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第46章

作者:昵昵儿女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古代架空

卖驴子的村户是位老头,与几位买家正在“捂行”讨价还价。

李大郎稍稍把魏承扯到一旁去,悄声道:“我刚刚看过那两头驴子牙口,黑的那头虽然牙口磨损不少,但眼大有神,四肢也很健壮,青毛驴瞧着年岁小些,像是能多做两年活,可你看它前胸略窄,体态真不算好,虽说你眼下没什么地,可以后若是地多了,怕是这驴做了不几年活就不成了。”

魏承还真不会看驴,听了李大郎的话他也知道他更看好那头黑毛驴,于是道:“全听大哥的。”

李大郎喜欢听劝的人,笑道:“那头黑驴怕是要在三两银子左右了。”

魏承想到什么,忙道:“大郎哥,我今儿不知道要买驴,忘了准备银两。”

“我爹都想到了,银钱都备好了。”

李大郎拍拍腰上荷包,道:“你既也看中黑驴,那我这就去给你讨价了?”

“那就有劳大郎哥了。”

李大郎拍拍魏承肩膀:“没那些讲究。”

魏承和李大郎回到院子,就看到秋哥儿正抱着罐罐去看驴子,罐罐也是胆大竟还敢去摸那两头毛驴的耳朵。

“哥哥!”

罐罐从秋哥儿怀里跑出来,来到魏承跟前,高兴道:“那头驴驴,好乖啊。”

魏承想了想,悄悄问罐罐:“罐罐喜欢哪头毛驴?”

罐罐左右看了看,点了点那头黑驴:“罐罐喜欢,这只。”

有罐罐的话魏承心里就更安稳了。

三两银子属实不少,若是再买回去一头孬驴也是真够憋气的。

很快就轮到李大郎和那卖驴老头在袖子中“捂行”,两人竟然认识,讨价还价之前还说了几句家常话。

过了会儿就见着一位村户交了银子,欢喜的带走了那头青毛驴子,人群中传出一阵可惜的叹气声。

很快地,卖驴老头道:“这头黑毛驴也就让给李大郎了。”

有人还忿忿道:“老驴头,你既和这茂溪村的李大郎认识,还让我们来讨什么价?”

“对啊,你这不是玩我们呢吗!”

卖驴老头幽幽道:“你们嫌弃黑驴年龄大,我定三两,你们有给二两五,也有给二两六,还有人压到二两一,李大郎给了二两八,我管他认识不认识,谁价高我卖谁!”

见着李大郎往外掏银子,众人哑口无言,也都悄么声的散了。

见着李大郎带来的俩孩子新奇的绕着毛驴看,卖驴老头看出什么,皱眉对李大郎道:“你是替这俩小子买的驴?”

他没往上要价,也是看在李茂德的份上。

李大郎自是明白驴老头的意思,找补道:“这不我爹很是喜欢这俩没父没母的小子,所以特意嘱咐我来陪他买驴。”

卖驴老头用鼻腔哼了声,背着手没说话。

魏承听到他们对话,对卖驴老头道:“爷爷,您甭怪大郎哥没和您说明这驴是买给我们的,这毛驴我和弟弟看着属实喜欢,您若是觉得价要低了,再往上提提也成。再者这毛驴虽说是天生做活的牲畜,可也是您一点点喂养长大的,您将它卖了换了银钱,肯定也想给它找个好良善人家不是?我们家也就只有我和弟弟两人,家中田地只有两亩,买驴也是为了能自个儿赶车去镇上私塾读书顺便再卖卖自个儿种的菜,我兄弟二人定不会像有些人那样,买了头驴就恨不得让它往死里耕田种地。”

“对啊,叔,你看这承小子说得也是。”李大郎忙道。

魏承这一番话似是真说到卖驴头心里,他背着手点点头,叹气道:“带走吧,带走吧。”

等李三郎和秋哥儿也抓好了猪崽又回了趟娘家,几人便赶着牛车牵着驴回了茂溪村。

李大郎在路上还说:“这驴老头脾气是又犟又抠门,但心不坏,我爹当年帮过他所以他好心给让了两百文,这要不是魏承你说那番话,他没准还真能反悔!”

