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小相公他超甜/彪悍夫郎太宠我 第121章

作者:红薯粉条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随身空间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秦润带着许云帆回去的路上,许云帆照旧走在前面,让秦润走后头,前头许云帆走的飞快,“润哥儿我们走快些,我肚子快饿扁了。”

“好。”

秦润又问,“你没受伤吧?”

“怎么可能。”

许云帆觉得秦润问这问题,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耻辱,他雄赳赳,气昂昂的说:“这都是小意思了,再来几个我都不带怕的。”

今儿收拾了一顿人,有点累到了,许云帆多干了一碗饭,这才美滋滋的放下碗。

此时此刻,许云帆还不知道,就因为这一架,给他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

京城。

自从把小儿子送去清风书院后,齐远洋那是操心的不行。

没办法,家里三个孩子,前两个孩子都有乖乖的长大了,也是经商的好材料,唯独小儿子齐修泽。

你让他做生意吧,齐修泽说了,家里都腰才万贯了,他为什么还要同大哥二哥一样那么拼?

整天就是赚钱赚钱,一点意思都没有。

齐远洋以为小儿子志不在行商,意欲进入官场,于是,他是找关系又寻后门的,终于拿到了一个进入国子监的名额,哪知这个臭小子进了国子监没到半年,便同谢柏洲他们“勾搭”上了,四人不是整日在国子监内同其他学子过不去,便是被夫子责罚。

齐修泽的夫子几次找上门,话里话外都说他这儿子不成器,他们国子监的夫子是管教不了他了,让他另请高明吧!

人家说的含蓄,但意思很明显,不过是暗指他儿子不成器,乃是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

要不是顾忌国子监的夫子是真的有真本事,不然,就冲人家这么说他幺儿,齐远洋早就跳脚了。

后来没办法,国子监齐修泽是待不下去了,就算他有脸继续在里边混,他都没脸听夫子训。

更何况国子监那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为大晏朝培养人才的地方。

其他人不知道,难道他还不知道吗,国子监的这个名额,可是他跟皇上砸了一万两才买来的。

当时得了银子的皇上还笑呵呵,说什么,给齐修泽这个国子监名额,他这也是为大晏朝做贡献了。

原先齐远洋还不明白皇上说的什么意思,现在终于明白了。

感情,他这笔银子白砸了呗。

后来,齐远洋同蒋岚方他大哥吃了一顿饭,苦水一倒,蒋岚方他大哥拍拍齐远洋的肩膀说:“没事,国子监他待不下去,那就送去其他学院,国子监里的学子,呃……怎么说呢,估计同修泽处不来,我听说左相家的那孩子过两天就会送去清风书院,清风书院你知道吧,就是我弟当的院长,我弟那人你是见过的,名师出高徒的前提是,你得镇得住学子,国子监里的夫子,虽说有官位在身,可真比起来,终究是我弟官大几级,更不用说他还有我这个大哥,还有一个太子太傅的老爹了,要我说,修泽不想经商,在国子监又待不下去,京城的其他书院,只怕那些夫子就更难管教他了,你干脆把他送我弟那儿去得了。”

齐远洋一听好友这话,顿觉有理。

于是,齐修泽就这么被齐远洋打包送到了清风书院。

为了杜绝齐修泽在清河镇,觉得他管教不到了,天高皇帝远野了心,便将齐修泽的月例一减再减。

没有银子,齐修泽便也掀不起风浪来。

但饶是起来,齐远洋终究还是不放心,就怕哪天收到齐修泽闹着要回来或者在清风书院待不下去了之类的书信。

这天,齐远洋同齐修缚、齐修缘两个儿子商讨事宜时,管家急匆匆,拿着一份书信进来了,“老爷,大少爷二少爷,小少爷来信了。”

管家说的高高兴兴,齐远洋父子三人却是听了,心下就是一个咯噔。

不是吧!

那小子该不会真的要吵着回来吧?

