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进斗金
再说沈宣用了晚饭后,就躺着床上又开始思索起自己的创业大计。
原本的点子还未开始就因为缺钱中道崩阻。他不得不先放下在掷金街开美容铺子的想法,改做小成本的生意。
要说成本低的话,那还是小吃茶水生意最为简单。铺子门脸也不需要太大,只要有个后院,有口井,可以打水生火就行。
沈宣仔细想了想,决定这小吃生意还是要在掷金街上做。
蜂蜜吉士茶他是不可能卖了,但小吃的话,往往比较油腻,学子们怕弄脏了书,其实在国子监附近不如茶水好卖。
而状元桥的酒楼茶馆格调都比较高雅,是不允许小商小贩进去叫卖的,光靠着里面的客人出来买的话,赚的自然不会太多。
但掷金街的秦楼楚馆客人众多,附近的戏院也是有不少客人的。
且这些地方不讲究什么逼格,是允许附近的小摊小贩进去叫卖走店的。
相对来说,掷金街的生意肯定会比状元桥要好一些。
这等小生意就是这样,虽然成本低廉,但因为卖不起价格,所以上限也低。
沈宣如今最想做的还是那美容铺子的生意,做小吃不过是过度一下。
那掷金街上做小吃的摊贩和店铺无数,同质化的不少。光是馄饨摊子就有三家,卖包子的也有两个。
沈宣仔细想了想现代世界的各种街头小吃,倒是有不少东西他都还没在这掷金街上见到。
其中任意一样拿出来售卖,应当都能吸引到顾客。
最后经过了一番筛选之后,沈宣决定挑两样容易下酒的小吃来做。
毕竟附近青楼和戏院里喝酒的客人多,他们也是平日里最爱购买各种小吃下酒的。
第45章
这小吃一样是炸鸡一样是红油串串,两个都是重口味,且气味浓郁,更容易吸引到路过的客人。
铺子他决定只租一间很小的门脸,毕竟只卖这两样小吃,地方够用就行。
他自己如今碍着世子未婚夫郞的身份,是不能亲自去叫卖的,就还得去人市上买两个人来用。
这一样样事情说起来简单,但也不是一蹴而就能做好的。
先是小吃的口味,就炸鸡来说,沈宣虽然吃过不少,在现代世界念书的时候也自己做过,但大多数都是现成的腌料。
现在他要在大晋开店,自是没有那么容易,腌料也得自己调配。
翌日,沈宣一早又出了门。他先去了一趟市集,循着味觉记忆买了大蒜、洋葱、黑白胡椒、辣椒、姜黄、茴香、花椒、孜然、芝麻、花生、虾皮、干海贝等等各色香料和配料回去。
等到了家里,就进了厨房,说是馋了老家的吃食,想要自己来做。
京中的大户人家哥儿和女子规矩虽多,但却不禁厨艺。甚至就算是他们自己不做,在出嫁之前还要象征性找人学上一些基础的厨艺,以示贤惠。
沈宣要进厨房,就算是尤妈妈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只能由着他来。
因为那个厨娘是薛凤麟给他送来的,不属于白氏和叶家任何一方,沈宣就也留了下来,让她帮着自己打下手。
不过这秘方之事,知道的人自是越少越好,所以沈宣在重要的部分却也防了她一手,没有叫她靠近跟前,而是让她去准备屋里所有人的饭食。
他先将买回来的十几样东西全都炒干后磨成粉末,这就是一项大工程,就算是有厨娘帮忙,沈宣也整整弄了一天,做的手都酸了。
到了第二天,沈宣才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了那些粉末,又加入面粉、食盐、糖粉、玉米粉、糯米粉等制成了裹粉,之后才让人买来几只童子鸡,以蛋液调配着那些裹粉试着油炸了一只鸡。
沈宣这炸鸡调料的味道实在是太香,童子鸡一下了锅,整个厨房里就飘满了香气,把正在另外的灶上炖汤的厨娘都吸引了过来。
“沈哥儿,你这炸鸡到底是哪儿来的方子?实在是太香了,我还是第一次闻到这么香的鸡。”那厨娘姓黄,看着沈宣把金色的炸鸡从油锅里捞起来放在盘中,忍不住咽了口口水问道。
沈宣见了就撕了一只鸡翅递给她道:“你试试这炸鸡味道如何?”