又道:“这驴你们先养两天,之后让你三郎哥先教教你怎么赶车,等熟悉熟悉之后你再上手,莫要伤了自个儿和小娃。”

魏承道:“大郎哥,我记着了。”

他们牵着头驴回村,一路上有不少村民出来看热闹还有人打听多少银子买的,哪来的银子,是不是问里正家借的云云。

而魏承一手牵驴一手牵着罐罐,目不斜视的绕开这群喜好搬弄是非的婆子。

将毛驴拴在屋后的一颗树上,魏承赶紧去从小铜罐取出来三两钱,买驴二两八,还要拿出百八十文去村中木匠去做套车。

还完银子后,魏承又带着罐罐上了山,罐罐背小背篓和杏儿一起打鸡草,而魏承在河岸附近打鲜嫩苜蓿给驴子吃,驴子食量大,一天可真是要吃不少粮,也好在驴子不仅吃草也吃秸秆麦糠,这些在村中很是好收价也不贵。

吃过晚食天也没黑,魏承喂过鸡和驴子,就挑水去灌溉后屋菜地,那村里的两亩田地魏承每隔几日天还没太亮就会去锄草,就连豆苗娘都说这家里家外的地都让魏承拾掇的像模像样,一点也不输他人。

夜色降临,小草屋里传来罐罐困倦的轻鼾声,魏承坐在油灯下还在仔细认真的临摹字帖。

自从前些日子秦家人来闹过一回,秦氏又说出魏大年的真正死因,魏承心里就埋下为父报仇的种子。

一开始他不想相信秦氏说的话,可越想当年的事情他就越觉得离奇,一是他爹身手极好怎么就能伤成那样,一道进山的人不仅有旁村的猎户汉子还有魏二年魏三年,他们会不会做了什么?二是当时魏老太太的确支开了他和秦氏,吵着嚷着要和他们分家就是怕秦大年死后秦氏和他占了魏家的房子,秦氏气不过带着他去找了秦大勇秦二勇,回来之后就有人和他说他爹死了,这些回忆和秦氏的话也都是能对得上的。

事情过去多年,早已死无对证,可若是眼睁睁的看着仇人逍遥,魏承只觉得自个儿枉为人子,肯定还有办法。

魏承敛了心神,专注练字,油灯跳跃,映着粗纸上瘦映清劲的墨字,隐约中似有世间难得一见的书风。

第37章

晨起, 魏承做好早食后唤罐罐起床,却不成想这娃娃赖在被窝里没动静。

他一边擦手一边道:“罐罐,起来洗漱, 一会儿还要去私塾呢。”

还是没人应。

魏承好奇的走到火炕边, 就看到罐罐小脸压在手掌上,紧紧闭着眼眸但睫毛却动的欢快。

魏承一笑, 这是装睡呢。

他轻咳一声:“罐罐怎么不应哥哥?是不是还没有睡醒?”

“没呢。”

罐罐果然上当, 闭着眼睛乖乖道。

“真没还是假没?”

魏承轻轻点点他因着侧躺压出的一圈雪白肉肉:“你若是再不起, 哥哥给你蒸的水蛋羹可就要凉了, 那到时候就都给杏儿吃吧。”

这话一出,罐罐果然睁眼, 圆小的身体急忙坐起:“罐罐吃,给罐罐吃。”

待看到哥哥脸上的笑容时,饶是连自个儿名都不会写的罐罐都知道哥哥是在诓他呢。

他小拳头紧握, 像个圆润的蹴鞠直直扑向魏承:“哥哥,骗罐罐!”

魏承早有准备也就将胖罐罐接了个满怀,又拿过他一旁的小褂子,笑道:“好了好了,穿好衣裳, 哥哥带你去洗脸洁牙,再磨蹭下去水蛋羹可真的要凉了。”

罐罐很喜欢咸香滑嫩的蛋羹, 也就配合的伸胳膊伸腿儿, 小嘴却是闲不住的:“哥哥,我们今儿,可以不去私塾吗?”

