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小相公他超甜/彪悍夫郎太宠我 第139章

作者:红薯粉条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随身空间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最近秦安跟小野去听了许云帆的课,过后还有许云帆给他们开‘小灶’,如今两个小家伙识得的字多,千以内的加减法也是小意思了。

“那你呢?”许云帆不会厚此薄彼,秦润的生辰很重要,秦安的自然也要同等对待。

“我的还有一个多月呢。”秦安苦恼了起来,“哥夫,我想给大哥准备生辰礼,可是我该送什么呢?”

秦安对此很苦恼,他现在赚银子了,可银子已经给大哥了,他要是开口问,大哥肯定会问的,这是他给大哥准备的惊喜,怎么可以让大哥知道呢。

许云帆觉得好笑,刮了秦安的鼻尖两下,“你个小不点还知道惊喜呢,那好吧,哥夫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哥夫来着,你同小野商量吧,决定好了,要是缺银子了,就来找哥夫,哥夫偷偷给你们。”

“真的吗?”

秦安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开心的直跺脚,小手朝着许云帆勾,“哥夫哥夫,你快低下头,安哥儿最喜欢哥夫,要给哥夫奖励。”

闻言,许云帆笑了笑,低下头让秦安亲了一口,这才拍了拍秦安的小屁股,毫无良心的压榨童工,使唤人干活,“真的,哥夫什么时候骗过你们了,好了,赶紧出去给哥夫打桶冷水去,哥夫还没冲澡呢。”

秦安高兴的不行,哒哒哒的跑出去,没一会又跑回来,食指抵在嘴角,有点羞涩的问,“哥夫,你今晚做的那个东西,安哥儿跟小野可不可以也尝一点呢?就一点点。”

小孩子就是这样,哪怕他们不是饿了,可看到旁的人有的吃了,他们没的吃,便会觉得委屈。

今晚秦安给许云帆生火了,要不然,许云帆也做不成双皮奶。

后来,许云帆切水果的时候,秦安同小野虽然忙着做其他事,不过许云帆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可以啊,走,哥夫给你跟小野弄去。”

许云帆起身往外走,秦安高兴的嘎嘎笑,像只公鸭子似的,一下子,小秦家都热闹了好多。

洗澡房里的秦润听着外边的欢声笑语,所有的委屈顿时一扫而光。

他不知道所谓的先苦后甜到底对不对,毕竟一开始,他是这么坚信不疑的,可等他熬了一年又一年之后才知道,什么叫麻木,后来遇到了许云帆,他又才知道,什么叫苦尽甘来。

如今这个家,可比之前热闹多了,洗澡房内的秦润透着细小的木板缝,偷偷的看着那个给这个家带来无限生气的人,眼睛好似都粘在那人身上一般,一寸不离。

晚上,秦润难得主动的将许云帆亲了一遍又一遍,他每亲一口,许云帆便舒服的半眯起晚,一副很是享受的样子,看着不禁让人愈发心痒难耐。

最后,许云帆是怎么睡过去的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在睡之前,那种美的要死的感觉,简直是让人欲罢不能,沉迷其中。

有了秦润爱的亲亲,许云帆别提睡的有多香了,醒来时都是精神抖擞,不复之前那副一副没睡醒的迷糊样。

去到书院时,许云帆去往食堂的路上,路上遇上了几个吃完朝食回寝舍的学子,按照往前,这些学子都会热情的同许云帆打招呼,同他问一声,“许夫子早。”

可今儿,几个学子见着他了,不说打招呼了,还露出一副很是失望的,看错了人摇头叹气的动作来。

许云帆没多问什么。

毕竟,他在学院内,并非什么都不知道。

他知道的,李云飞回来了。

前两天,他同几个大娘聊天,那些大娘还同他说了,她们发现,最近李小花回娘家回的可勤快了,隔三差五就得回一次,估计是想问问李云飞回来了没,好让李云飞同夫子们说说情,让孙大河回书院上工去。

大娘们还告诉许云帆,李婶最近有点飘了,“许小子,李婶说了,下半年他家李云飞就要下场了,还说李云飞一定会高中的,还说到时候……”