黄厨娘不过吃了一口,就睁大了双眼,之后就满嘴流油的把那只鸡翅给啃的干干净净。还忍不住交口称赞道:“外焦里嫩,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这么好吃的炸鸡,沈哥儿您不如教给我做,以后您要吃的时候,也省的哥儿您还要亲自动手。”
沈宣知道她是看上了这方子想学,但却不可能教她,只是笑笑道:“这是沈家祖传的方子,我也是凭着小时候的记忆自己做出来了。” 别的就不再多说了……
黄厨娘听了,便知道沈宣不想告诉自己。她也不是个没眼色的,知道这种祖传的方子有许多都是各家绝活,不会轻易外传,便自觉的退到一旁。
沈宣这时才掰下另一只鸡翅吃了,入口之后,他微微皱眉。
炸鸡的味道是对了,但是口感比起现代世界吃过的酥脆感还要差了一筹。
他想到那个世界里的炸鸡裹粉里都会放些面包糠,但大晋没有面包,更别提面包糠了,这口感自是差了一些。
沈宣仔细想了想后,忽然转身回到房中。屋子里还有些之前叶家送来的点心,里面有一些桃酥是外面芝味斋卖的,味道倒是不错。
沈宣随手拿了几块,搓成粉末后放进一只茶杯里,再把那杯桃酥粉拿去了厨房,混入了炸鸡裹粉里面。
这一次,他又重新裹粉炸了一只童子鸡。这只鸡起锅之后,外皮就明显比之前的那只更加松脆。
沈宣又叫来那黄厨娘,让她再尝一尝这一只鸡。
黄厨娘一试,便发觉这次的炸鸡比上一次的更加酥脆可口。心中更是惊讶,也不知沈宣又加了什么调料,才能有如此效果。
“这次味道如何?”沈宣开口问道。
“外皮比上次更加香脆了许多,更好吃了。”黄厨娘老老实实的答道。
沈宣这才也尝了一尝,果然味道不错。
他这时才从外面招来了金枝和金桂两人,把后面炸的那只鸡给他们分了,又让他们把先炸的那只鸡送给素云和素月吃。
金枝金桂一进来就闻到了炸鸡的香味,原本还以为是黄厨娘做的,没想到却是沈宣亲自下厨。
见沈宣把自己亲自做好的炸鸡给他们吃,金枝金桂两人受宠若惊。心中更是有些感动,心道沈哥儿真是再好不过的主子。
他们自从跟了沈宣以后,几乎都是跟着沈宣后面吃香喝辣,口味也被养刁了不少。
但这炸鸡入口以后,金枝金桂两人便还是被它的味道给惊艳了。
这鸡大概是他们此生吃过的最好吃的鸡了,味道比侯府宴席上的烧鸡还好。就连外面出了名的何记烧鸡也比不过!
吃完炸鸡以后,金桂就把之前那盘炸鸡送到了素云和素月那里。
素云和素月自打来了沈家以后,虽说月例还是跟着叶家发,但受了尤妈妈不少气。
原本他们对一起从薛府里过来的金枝与金桂也有些敌意,但见着昨晚金枝金桂也没少挨尤妈妈的说,心里对他们的敌意就也少了一些。
见金桂端了炸鸡过来,素云素月也是客客气气的招呼他到屋里来坐。
金桂便把这炸鸡放在桌上道:“这是方才沈哥儿亲手做的,一共做了两只,只用了几只翅膀,说剩下的都分给下面的人吃了,特地让我把这只送过来。”
“这真是沈哥儿亲自做的?”素云有些惊讶的问道。
他虽然擅长一些点心糖水的厨艺,但叫他做出这么一只炸鸡却是不能。没想到沈哥儿的厨艺还这般好?
“自是真的。”金桂笑笑说道,又故意小声补充了一句:“这炸鸡统共只做了两只,可没有尤妈妈的份,两位哥哥吃了可别说漏了嘴。”
素云素月和尤妈妈关系恶劣,话都没有一句,又怎么可能与她说这些。
不过听到金桂的话,他们却还是十分高兴,心道这肯定是沈宣让金桂过来对他们示好,又与金枝金桂有了一些同仇敌忾的感觉。
一边分食了那炸鸡,一边对金桂说道:“那老婺婆整日喝三道四,连沈哥儿这个主子都不放在眼中,合该乱棍打了出去,哪里还配什么吃食?”
