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薯粉条
方猎户带领方一三个孩子给他家收玉米的时候,地里的南瓜一个不落的全给他们收了回来。
但秦润说了,家里还有两块地的南瓜晚些熟,还没有收回来呢。
这么多南瓜,放都没地儿放,红薯粉干了,估计也没地方放,看来得处理一些。
后院过去晒红薯粉的大棚下如今已经挂满了红薯粉,辣椒酱辣椒粉什么的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两天许云帆没课,毕竟科举考试内容多且杂,不可能每天都有他的课。
许云帆得了空,将孙木给他摘来的野葡萄全部收了酿酒。
方猎户得知许云帆收凉粉果有用,这两天时间就给许云帆送了十几麻袋,许云帆挖籽都快挖傻了。
后来还是族长奶奶还有孙徐家几人过来帮忙,否则,许云帆早就喊丫丫了。
孙青松同徐夫郎在孙徐落水第二天后便上门道谢了,无一例外的,对许云帆来说,不过举手之劳的事,收银子什么的,他觉得烫手。
没办法,孙青松只能把银子拿了回去,倒是徐夫郎同李慧打听,得知许云帆收野葡萄,可他们家又没有野葡萄,这可咋整?
同孙青松家沾亲带故的周夫郎道:“许小子不收你们银子,但做人不能忘恩,许小子现在做生意可忙了,很多事都得请人帮忙,你们要是得空了,去帮帮忙也好。”
徐夫郎点头表示知道了,回了家便让孙青松去小秦家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孙青松到院门外便见着许云帆坐在院子里切着一些青果,切了没几个,这年轻的小汉子便叹气一声,转了转手腕,然后继续切了几个后又起身去喝水,回来继续切十几个又跑屋里不知道干啥,总之,半麻袋的青果,许云帆整了一刻钟的功夫都没切到一半,一会做这一会做那的,就跟闹着玩似的。
孙青松看着都替许云帆着急。
得知孙青松是过来帮忙的,许云帆那个高兴啊,直接把菜刀交给孙青松,并教他该怎么做。
十几麻袋的果需要切、挖籽,无法,许云帆又跑去找秦老,请了十几个临时工回来。
之前的计划让方二方三随方猎户在家磨辣椒面,到时候一起去摘茶油果,如今一切计划全部被打乱了。
鸡、鸭爪这些玩意比他预计中的还要好卖,每天两百斤都不够卖。
很多学子是会吃的,每次吃完了饭,还会特意打包个两三斤带回去当零嘴吃。
之前秦润特意给许云帆做的冰镇柠檬水、可乐同样大受欢迎。
方二方三自从被许云帆喊去食堂做工后,便再没有回家干活的机会。
食堂有方夫郎夫子做菜后,秦润空出了手,很快便找到了一处合适的铺面。
原本许云帆打算自己找的,奈何,他不是上课忙就是忙其他事,几乎空不出时间来。
按照许云帆的要求,秦润找的铺面不算小,铺子后边有几间房间,三间房间可以住人,一间房间是柴房,还有一间是个小厨房。
许云帆计划,待铺子开张后,他便请两个工人住在那,早上起来蒸好米粉后便送到食堂。
食堂现如今是只买晌午同傍晚两餐,朝食却是没做的,很多学子都喊丫丫的让许云帆卖朝食。
一大早做饭炒菜,几百个人的量,显然不现实,许云帆已经去打铁铺预定了三口大锅,到时候,三口大锅一起蒸米粉,估计够了。
秦润租的铺子,一个月租金就要八两,这个租金放到村里,对村民来说,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对许云帆来说,也就是半个早上卖吃食的收入罢了。
店铺是找到了,工人也好解决,但难就难在,他们还缺一个掌柜。
许云帆要上课,还要做其他事,不可能一天到晚待店里打算盘。
可这事,急也急不来,毕竟像掌柜这种高端人才,又不是大白菜,街上随便拉两个人就能胜任。
许云帆就不爱给自己自寻烦恼。
不用上课的许云帆基本都呆在村里,每天睡到自然醒,早上秦润早早起床给他做好饭菜温在锅里,等他起床时再拿出来,菜都还是温着的。
这种睡醒了吃,吃饱了同大蛋他们在村里浪一圈,那种日子,颇有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自许云帆帮大蛋他们报仇了之后,大蛋二蛋得知许云帆没去镇上,几乎每天都会过来找许云帆玩。
孙徐这个小汉子也是,每天雷打不动的,必定要给许云帆送来一个鸡蛋。
许云帆不怎么爱吃,将鸡蛋剥干净,拿了一把刀一分为四分给三个蛋还有孙徐吃。
孙徐连忙摇头摆手,“我不吃,我在家吃过了。”
大蛋二蛋犹犹豫豫的,他们虽然吃了许云帆不少东西,但这蛋是孙徐给许哥送来的,他们不好意思吃。
不懂事的三蛋倒是小小口的吃了一口,见几个哥哥不吃,吓得他都不敢再吃了。
许云帆是晓得鸡蛋一个能卖一到两文钱的,很多村里人虽养有母鸡,但那都是留着下蛋卖了攒钱的,“没事,我刚吃饱饭,你们吃吧,不过小孙徐啊,你每天拿个鸡蛋给我,你家上拿来的那么多鸡蛋?家里不用吃的吗?”
