼无情也不藏私,一点两点都给说了。

  崔家管事惊得砸嘴,“………还能这样?”

  鬼无情:“您知道传销洗脑吗?”

  崔家管事:“???”

  鬼无情:“那您知道保健推销吗?”

  崔家管事:“???”

  鬼无情道:“那您知道舆论引导吗?”

  这个崔家管事终于听明白了。

  不管是传销洗脑包,还是保健品推销,其实都是有一个共同点的。

  抓住大众渴求心理,对症下药,前者是逮住一点儿从众心理,硬生生把你给灌傻了,后者是拿着骨头往狗面前丢,让你自己心甘情愿地把药往下灌。

  鬼无情其实没干啥。

  他只是拿糖人寻了几个孩子,随口编了个情情爱爱的顺口溜叫他们到处传唱。又拿一点小钱收买了几个乞丐,叫他们满地方散播鲛人与渔夫的悲伤曲折狗血爱情。

  自己还亲自出门,拿海的女儿当了底本,混了真假替身、父母亲友两相阻拦、失忆绝症海啸天灾误会错过,更有鲛人割肉救情夫,落泪成珍珠,还有恶势力那谁那谁商家设计捕鲛人,将其献给某家权贵以求财路…………等等情节,当了几回说书先生。

  故事曲折离奇,狗血倾盆。

  鬼无情讲的时候满场都是呜咽的嘤嘤声。

  八卦,谁都爱听。

  人和鱼的八卦………更劲爆有没有!

  这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实在是贫乏了一些。

  就像是一片片干涸土地,大家平日里的娱乐顶了天也就是些杂耍小戏,怎么搞也都只是才子佳人缠缠绵绵。

  话本儿都是套路的。

  翻来覆去,搞东搞西,都是一个骨架儿,另填的不一样的血肉。

  人和鱼这么重口的故事,真是,真是!

  有一点点………迷之好吃呢。

  尤其鬼无情还在里面混了狗血精髓,在这个话本儿戏曲儿都还局限在套路里头的时候,这一盆狗血,真,真是——太新奇了!

  太过瘾了!

  太他妈的有意思了!

  太他妈的曲折离奇让人爱不释手了!

  最后的结局鲛人还他妈因为以为自己没得到渔夫的爱直接嗝屁了。

  听书的大老爷们一个两个哭得哗哗的。

  鬼无情看得都生出了那么一丝丝心虚。

  船靠岸停了几次,他就去搞了几次事。等到鲛人渔夫的爱情故事终于传着赶着奔到他们前面去了,又的的确确地将众人洗了洗脑子之后,鬼无情………就把珍珠拿出来了。

  他们没有制作首饰的手艺,便也只能另辟奇径了。

  ——我们卖的不是珍珠。

  我们卖的,是鲛人泪。

  ——听说因为曾经的鲛人因为种种磨难,没法子在一起,所以鲛人对于所有有情人都怀揣怜爱之心。所以买了鲛人泪,还能叫有情人终成眷属,叫已经成眷属的有情人如胶似漆,甜甜蜜蜜。

上一篇:纯白皇冠

下一篇:医剑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