齐修缚、齐修缘都是疼弟弟的,毕竟他们弟弟从小就水灵,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有这么一个令人稀罕的弟弟,兄弟两人着实骄傲了好一段时间,因此兄弟两人自然对齐修泽这个弟弟疼的不行。

可这小子被他们惯坏了,做生意他不做,读书又不好好读,习武又是半途而废,两兄弟都愁了,不知以后他们小弟究竟该靠什么安身立命。

这会听到管家的话,齐远洋父子三人可不就愁了吗。

第117章 高端人才难寻

齐远洋扶额开口道:“拿来我看看。”

算了算了, 这个小子,估计就真的不是读书的料,文不成武不就, 以后在家靠老子养一辈子, 他也认了。

谁叫这是他幺子,是他的第四条命呢。

管家赶忙把一个盒子递过去。

盒子里边, 一封书信在上头, 下头还盖有一层棉布, 齐远洋只顾得看信了,盒子里的东西根本无暇顾及。

齐修缚兄弟都知道自家三弟是什么性子,平时没事,绝对不会书信回来, 如今书信回来,肯定是有事了。

齐修缘急忙问道:“爹,三弟在信上说了什么?可是月例不够, 还是蒋夫子过于严苛受罚了, 要是他闹着回来, 就让他回吧!”

“是啊。”齐修缚一想到自家三弟一个月才五十两月例,这点银子有时候都不够他们请人上酒楼吃一顿的, 可就是这点银子, 他们从小养尊处优的弟弟却得花一个月啊!

齐修缚都不敢想, 他弟弟这半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也许是瘦了,也许是被生活磨平了以往的任性朝气, 变得死气沉沉,又或者因为远离家人,又被以严苛出名的蒋夫子管教到每晚痛哭流涕……

只要一想到这些, 齐修缚差点同齐母一样,半夜偷偷抹眼泪了。

齐远洋将齐修泽的信翻来覆去的看,由不敢置信:“此事究竟是真是假,这孩子,莫不是想把我诓骗到清风书院,到时候见着老子了便闹着同我回来吧?”

知子莫若父,反之亦然。

齐修泽哪能不知道齐远洋疼他,只要他装一下,眼眶红一点,齐远洋还不得什么都依他。

要不是他骨子正,说不定真的要被齐家人给惯坏了。

听到齐远洋的话,齐修缚顿时心一紧,赶忙追问,“父亲,三弟究竟写了什么?”

“你们自个看看,这小子,真是胆子大了,还是去了清风书院半年不洗漱皮痒了?居然敢拿这种事骗他老子。”齐远洋把信递过去给两个儿子看。

齐修缚赶忙把信接过来,同齐修缘头碰头一块看了起来。

当看到齐修泽写的,让他们立一份契书同许云帆合作一起做蜡烛的生意时,不说齐远洋不信,就是齐修缚兄弟都持有怀疑的态度。

无他,要是大晏朝真的有人会做蜡烛,他们至于把蜡烛卖的那么贵?

在京城这种一块砖头砸下去都能砸死几个富家官臣子弟的地方,蜡烛都是供不应求的货品。

但皇商并没有将蜡烛集中在京城售卖,而是分到大晏朝各地,哪怕售卖情况不如京城或者府城那等大地方好,可百姓有需要,他们便要有的卖。

而且,蜡烛这玩意,生产材料还得从大周国高价购进,他们皇商会做是会做了,但却做不到供求持平。

这么多年了,齐家,乃至皇室不是没想过自己研究,自己做原料,可始终没研究出个一二来。

要用许云帆的话来说,齐家乃至皇商研究不出如何制作蜡烛的原材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已经固定了,认定了只有石蜡才能制作出蜡烛来,因此不曾尝试使用它物取代石蜡的想法。