金桂这时便接着点点头道:“是,沈哥儿不说,是敬着她是侯府过来的,又是薛夫人身边的老人。可她却仗势欺人,爬到主子头上了。”
“说起来沈哥儿也是可怜,孤苦一人来到京中,也没有个娘家撑腰。”
“他倒是个格外和气的,待我们这些下人是没有再好的了,事情做完了就能休息,也从不让我们立规矩,敢问这满京城里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主子?”
听金桂一直在给沈宣说好话,素云和素月对视一眼,心中也有了些想法。
待金桂离开以后,素月才开口说道:“这金桂不是薛府里出来的随侍么?听说也就是沈哥儿入京以后才指过去的,怎得却一直向着沈哥儿说话?”
素云想了想才道:“之前只听说这沈哥儿是个乡下来的,还以为是个好拿捏的。但我刚才仔细想了想,又觉得不是。你看他这么快就能把那金枝金桂给收服了,应当也是有些手段的。”
“那尤婆子虽明面上管着家,但手上的事务却全都被沈哥儿分了出去,已经被架空了。”
“你是说?我们手上的差事是沈哥儿特地从尤婆子手下分出来的?”素月有些惊讶的问道:“他竟能谋划的这么深么?”
“可若是他真有那般谋划,就不会不知道我们是叶家送过来盯着他的,又怎么会让金桂来拉拢我们?你是不是想多了?”
“我也不知道。”素云摇了摇头道:“不过如今我们要对付的是那个尤婆子,倒是与他暂时绑在一条船上,只管向着他便是了。”
金桂回到房中,把与素云素月的对话原原本本的给沈宣说了一遍。
沈宣没想到金桂竟还有这般眼色,知道他这是在向自己表忠心,心里倒是对他看重了两分。
于是便夸了他几句,又开口问道:“金桂,你想不想学认字?”
在侯府里一等的下人都是会认字的,毕竟地位高了,就有许多账目和名册需要管理。若是大字不识,很多差事都是没有资格做的,最多也就只能做个二等随侍。
金桂一听沈宣问自己想不想学识字,便十分欣喜,他知道这是沈宣想要抬举他了。
于是便立刻大声答道:“自是想学的,只是我父母都不识字,在侯府里也没有学的机会,还请沈哥儿指点。”
沈宣听了,便让他拿了纸笔过来,然后在上面写上了一、二、三、四和金桂、金枝几个字。
又把这字和笔墨都递给他道:“这是数字一到四,这是你和金枝的名字,你认一下。一会儿自己去旁边练习,写完了记得把东西烧了,别让尤妈妈看见。”
金桂本以为沈宣会指了素月来教自己、却没想到沈宣竟然亲自来教自己。
他心中又是震惊又是激动,没想到沈哥儿在乡下长大,竟然什么都会。
侯府里文姨娘的女儿甜姐儿已经八岁了,却也才刚刚开始识字呢。
文姨娘自己就大字不识,白氏对别人的女儿也不上心。
还是世子看甜姐儿连帖子都看不懂,说不能做个睁眼瞎,恐出嫁以后被人蒙蔽。才从外面请来了一个识字的姑姑,每隔三日学习一次,费用从公中的账上出。
金桂这时才发现,沈哥儿竟然能写能算,厨艺很好,又会做生意。
他心道难怪世子待沈哥儿这么好,也没嫌弃他身份低微,平日里给沈哥儿悄悄送了那么多东西。
如今看来,沈哥儿除了出身之外,确实是没什么不好。就能做生意能挣钱这点,连侯夫人都比不过他,可比府中不少主子要强多了。
第46章
炸鸡的方子研究好了以后,沈宣又开始琢磨起红油串串。
现代世界里红油串串做起来简单,靠的就是一味红油调料,超市里随处都能买到。但大晋没有现成的红油火锅底料,就需要自己制作。
沈宣大学的时候曾经出国交换过一年,在海外嘴馋美食的时候,也自己跟着网上学习制作过红油锅底。
他凭着记忆拟了一张方子,里面其他的东西市场上要么能找到,要么能弄到替代品。但因为大晋朝保护耕牛,基本不吃牛肉,牛油这种东西却是搞不到的,羊肉又贵,羊油成本太高,就只有替换成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