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驸马但误标记太后 第211章

作者:江俯晴流 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甜文 复仇虐渣 GL百合

“我即刻便会带付昭返回北境。”赵神聆沉声道,“你放心,北境三十万大军将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京城那边若有任何异动,我的鹰会比孟珚的‘夜枭’更快。”

“多谢。”慕兰时颔首,“京城见。”

“京城见。”

她们便在这寂静的山谷中,定下了她们足以颠覆整个天下的攻守同盟。

当夜,赵神聆便带着她的人马与身受重伤的付昭悄然向北而去。

而慕兰时则带着戚映珠,与她那支不足百人的“惊蛰”,押解着那个如今已是她最重要“政治资本”的废人孟瑞,踏上了潜回京城的最危险的道路。

***

自离开一线天那日起,他们便昼伏夜出,专挑荒僻无人的山路而行。

慕兰时将那支不足百人的“惊蛰”分为三队。一队负责押送如今已是行尸走肉的三皇子孟瑞,远远跟在后面;一队由统领亲自带领作为斥候,在前路清扫所有可能的眼线与障碍。

而她自己,则与戚映珠一道,只带着两三名最精锐的护卫,行在最中心。

戚映珠的话依旧很少。大多数时候她只是沉默地坐在颠簸的马车里,任窗外单调的景物飞速倒退。那场发生在“不系园”的彻底宣泄,仿佛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

她选择了这条路,便也接受了这条路上所有的沉默与代价。

慕兰时则似乎又变回了那个杀伐决断的中书令。她每日只睡不到两个时辰,其余时间都在研究舆图,或是处理那些由“惊蛰”的秘密渠道从京城送来的雪片般的密信。

孟珚已经彻底疯了。

在得知三皇子孟瑞被擒、萧鸢身死、自己布下的天罗地网被慕兰时反过来撕了个粉碎之后,她便将慕兰时正式上奏为“勾结异姓王,意图谋逆”的大祁第一逆贼。

海捕文书已贴满了天下的每一处城墙。

那支本该由慕兰时统领的三万大军,如今已成了追捕她的最强大的猎犬。

这一日黄昏,当他们在山中的一处破庙临时歇脚时,慕兰时正对着一张京城的防御图眉头紧锁。

她们即将进入京畿地界,而这里无疑是孟珚布下的最严密的一张网。即便是“惊蛰”也再难如之前一般来去自如。

“你在看如何入城?”

一个清冷的声音忽然自身后响起。

慕兰时回头,看见戚映珠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她的身后。

“不错。”慕兰时没有隐瞒,“孟珚封锁了所有官道与水路,即便有赵王相助,想要不惊动任何人潜入城中也难如登天。”

戚映珠的目光落在了那张舆图之上。

她静静地看了片刻。

随即,她伸出纤长的手指,点在了舆图上一个几乎快被遗忘的角落。

那里是皇城东北角,一片早已荒废了数十年的旧宫。

“这里,”她说,“有一条早已被废弃的暗渠,引的是玉泉山的活水,穿过旧宫直通城外的雁亭江。”

慕兰时的眼中第一次闪过了一丝真正的、无法掩饰的诧异。

她看着戚映珠。

戚映珠的脸上依旧是那份惯有的平静,可她的眼神却不再是空洞的。那里面有一种慕兰时从未见过的、属于上位者的洞悉一切的清明。

“这条暗渠是前朝所建,本朝建立之后便已封存。知道它的人不会超过五个,而这五个人如今都早已化作了枯骨。”戚映珠淡淡道,“孟珚她再聪明,也绝不会将兵力浪费在一个早已被所有人遗忘了的,不存在的入口之上。”

慕兰时看着她,许久没有说话。

她忽然发现自己似乎从未真正地了解过眼前这个人。

她一直将她视作需要自己用羽翼去庇护的珍宝,却忘了这件珍宝在前世,曾是那个与自己斗了一生的、冷酷无情的……铁面太后。

……总是在朝堂上,呵斥她“荒唐”的太后娘娘。

“你怎么会……知道这些?”慕兰时问。

戚映珠看着她,缓缓地笑了。那笑容带着一丝怅惘,也带着一丝终于得以释放的、属于她自己的风骨。

“大人,”她说,“您忘了。那座宫城,我也曾住过很多年。”

那一瞬间,慕兰时忽然明白了。

她此番千里奔袭从孟珚手中救回来的,不仅仅是她的爱人。

更是一个足以在智谋上与她并肩,甚至在某些领域比她更强的……同谋。

“我明白了。”

当慕兰时听完戚映珠关于“废弃暗渠”的描述后,她只说了这四个字。但戚映珠看到,她那双始终平静无波的眼眸里,第一次燃起了一簇真正的、名为“胜算”的火焰。

她没有再多问戚映珠是如何得知这条前朝秘辛。对于真正的同谋而言,信任远比盘问更具力量。

当夜,慕兰时便下达了全新的指令。她麾下那支精锐的“惊蛰”,如同一具被重新校准了方向的杀伐之物,开始围绕着“从水路潜回京城”这个最大胆也最疯狂的核心,努力起来。

数日后,雁亭江畔一处芦苇丛生的荒僻渡口。

一艘不起眼的乌篷船悄无声息地滑入了芦苇荡的深处。

“入口就在那座废弃的水神庙之下。”船头,戚映珠指着远处一片隐没在杂草中的断壁残垣对慕兰时说道。

慕兰时点了点头。她身旁的“惊蛰”统领立刻打了个手势,数道黑色的身影如水鬼般悄无声息地滑入水中,朝着那座水神庙的方向潜行而去。

半个时辰后,其中一道身影自水中冒出,对着岸边做了一个“安全”的手势。

慕兰时看向戚映珠。戚映珠迎上她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

她们二人连同另外两名亲卫,一并走入那冰冷的、带着水草腥气的江水之中,在那座早已被掏空了神像的破败水神庙里,找到了那个被厚重青石板掩盖了近百年的黑暗入口。

暗渠之内,一片死寂。

只有水滴自头顶的石壁上不断滴落,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出清脆而诡异的声响。空气中满是尘封了百年的潮湿与泥土苔藓的味道。