不说齐远洋不信,齐修缚他们不信齐修泽所写之事,也是情有可原。

可……

“爹,三弟说了,我们要是不信,就看盒子里的东西。”齐修缘看盒子在他爹手边,直接伸手拿过来。

拿起盒子里的一层布后,齐修缚眼珠子就是一瞪,差点没掉到盒子里去。

齐修缚左手微颤,将盒子里的蜡烛拿了起来,左看右看了一番,尚且没看出什么来,齐远洋眼疾手快,一把将蜡烛拿了过去。

不用细看,齐远洋就知道,他手里的这跟蜡烛并非他们齐家做出来的蜡烛。

这根蜡烛看起来比较“粗糙”,蜡烛表面不够光滑,不好看,但这些不足之处有什么要紧的?

在没有电的年代,好看、美观不重要,重要的是实用度。

使用松油做出来的蜡烛,虽然烟会比较大,但使用动物油植物油,又有哪一样没有烟?

齐远洋赶忙让齐修缘拿出自家的蜡烛同手里的蜡烛进行对比。

好家伙,这一对比,三人发现,齐修泽寄回来的蜡烛亮度竟是不比他们家做出来的蜡烛亮度差。

这玩意亮度不差也就算了,齐修泽还说了,他的好兄弟许云帆要求售卖这些蜡烛,一根最贵不能超过三文钱,而且这蜡烛比他们齐家售卖的蜡烛更长,几乎是齐家蜡烛的两倍。

这……

齐远洋三人大惊。

如此低廉的价格,可见这根蜡烛的制作成本并不高。

要是可以批量生产,他们大晏朝岂不是……

不得了了,越想越激动,越想越觉得生活越美好越光明。

别看齐家是皇商,家中不缺银,自然也就不缺吃喝用的东西。

他们虽有钱,却不会挥霍无度,因此,每到晚上,他们点的蜡烛都是有数的。

“爹,此事你怎么看?”齐修缚赶忙问道,在他看来,他们齐家必须得有个人过去同许云帆谈谈,以显诚意,再者说了,此事事关重大,派其他人过去,他们也不放心。

这么重要的事,要是做好了,那就是造福百姓的大事,必须得重视起来。

齐远洋思虑片刻:“我同修缚后天要南下查账,此事同样耽搁不得,修缘,这事便交给你去办。”

“爹,这事交给我,您放心。”齐修缘保证道。

他们家三兄弟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家中店铺众多,根本就管不过来,压根不存在抢家产这种事。

对他们这样的有钱人来说,银子固然重要,但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而挣钱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并非唯一。

而自接手家族部分店铺以来,齐修缘兄弟更是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累的半死,除非他们是脑子进水了才会想着争家产。

古人言,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他们兄弟要守好家族产业就已经累的够呛,哪还有心思去想那些费脑子的心机事。

那不是纯属吃饱了撑的吗?

许云帆决定同齐修泽合作前不是没同谢柏洲他们打听过齐家,得知齐家产业虽多,但却不存在什么内斗战队之类的,这才决定同齐家合作,毕竟同这样的家族合作,省心。

商量完正事后,齐修缘后知后觉,“不是,三弟叫许云帆做什么?没看错的话,他在信上写的是许云帆是他兄弟?”

一说这个,齐远洋就来气:“他兄弟还少吗?谢柏洲那几个,有哪个不是他兄弟?他们四人都一个德行,好在人不坏,老二,你到了那要留意这个许云帆,看看他人品如何?咱家老三可不能被他带坏了。”

对于齐父的话,齐修缘却不以为然。

能把蜡烛定价这么低的人,不愿高价卖给老百姓的人又会是什么坏人呢。

京城齐家的这些事,许云帆不知,眼下,他正倚靠在后院置放玉米的房门上,看着茅草屋内堆积成山的南瓜,略感头痛。

秦润在种玉米的时候,有几块地是种了南瓜苗的。

南瓜苗这种玩意不需要做什么打理便能长势喜人,因此,一些村民在种玉米的时候也会丢上几颗南瓜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