魏承倒是有些惊讶,罐罐向来是喜欢去私塾的,因为那儿有更多的新奇玩意。

他道:“不去私塾, 那我们今儿做什么呢?”

罐罐道:“罐罐想,和毛驴玩。”

魏承一笑,原来是还没稀罕够那头黑毛驴。

他劝道:“我们昨日未和夫子和陈老童生告假,忽然缺堂怕是会引得他们担忧,不如下学之后哥哥带罐罐快些回家再来找驴儿玩?”

罐罐歪头想了想,乖乖道:“好!”

带着罐罐洗漱之后,魏承又拿出桃花香膏,打开盖子一看,里面已经见了底儿。

他用些力气扣出些底儿轻轻涂抹在罐罐小手上:“今儿得去给你买新香膏。”当初买这香膏是因着罐罐小脸被寒风吹得皴红,后来涂抹半月小娃的脸就彻底好了,而罐罐也养成了每日都要涂香香的习惯。

罐罐快速揉着小手,又啪啪拍在自己脸上:“罐罐还要,这个!”

“行,那就还买这个。”魏承收拢下空盒。

他们早食吃得是蛋羹和新煮的谷子米饭,又配了一道凉拌胡瓜。

自打后屋的胡瓜熟了后,他们几乎每天早上都吃这道凉拌菜,罐罐年纪虽小,却一点也不挑食,给什么就吃什么,尤为喜欢翘着小脚干啃脆嫩清甜的小胡瓜。

说起来家中的胡瓜结得正好,等驴板车做好,他们就要挑捡出来带去镇上卖。

虽说这个时节的蔬菜瓜果不值几个铜子,可积少成多,钱也就慢慢攒出来了。

今日家中要添几样物件,魏承也就唤罐罐去拿小铜罐子。

“哥哥,给。”

魏承将罐中银子都倒了出来,哗啦哗啦一片声响。

那二十两不动,他们眼下还有二两五百文银钱,想到要买的东西不会太贵,只带一百文就够了。

.

今日村中牛车上人少些,二人也早些来到镇上,眼下入学时候还早,魏承便带着罐罐去买些小物件。

杂货铺子才开张,小二打着哈欠把二人迎了进来。

魏承说明要那瓶桃果香膏,小二上下打量他一眼,嘿嘿笑道:“小哥,你这是要送给哥儿还是姐儿?”

魏承个子高,人又稳重,常有人把他看成十二三岁。

魏承还未说话,就见罐罐垫高了脚丫,小手啪得一声拍在桌子上,道:“哥哥要送给我的!”

小二连忙道:“原来是给弟弟买啊。”

他收了玩笑,认真给他们介绍道:“你说得桃果香膏,膏体黏腻,冬日涂抹倒是护脸护手,不过这眼见着入了夏,再涂这个就有些不适了。”

魏承一想也是,这两日给罐罐擦脸,总是要揉化好久。

他便道:“那夏日该买何种?”

小二将一抽屉小瓶香膏拿了出来,道:“这几样就正合适。”

他将瓶塞抽出,魏承也就看到里面膏体的确比上一瓶水润清爽不少。

小二道:“青木,香柑,桃香,两位想要哪一个?”

魏承看向罐罐,罐罐道:“要桃香香。”

这一瓶香膏就花去三十文,魏承又问:“可有小蒲团?”

“有的,有的。”

魏承想到他们赶驴车去镇上,这一路上很是颠簸,没有他在后面护着,也不知道罐罐会颠簸成什么样子,所以就想买上几个软乎的蒲团,也让小娃少遭些罪。

两个小蒲团又花去二十文,来到杂货铺这一趟便花了五十文。

东西寄在铺子里,兄弟二人快步去了私塾,今日他们还是接着临摹字帖,听着诸葛夫子谆谆善诱道:“无论是县试,府试,还是更高远的解试,判卷官先入为主的是学子字迹书风,若做不到楷法遒美,你文章再如何文理优长也不会入了考官的眼。”

这话一出,众学子都谨慎对待起来,就连罐罐也被感染了,他小脊背坐得很直,眉毛严肃皱着,一笔一划的在……描竹影。

上一篇:我在大周模拟经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