他们乘坐着一艘极小的皮筏,借着微弱的水流与船尾无声的划桨,在这座城市最深沉的腹地之中缓缓穿行。

慕兰时手中的一盏羊角风灯,是这无边黑暗中唯一的光源。

那微弱昏黄的光,照亮了戚映珠比平日里更显苍白的脸。她似乎有些畏惧这黑暗,身体下意识地向着慕兰时的方向靠了靠。

慕兰时察觉到了。

她没有说话,只是将自己身上那件还带着体温的干燥披风解了下来,轻轻披在了戚映-珠的身上。

戚映珠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又缓缓地放松下来。她将自己更深地缩进了那片带着熟悉的、清幽兰芷之味的温暖里。

不知过了多久,当前方终于透出一丝不属于风灯的皎洁月光时,她们知道,到了。

皮筏在一处堆满枯枝败叶的干涸水池中停下。

当慕兰时率先推开头顶早已腐朽的木制井盖翻身而出时,一股夹杂着皇家园林独有的、名贵花草与清冷玉石气息的久违空气迎面而来。

他们身处于一座早已荒废的杂草丛生的庭院之中。不远处是一座坍塌了大半的宫殿,飞檐之上甚至还长出了一棵不知名的歪脖子树。

这里是皇宫的禁地,冷宫。也是整个京城防备最松懈、最被人遗忘的角落。

她们回来了。

如同一把最锋利的匕首,悄无声息地插回了这座大祁王朝的心脏。

“接下来,我们去哪?”戚映珠看着四周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鬼魅宫殿,轻声问道。

慕兰时的目光越过那片废墟,望向了远处那片依旧灯火辉煌的真正皇城。

“回家。”

她说。

“回慕家。”

***

冷宫的夜比皇城任何一处都更显漫长。

这里的草木带着一股被遗忘了的野性肆意生长,月光透过残破的窗格,在积满厚厚尘埃的地面上投下如同鬼魅般的斑驳影子。慕兰时与戚映珠便是在这样一片充满了前朝旧梦的死寂废墟中,重又踏上了京城的土地。

她们没有在此处过多停留。

借着对宫中地形深入骨髓的熟悉,二人如两道真正的影子,避开了所有巡夜禁军,穿过御花园那片散发着名贵花木异香的幽深黑暗,最终自一处供内侍倾倒花泥的隐秘角门,悄无声息地滑入了皇城之外的夜色里。

京城的长街依旧是记忆中的模样,只是空气里多了一丝不同寻常的肃杀味道。

巡城的兵马比往日多了一倍,街头巷尾四处都张贴着墨迹未干的海捕文书。上面用最严厉的措辞描绘着“国贼慕兰时”的罪状,旁边虽无画像,却也详述了其样貌与身形。

她们二人此刻都已换上最寻常的仆役粗布衣衫,混在偶尔夜行的几个行人之中,并不起眼。

路过一处尚未打烊的酒肆时,里面传来酒客们压低了声音的议论。

“……听说了吗?那位新上任的中书令大人,竟是个通敌的叛贼!”

“谁说不是呢?放着泼天的富贵不要,竟为了一个前朝的乱党妖女,连官都不要了……”

“嘘……小声点!如今这京城可是摄政长公主殿下的天下,妄议朝政,小心你的脑袋!”

戚映珠的脚步微微一顿。

慕兰时察觉到了。她没有回头,只是藏在袖中的手不着痕迹地向后伸了半分,用指尖轻轻勾了一下戚映珠的手心。

温暖而安抚。

随即又迅速分开。

戚映珠的心在那一瞬间像是被羽毛轻轻拂过,所有的紧张与不安竟被这一下小小的隐秘触碰抚平了许多。她重新提步跟上。

慕府坐落于京城最显赫的朱雀大街,府门前那两尊象征着第一世家荣耀的石麒麟在月光下威严依旧。只是此刻的慕府内外看似平静,实则早已布满了来自各方的窥探的眼睛。

慕兰时没有走正门。

她带着戚映珠拐入府邸侧面的一条窄巷,在一处早已被青苔覆盖的毫不起眼的院墙前停下。她以一种三长两短的独特节奏,轻轻叩击着墙上的一块砖石。

片刻之后,那块砖石竟无声地向内缩去,随即整面墙都如同活物般开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门。

门后是早已等候多时的“惊蛰”统领与她的心腹侍女晓月。

“大人!”

晓月见到慕兰时的身影,眼中瞬间涌上了泪水,却又强忍着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先进去。”

慕兰时点了点头,侧身让戚映珠先行。

当那扇暗门在她们身后悄无声息地重新闭合时,那股始终萦绕在身侧的、来自整个世界的窥探与恶意,才终于被彻底地隔绝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