后面的,大娘们不好当着许云帆的话说出口,许云帆却听出来了。

此事,他并没有当一回事,至于蒋岚方的沉默,许云帆大概猜到了,蒋岚方是什么意思。

诚然,在外人眼里,自己不过年仅十七,尚未到长辈们眼中可独当一面的年纪。

可在清风书院,他不是什么小汉子,而是夫子,是在学子有事,或遇事时,能够站在他们面前,就一些事情上,为他们树立榜样,成为可为他们遮风挡雨,顶天立地的存在。

这样的夫子,才是真正的夫子。

身为夫子,他必须有担当,有为人处世之道,自然也得有处理、解决事情的能力,而不是遇事了只会摇人。

许云帆照例上了两节课,临下课时,林子非举手示意,许云帆误以为他是有问题要问,过去了,林子非压低声音:“许夫子,学院里在传的事……我们大家伙都知道你的为人,若是需要帮忙,许夫子说一声。”

“是啊,许夫子,有需要的,你张个口,力所能及,我等必定义不容辞。”叶辰拍着胸膛前的肋骨砰砰做响,许云帆都担心这人瘦不拉几的,肉没多少,待会把肋骨给拍断了。

其他学子跟着好奇道:“许夫子,我们都知道你不是那种人,你为什么不解释呢?”

有的学子猜测,莫不是许云帆同其他夫子一样,就讲究一个身正不怕影子斜?

可这样的人,最是受尽委屈。

你不解释,便要背负莫须有的罪名,被人议论纷纷,被人误会。

第136章 许云帆笑笑,只是……

许云帆笑笑, 只是摇头道:“不急,有的事,不急于一时, 你们要知道, 能侵犯到你的切身利益的,会给你带来伤害的, 那你就必须即刻做出反抗, 根本无需有过多的犹豫, 但他人污蔑我,传我不实之谣,这件事,我认为, 就目前为止,并未给我带来任何实际利益上的损失,虽然我的名益确实会因此受损, 但我会让他传个够, 日后他必然会后悔今日的所作所为的, 你们记住,永远不要理会谣言和重伤。”

“妄图改变他人的想法, 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至于那些听信谣言的人, 我也无需向他们做过多的解释, 从他们听信谣言的那一刻起便已经认定我就是那种人了,自证这种事是没有尽头的。”

所以, 对付这些谣言的办法之一就是,谁质疑,谁举证。

李云飞说他是那样的人, 那么,李云飞就该拿出证据证明许云帆就是那样的人,而不是让许云帆拿出证据证明自己不是那样的人。

什么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种不解释的事,许云帆是做不来的,毕竟,他就没办法那么大度。

他就是让李云飞传,使劲的传他的谣,到时候,看看他能不能找出那么多证据来。

没有证据,那就是冤枉人。

一个童子在没有任何证据之下便造谣一个夫子,这件事,可大可小。

许云帆很想知道,李云飞究竟能给他造多大的谣。

到时候,就是不知道李云飞能不能找出那么多证据证明他所说的一言一语是否都是事实,若是不能,一个会造谣夫子的人,离开了清风书院,再想入学,只怕是难上加难。

许云帆本不欲断了李云飞的学路,可这人吧,非得跟他过不去,既然如此,就不要怪他“心狠手辣”了,他也是被逼无奈啊。

丙六班的学子对许云帆的话深以为然,只觉得他们许夫子,年纪不大,但说的每一句,确实值得令人深思。

就在其他学子听了许云帆的话陷入深思后,一位学子突然举手示意有问题要问。

许云帆记得该学子,此人名叫杨皓期,乃是杏花村的读书人。

杨皓期出身寒门,家中并不富裕,许云帆在学堂见过他几次,这人买饭菜,永远都是一碗米饭,一道青菜,荤菜从未点过,可见其家庭并不富裕,为人也很是节俭。

寒门学子,大多都是如此,杨皓期不过是众多寒门学子中的一个,并没有过于特殊之处让许云帆对他有过多的关注。

但最近两天,他对杨皓期比较上心,偷偷观察了他几天了。

倒不是说杨皓期这人做了什么坏事或者要对许云帆不利,而是最近的杨皓期很反常。

以前这人听堂可认真了,可最近几天,许云帆发现他频频走神,神色难掩落寞,有时候又似是想到什么伤心事,泪湿眼眶。

许云帆自诩自己好歹也是他的夫子,有义务问问杨皓期是有什么心事之类的,可他一直找不到机会。

今儿,杨皓期倒是先行动了。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问题要问?”许云帆还以为杨皓期是有课堂上的问题想问,哪知,这人不知是急病乱投医了还是怎样,竟是起身,红着眼眶,挽起身前的长衣,噗通一声,直接对着许云帆跪了下去,嘭的就是磕了一声响头。

这下子,不止许云帆,其他学子也愣了,摸不着杨皓期此举意欲何为。

许云帆后退一步,赶忙将人扶起来,可杨皓期虽抓着许云帆的手,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声声泣泪,“许夫子,我求你帮帮我出出主意,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才好,究竟我该如何才能做到无愧于心,才能为自己的亲人申冤。”