大蛋抬头诧异的看许云帆,“许哥,你不知道吗,孙徐的外婆养有好多母鸡的,隔几天便会给青松叔叔送一篮子过来。”
“嗯嗯,外婆疼疼我了,”孙徐跟着点头,眼里却有点落寞,“可惜,外婆的鸡蛋都卖不出了。”
第118章 入学难
孙徐的外家就在小梨村, 因为徐母生了二胎后落了水,生了一儿一哥儿之后便没再怀上了。
徐家小儿子徐致风又长的特别标志,逢人了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会笑得甜甜的同他们打招呼, 在家听话得很, 五岁就能跟着徐母去卖鸡蛋,徐母算不出来的数, 他一个五岁的孩子张口就来, 回了家, 又勤快的同徐夫郎这个大哥一起去挖蚯蚓,甚至下地干活他也不喊一声苦,就因为有这么一个乖儿子,不知有多少人羡慕过徐母。
毕竟这年头, 这么聪明的孩子很是少见,徐家要是砸锅卖铁送他去学堂了,说不准日后徐致风会有大出息呢。
有个这么乖巧可爱的儿子, 徐母不是被多少人羡慕。
但令徐母没想到的事, 徐夫郎长得好好的, 但小儿子徐致风几岁之后突然就不会说话了,每每出去玩回来, 身上脸上总会脏兮兮的, 不是泥巴就是草屑, 头发也是如此, 有时候,徐致风身上还会有屎味尿味。
徐母徐父问他是怎么回事, 徐致风却只是呆愣愣的,双手紧紧抓着脏兮兮的衣角,挺着一头乱糟糟的脏发, 低头不语,那模样,看起来好似浑身都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委屈。
先头,徐致风还会说话的,可在他接二连三从外头脏兮兮的回来后,徐致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同徐母去卖鸡蛋了,整日只会跟在徐母或者大哥身后闷头干活。
人家都说,徐致风是个哑巴,以前那么聪明,现在却傻得很,受同村的孩子欺负了,这人也不会吭一声,简直是傻得可以。
徐致风今年十七岁了,乃是小梨村少见的美男子,这样的人要是不傻,这个年纪,估计早成亲了。
而徐家之所以招惹到麻烦,也是因为徐致风长得太标志,偶然一次帮徐母提着两篮子鸡蛋去卖时,镇上周记粮铺的掌柜看中了他,意欲让他给自家哥儿做相公。
周记粮铺家的哥儿,早前嫁过两个汉子,第一个汉子意外去了,第二个汉子则是个好赌的,之所以愿意娶周家哥儿也是因为惦记人家身上那点钱,早前装模作样,娶了周哥儿有了孩子后,这才原形毕露,以前只会偷偷摸摸出去赌,后来是正大光明的,压根不怕周哥儿知道。
一个二嫁的哥儿,同他离了,日后可就难嫁了,那汉子便有恃无恐起来。
周家哥儿脾气也不是个好的,自知上当受骗后,打了那汉子几顿,压着人同他合离,这才带着儿子回了娘家。
周家哥儿的两个相公,无一不都是相貌堂堂之人,而周家哥儿仗着自家有点银子,对男方家的情况不在乎,只要求要嫁的汉子长得合他心意就好。
而徐家不同意这门亲事的原因,一是周家哥儿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大的已经八岁了,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那孩子晓得他小爹看上的徐致风,曾在镇上守着徐致风,对徐致风又骂又打,就这,如果徐致风真的同周家哥儿成了,这个继子能对徐致风好?
