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之君的日子里 第51章

作者:青渊在水 标签: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顾励问道:“陈奉人呢?”

江夏生道:“我等顺藤摸瓜,总算找到了二条胡同,然而那陈奉端地是狡猾,竟叫他提前跑了。我等于是派了人手在这里守株待兔,另一拨人在城内搜捕他。”

顾励啧了一声,陈奉被惊走,宝藏的事还没套出线索来,前期已经投入了那么多时间精力,不能就这么放弃了,他需得尽快找到陈奉。

“对了,你怎么会知道我的身份?”顾励还在惦记这事,这江夏生怎么会知道他乃是皇上?

江夏生说:“我有个好兄弟,在京营里当兵的,叫谭季伦,他曾经见过您,那天跟我一合计,我才知道我把什么人抓牢里了。”

顾励恍然大悟:“原来你和小谭熟识,难怪了。小谭怎么住在城里?他不应该睡兵营里头么?”

江夏生笑道:“是我那兄弟在京城里典的房,勋戚们向兵营借用劳役时,他便可直接在城里休息,无需再赶回兵营。”

顾励啧了一声,上次巡视军营时便觉得那里的兵卒们精神面貌不好,兵油子多,老实人少,混日子的多,能打仗的少。没想到这些当兵的还要被借来借去的当苦力,这般不受重视,地位低下,怎么养的出好兵强兵。

顾励问道:“你与小谭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都还过得去。我有钱便接济他一些,他有钱便接济接济我。上次陛下不是赏了他五两银子并五匹绢吗。有陛下顾念,这日子总还过得的。”

顾励一震。

五两银子?五匹绢?

他明明是给受伤的将士们赏赐十两银子,十匹绢,上次巡视兵营他还询问过小谭,怎么现在到了江夏生口中,就打了个对折了?

究竟是谁在说谎?

顾励心怀疑虑,和江夏生一起出了小酒馆,分头离开。顾励一个人往正阳门内走,还没走到皇城里呢,忽然有人在他肩头拍了一下。

顾励回过头,居然还是江夏生。

江夏生气喘吁吁的,把顾励拉到无人处,说:“我刚刚收到线人的消息,叛贼陈奉,现在就在宣城伯府!”

顾励问道:“你确定吗?”

江夏生道:“我那名线人宫二就在伯府盯着他,特意托人传讯给我。”

江夏生眼神迟疑,问道:“不知我该如何行事?”

顾励精神一振,说:“知道了,你该如何便如何,不用管我。见到我只做不认识就是。”

顾励雇了辆马车,往宣城伯府赶去。

车把式攀谈道:“相公也是去宣城伯府赶堂会的?”

顾励嗯啊一声,想起来,曾听一车把式提起过,宣城伯家的戏班子乃是京城一绝。不过他对这唱堂会不感兴趣,他是要去救人的。

这车把式也挺健谈,笑道:“宣城伯府的堂会戏,不到戌时没个消停。今天晚上有雨呢,您要不要买把伞?”

车把式递来一把伞,顾励一愣,问道:“你怎么知道今夜有雨?”

作者有话要说:唉,今天暂时没办法让奉奉出场了,就让顾由贞小朋友给大家唱一首《小跳蛙》算作赔礼吧。

第35章

他是知道今天晚上会下雨的,不过那时候宫门已经落锁了,他人也应该待在乾清宫里批奏折了。

不过车把式这般热情,顾励还是买了一把。车把式笑着从怀中拿出一份报册,扬了扬道:“这《大楚晨报》,喏,您瞧瞧,上头这每日天气,预测极准,既然说了今夜会下雨,那就定然会下雨!”

顾励不由得笑了。

车把式又说:“宣城伯府今儿这堂会戏,可不一般呐!据说南京城里复社的那帮才子们都来了,要看宣城伯家里新排的一出《牡丹亭还魂记》!”

复社这个顾励知道,是明末时期一些文人士人们结成的诗社,囊括了晚明时期的文人圈子。甚至,复社因为推行复古文风,影响了科举主考官的文学审美,进而都影响了科举。

顾励颇有些感兴趣了,他的《大楚晨报》,面向的受众就是这些读书人呢,正好今天可以试探试探这些学子们对晨报的态度。

然而,想象是很美好的,现实是很冷酷的。顾励因为没有请帖,被拦在了宣城伯府门外。

宣城伯府门前,车马来往络绎不绝,宾客多而杂,有朝廷勋贵,有读书人,也有美貌动人的江南妓女。

顾励这张脸,普通人不多见,勋戚们可没少见。顾励不能叫他们认出来,一直以手帕半遮着脸,此时更不好在大门口歪缠,只能默默退到一边。

天色暗了下来,他一个人站在外头,一时间也没多少人注意到他。顾励正琢磨着该怎么进去找陈奉,就听见一人叫他:“是若蓝吗?”

顾励转过头,就见一个文人走上前来。这文人相貌颇端正,两撇长须,俊逸缥缈。若不是他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得久了一点,目光露骨了一点,顾励会更加相信他是个正直的读书人。

文士与顾励四目相对,顾励见这人不是朝臣,不过是普通生员,便放下手帕来。那文士一时间愣了一下,失笑道:“不好意思,认错人了。”

顾励问道:“你可是要去宣城伯府听堂戏?”

文士颔首,笑道:“我与人有约,等了半晌,认错人了,贤弟还请见谅。”

“好说,我也是要去听《牡丹亭还魂记》的,无奈把请帖忘在家中,正等着家仆取来呢。”

“也是这些下人们眼拙,叫贤弟在这里吹了这些冷风。贤弟与我一道进去便是。”

这话正中顾励下怀,当即欣然从命,与文士一起进了府中。

两人一番攀谈,文士叫谈墨。顾励声称自己乃是宜兴人,姓顾,让他称呼自己顾宜兴便是。

文士讶然道:“难道贤弟便是《大楚晨报》上刊文的那位顾宜兴么?”

顾励惊喜道:“怎么?贤兄读过?”

文士称赞道:“贤弟之高见,简直振聋发聩,醍醐灌顶啊!能在此地惠逢贤弟,乃人生一大快事!”

顾励被他吹捧得飘飘然,几乎以为自己一旦穿回现代,立刻就能公考上岸了。二人欣然进了宣城伯府,谈墨带着他走到一偏僻处,那里已经坐了两个陌生年轻人与两个妙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