杨皓期也不知道为何会对许云帆产生莫名的信任感,总之,许云帆给他一种很厉害的感觉,那种感觉大抵就是,好像再大的事,有许云帆出面便可迎刃而解,那是一种信服感。

他们丙六班几个夫子,他观察过了,也想过,若是他贸然同他们开口,他们可会帮他。

答案是不会。

他们不会冒着得罪师爷的风险去帮他,毕竟他只是一个学子,而他们身为清风书院的夫子,最不缺的也正是学子了。

可以说,丙六班,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至于找院长帮忙什么的,杨皓期一个丙六班的学子,根本就没有那个机会见到蒋岚方。

在杨皓期备受良心谴责与深处愧疚不安之中时,蒋岚方却主动找到杨皓期,同他说了,他这事,兴许可以找许云帆帮忙,总而言之就是,蒋岚方话里话外都在“教唆”他去寻许云帆,让许云帆出马。

杨皓期一想,许云帆身处议论绯闻的漩涡中心时,这人依旧面不改色,心态好到爆表,甚至不急不躁的已经做好了反击计划,可见这人是胸有成竹。

也许许云帆可以告诉他,他该怎么做。

“有什么事,先起来了再说,你放心,若是我能帮,定不会袖手旁观。”许云帆想,学子有事,他自然是要关心一二的。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杨皓期一定是有事了。

杨皓期被许云帆扶起来,这才抹着眼泪说了,“许夫子,我……我堂姐被人杀了,可……”

说到这,杨皓期嘴唇颤抖动着,似是在强忍着极度到难以克制的悲痛,“可是我的家人让我装聋作哑,当做不知,只是我……我实在做不到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就这样心安理得的坐在这里。”

这段时间,杨皓期备受煎熬,一方面是怒意难平,一方面是满心无可奈何以及骤然得知堂姐杨杏离世的满腔悲痛无一不在折磨着他。

“什么?”其他学子闻言,不由得围了过来,询问杨皓期怎么回事。

杨皓期说了,原来杨皓期的堂姐,也就是杨杏,半个月前来镇上买东西时,不巧被清陵县师爷之侄刘天看上了。

杨杏长的小家碧玉,清秀可人,虽不是什么名门闺秀,但对于像刘天这样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来说,有时候,一顿清粥野菜反而更能让他欲罢不能。

别看杨杏长得小鸟依人,脾气却是相当火爆,无论是温润如玉的大家闺秀还是旁的村中姑娘,被个不认识的汉子当街调戏,是个姑娘家都得气的火冒三丈。

杨杏更是当街拒绝了刘天品茶的邀请,但刘天这人却死缠烂打,非要拉着杨杏。

刘天当街就对杨杏动手动脚,杨杏能乐意?

怒不可遏的杨杏开口直接就训了刘天一顿。

却不料,没过两天,杨家人迟迟不见外出的杨杏归家,日暮西山后,杨家众人前去寻,这才在一条小道上寻到了衣不蔽体,一身青青紫紫满是欢爱痕迹以及剧烈挣扎后留下大大小小伤痕的杨杏。

后来,杨家一通询问“调查”,这才锁定了嫌疑人刘天。

他们去衙门报案,可最后,县令一通“调查”才发现,刘天是无辜的,毕竟,他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据,可以说,人证物证皆有,因此,刘天哪怕被暂时拘押了几天,后天也就可以出来了。

刘天可是师爷的侄儿,仗着这一层关系,刘天在镇上可没少作威作福。

杨家得罪了他,日后必然讨不到好。

一直在书院的杨皓期根本不知此事,前几天休沐归家时,不见一向对他关怀备至的堂姐出现,杨皓期自然要过问一下。

这一问之下,杨皓期才发现杨家人面色不对,一个个似是心事重重,他伯母更是呜呜的掩面而泣。

后来在杨皓期的追问之下,他才晓得了杨杏一事,但因为刘天即将无罪释放,杨家生怕杨皓期意气用事,便劝他不要插手此事,安心在学院读书就好,第二天直接把他赶回书院,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要去找刘天。

刘天要报复杨家,他们受着就是,杨皓期在书院,刘天短时间内也不敢拿杨皓期如何。

杨皓期他大伯说了,他是杨家的希望,只要他无事,只要他考上了,杨家不愁翻不了身,讨不回公道。

杨大伯的话,犹如一座大山压在杨皓期身上。

家中人除了他,无人读过书,他们便将所有期望压在他身上,可他们不知,科举是那么简单的吗?

科举之难,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