八岁的孩子,年纪不小了,记事了,就算徐致风待他好,不见得那孩子就会念着这份情。
徐母可是听说,那孩子连他六岁的弟弟都容不下,甚至还哭闹着让周哥儿把弟弟送回去给他爹养。
就这,徐致风脑子又不太好,过去了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再一个就是,周哥儿二十几岁了,比徐致风大了将近十岁,这个年纪,只怕周哥儿不会再生,想生的话,估计也生不了。
想到这些,徐家断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徐家不同意,不就把周家惹毛了吗。
周家在镇上开了一家粮食铺,自觉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了,他们家的哥儿虽然嫁了两次人,还带着两个儿子在身边,但架不住他们家有银子啊!
而徐家是什么条件?
就这,他们居然还敢不同意,这简直就是打了周家的脸。
周掌柜发话了,要让徐家知道不给他面子的后果,这门亲,现在是他们开的口,日后,他要让徐家上门求着要娶他家哥儿。
一开始,徐家人不知道周掌柜说的是啥意思,后来,他家鸡蛋卖了几天,一个都卖不出去后,徐母徐父才知道周掌柜是几个意思了。
许云帆听八卦听的津津有味,待孙徐讲的口干舌燥了,才问道:“所以,你舅舅真的是个……嗯,哑巴吗?”
“才不是呢。”
孙徐大声的否认,“我舅舅才不是哑巴,也不是个傻子,他们都说他傻,可他不是,他还教我算术了,我都学会十六文钱加六文钱等于二十二文钱了。”
许云帆:“……”
许云帆表情有点儿一言难尽,摸了一把孙徐的脑袋,语重心长的说:“小徐啊,你已经十岁了,不是四岁。”
所以,十岁的孩子知道这种问题,貌似是很正常的事,转念一想,好吧,在大晏朝,十岁的孩子就能知道十六加六等于二十二,确实是有点厉害了。
不明所以的孙徐憨头憨脑的点脑袋,“许哥,我知道我十岁啦,我很聪明的。”
孙徐之前不怎么同秦氏的人接触,听大蛋他们喊许云帆许哥,他便也这么跟着喊,压根不觉得哪里不对。
许云帆无语片刻,“他们不是说你舅舅……那什么,他怎么还会这些呢?”
难不成,这人当真是个人才?
“都是我舅舅偷偷去学堂听课学来的。”孙徐说的很是自豪,说完后又变得伤心起来,“可是小梨村的孩子不允许他去听,说他是傻子,他们说傻子是会传染的,而且那帮大人也不给我舅舅在学堂听课,那的夫子说了,他没有交束脩,就不能听他的课,还说我舅舅是傻子,听也听不懂,在那里只会影响其他孩子。”
听了这番话,许云帆心哽了。
之前他还计划着明年开春了,把秦润还有小野送学堂去,如今听孙徐这般说,不免心生动摇。
但这究竟是人云亦云的事,未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一切听听就好,当个参考便成,许云帆打算明儿就去小梨村看看。
要是那的夫子还有学子真如孙徐说的那样,简直就是误人子弟,这样的夫子,只怕也教不出什么好鸟来,他必须得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两个小舅子送其他学堂去。
另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徐家的鸡蛋如果多的话,许云帆可以长期同他们买,到时候也好有个固定的送货人。
镇上的鸡蛋多是农户出来散卖,也许今儿这个妇人来卖了,明儿,乃至后天大后天就不来了。
毕竟像徐家专养母鸡下蛋卖的农户真的不多,要是
因此,许云帆要是购买大量的鸡蛋,还是得找一个进货渠道才成。
晚上秦润回来了。
按照以往的习惯,一回到家,秦润立马进厨房做饭做菜,伺候今天“浪”了一整天的小相公。
许云帆帮忙看火,不时抬头看秦润一眼,发现今晚的秦润貌似有点心不在焉,频频走神,像是有心事一样,“润哥儿,你有心事啊?”
“没有。”秦润撒谎了。
许云帆把一根柴火塞好,抬眸道:“你还想骗人?别骗人了,火眼金睛的我一眼就看出你有心事了,怎么了,你的事不方便告诉我吗?还是我不能知道?”
“不是的。”秦润摇摇头,“云帆,今儿院长来找我了。”
“哦,他找你做什么?”
“他想同你买几块黑板,还有让你后天有课了就去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